专家号脉“孔子”
问题一:
逃离卫国,孔子有点“势利”
之前剧组已经承认,《孔子》中存在不少“艺术再创造”。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华学院教授、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凭不能理解。“刚开始他答应见南子,是因为他领悟到,在卫国南子才是真正‘当家的’。这点已经体现出他的势利了。后来,孔子对弟子们说赶紧离开卫国,又是因为他预测到那里将出‘大乱子’。”李凭认为,孔子接受了人家每年6万石粟米的聘金,以从事教化事业。然而,当预感到卫国危难之际,孔子居然提前“逃跑”了。这样做,甚至让人觉得孔子有点不够道义。
问题二:
子见南子,何以轻易动心
在《史记》的记载中,子见南子,中间是隔着“帷”的。李凭认为,如今电影将此处理为两人面对面,这点并无不妥,“但问题是,他们之间的距离未免过于接近了些”。李凭认为,片中南子竟然当面挑逗孔子,“甩着裙摆在他身边绕圈”,这种对孔子的不尊重直接贬低了孔子的形象。另外,孔子跟南子互相行礼时表现出的显而易见的动情,也让李凭觉得不可思议,“孔子当时接近60岁了,再加上思想境界之高,怎么可能如此轻浮”。
问题三:
抢喝一碗肉汤,孔子教育失败
孔子的最大身份是教育家,影片应该多多展现他教育弟子的场景。片中的孔子师徒,被困陈、蔡,连饿七日,最后分食一碗马肉汤。“除了颜回没喝那碗汤,其余弟子简直是抢着喝,有一个甚至喝了一大口,差点咽不下去。”李凭说,这番情景只能让人觉得,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失败了。
问题四:
不回鲁国,气量太小
孔子被季孙氏逐出鲁国,远离家乡十多年之久,最后还是醒悟过来的季孙氏忏悔邀请,孔子才肯回到故土。这一点让李凭觉得不可思议:“孔子的胸怀,不可能让他如此记恨一个仇人。为了赌气不回家,这未免显得孔子的气量太小。”另外,孔子被逐之际,竟气愤到冒雨出走,这个情节设计犯了同样的毛病。此外,影片将季孙氏塑造成孔子最大的敌人,也让李凭觉得不妥。“以孔子的高度,季孙氏并不足以成为其一生的劲敌。这个对立面的设置,实际上贬低了孔子。”(现代)
【张兴哲】
被偶像夸奖很幸福
张兴哲饰演的“公孙狃”,按照正史上的记载应该是“公孙不狃”。此人在历史上虽然也是个为恶一方的主,但还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并非一般的乱臣贼子。采访张兴哲的时候,发现他说话的语速总是不快不慢,跟影片中长相狰狞的公孙狃相差甚远。
记者:在《孔子》里唯一一个对孔子下毒手的你,当时有没有觉得下不了手?
张兴哲:对发哥我刚开始真的是下不了手,下重手我真怕发哥的影迷会找我拼命(笑)。后来还是发哥带动了我,他身上总有一种很令人亲近的魔力,演戏的时候会带动你全身心地投入。
记者:觉得最满意自己的地方在哪?为什么胡玫青睐您来演这个角色?
张兴哲:嗯,因为之前胡玫导演跟我合作过几次,都是演反派。刚开始,我只是觉得胡玫导演认为我比较靠谱,就一直在用我。后来有次胡玫导演当着发哥的面,指着我说,这个演员很不错,也许将来会成为最好的男演员。那个时候我已经跟发哥演过好多场戏了,都得到了发哥的好评。发哥当时也拍着我说,嗯,这个演员是挺不错的。被偶像和有知遇之恩的人夸奖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记者:据查证,和孔子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只有“公孙不狃”,为什么你在《孔子》里称公孙狃?
张兴哲:因为很多熟悉的历史人物,像子路、子贡这两个孔子的弟子其实用的都是字,而非名。当时也是考虑给观众一个熟悉的感觉,不至于产生错觉和陌生感。而觉得“公孙不狃”过于拗口难记,所以有意简化。但公孙狃和公孙不狃其实是同一个人,他们经历的事情也基本一样,最后都死于与孔子对战的“堕三都”之中。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丹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