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一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完整的表达孔子两千年来光耀千秋彪炳万世的思想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便退一步来说,表现思想本身于电影这个载体来说,即是难度极大。先锋前卫如爱森斯坦矢志拍摄马克思《资本论》,终其一生,仍是未竞之功。但如果电影能再现孔子思想最珍贵中的精髓部分,哪怕只是凤毛麟角,也称得上是弥足珍贵。
影片最聪明处,也是最高瞻远瞩处,就是开篇既以孔子反对人葬的事例,亮出“仁者爱人”的儒家核心思想。“仁者爱人”,即便在今日全球化,西方自由主义理论通吃天下的话语暴力面前,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对位效应。不少西方中心论者,一直以来都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精神天生即是民主人权的土壤,而古东方则是天生孔教吃人的原始野蛮国都。但殊不知,宋明儒学这种儒学的“分身”,其实早已是一种异化的儒学,如朱熹之“存天理灭人欲”其实是针对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而讲,并非庶民。电影《孔子》,开篇即讲“仁”其实就是“人”,犹如一记当头棒喝,正本清源,让所有腐儒之士看清儒家“本尊”的源头活水。更重要的是,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与当前我们提倡的“以人为本”精神是高度一致的。而影片的后半部分,则是浓墨重彩的铺陈了孔子颠沛流离,困顿凄哀的流亡生活。这是显示了孔子非圣贤,凡人的一面,正如孟子所言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劳其体肤”。这同开篇的圣贤睿智一面,两厢对照下,犹如一种镶嵌艺术,形成了很好参差对照的结构。
另外,电影还在一些争议性的细节方面处理的非常显气魄。比如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影片中解释的时候,就非常明确的点出了,这是孔子在政治场合所说的话。而这应该是吸取了当代新儒家的研究成果,孔子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政治活动,其实是对性别差异的尊重,绝非歧视。只有看到差异,才能做到尊重,这是现代政治伦理秩序的基本概念。
孔子一生以思想,以礼乐,以言传身教感怀世人,标榜千秋。“言必行行必果”的处事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积累挖掘人生智慧的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基本人际伦理关系准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匹夫不可夺志也”的金刚怒目精神,“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达观自为精神,“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贞志节操,等等都是整个东亚地区儒家文化圈,奉为经典的人文圭臬。而眼下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的“普世价值”,其实无非是这些思想的另一重体现。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一些热衷于“非古圣而迎西贤”的当代人们,或许更应该走进影院,去看一看这部《孔子》。
以中国式大片而论,《孔子》算是第一部能够向西方世界传递出正面,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与价值观的影片,仅凭这一点,就应该给《孔子》打出高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丹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