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无过不如不拍
2010年01月25日 09:16 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整部《孔子》看下来,没发现一处可称之为“创作激情”的东西。从剧情设计到人物塑造,处处皆小心翼翼、四平八稳、束手束脚、不敢越雷池半步。也许是看到了隐匿于孔子身后无数的道德大棒威力惊人,《孔子》的创作者们掂掂自己的分量,才不得已选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创作原则。但我仍然心有疑惑:如果不拍,岂不是错得最少?电影诞生一百多年,孔子这样一个巨大的存在,影人们不会看不见。今天终于有人要拍,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要拍。这个问题不想明白,电影《孔子》就是无源之水。

从故事片的角度来衡量,《孔子》是不合格的。它缺少一个完整的故事,更缺少足以支撑全部情节的戏剧冲突。《孔子》不屑于“宫廷斗争”,所以该片不能把孔子与其他贵族的矛盾作为主要冲突。《孔子》又不敢描写孔子性格里脆弱、挣扎甚至黑暗的另一面,所以与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又失之交臂。最终,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个“语录体”电影:由孔子的若干名言引申出若干小故事,再用这些互无关联的小故事串成一部电影。

看《孔子》难以入戏还有一个原因是声画的处理不够电影化。《孔子》时间跨度大,配角众多,需要交代的故事背景很多。除了用对白将这些背景生硬地交代出来外,影片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古怪的场面:季孙斯和他儿子来到城墙上,面对兵临城下的数万大军,居然侃侃而谈这几年在鲁国发生的诸如鲁君去世、敌国来侵这些众所周知的事情。这完全不是人物在那个情境下该有的对话,他们的话明显不是说给对方听的,而是企图说给观众听的。

除了平淡,《孔子》偶尔也能吓人一跳。比如子路抗敌,受重伤后为遵师训,不顾身边强敌环伺,努力戴正帽子,这时被两名敌兵从身后袭击,立时毙命——这里影像处理上的失误很明显,它想表现的是受伤必死的子路仍要“正衣冠”,以此凸显一种高于死亡的尊严,但是通过影像实际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明明还有能力拒敌的子路,却因为要“正衣冠”而被人偷袭得手,糊涂送命。当然,影片最令人我惊奇的还是孔子另一位高徒颜回的死,当影片无限深情地赞颂颜回舍己捞书时,我只感到无比错愕,仿佛时光倒流四十年,一下回到金训华跳入洪水捞木头的年代。不是说这种精神不应赞颂,恰恰相反,应该大放异彩,但影片的细节处理太糙,太生硬,难以打动观众。一部电影不论是古代题材还是未来题材,都必须和当代语言习惯对接,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孔子的“仁者爱人”本来是最具当代性的,但在《孔子》里不知怎么就变了味儿。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苏星 编辑:房金明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房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