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枪》票房“拍案惊奇” 引领国产大片
2009年12月21日 08:58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北京奥运会后,三年没拍电影的张艺谋用一部喜剧悬疑片《三枪拍案惊奇》(以下简称《三枪》)让贺岁档再度疯狂:截至上周末,影片票房已过2亿。在《三枪》带领下,国内电影市场票房井喷。据广电总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1月票房总额已近60亿元,更令人欣喜的是,截至11月票房过亿的国产大片多达10部,全年国产片票房再度压倒引进大片。票房高涨同时,《三枪》全新的喜剧风格更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对此,张艺谋低调地表示:“如果你以一个普通观众角度,用平常心去看,你会觉得看了这个电影很开心,你在电影院笑了,并且笑了很多次,这就足够。用一个观众的角度去审视它,我觉得《三枪》作为喜剧合格了。”

回报观众,片方主动调低票价

《三枪》自本月9日下午上映后票房一路走高,上映4天票房过亿元,观影人数超过300万;上映6天取得了1.5亿元票房,上周末后更突破2亿元。为让更多观众进入影院看电影,《三枪》出品方新画面公司宣布,将下调影片最低票价——在原有最低票价基础上再减5元,全力回馈观众。这意味着,成都最低票价下调为20元。此举也调动了影院的积极性,保证《三枪》的放映空间和场次。

新画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影片上映以来,在不少地方都形成了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降低票价是公司方面特别为热心影迷奉上的一份贺岁大礼,相信影院方面也因此可以有更多、灵活的空间为观众提供优惠。让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看自己的电影,也是张艺谋的心愿,他说:“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还没有一个专业审片机构来判定一部电影的好坏,那么老百姓掏钱进电影院看电影,就是一个衡量标准。”

轻松娱乐,观众接受快乐电影

2002年凭《英雄》开启国产电影大片时代后,张艺谋用商业的手法包装文艺就是为了贴近观众,吸引年轻人。张艺谋说:“时代改变了我们,就算我们今天想拍文艺片,也希望它能吸引观众眼球,希望它有个好的包装,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看。用传统的观念拍一部正宗文艺片,也许可以拍得很好,但也许在市场上年轻人就不那么感兴趣。这是谁的问题?你永远不能说观众出了问题,所以,也许是这样的时代让导演这样考虑。”

随着影片热映,观众也从最初的“拍案惊奇”到逐步接受了老谋子的新风格,接受了“快乐电影”思路。有观众表示,看电影本来就是为了轻松娱乐,没必要要求张艺谋的电影就一定要“思考、崇高”,尤其作为一部贺岁片,更应给观众带来快乐,片中的二人转风格让人很新奇。对目前影片的口碑,张艺谋认为:“看电影和评论电影是要看类型的。举例来说,导演拍文艺片,那我们就应拿文艺片尺子来量,不谈商业,如果导演拍的是商业片,那我们就应该用商业片尺子来衡量。现在常常是只用一把尺子量这个量那个,一量就千疮百孔。”

首度尝试喜剧,用商业包装文艺

虽是成名已久的电影大师,但拍喜剧张艺谋还是“新兵”。《三枪》中,张艺谋将影片的所有元素都做了爆炸式处理,源于原作《血迷宫》的惊悚剧情,加上夸张的喜剧及二人转式大红大绿的视觉效果,这些都被发挥到极致。张艺谋坦言,正是这种挑战,让他感觉很过瘾,“想到挑战难度,自己就有了创作冲动。”

张艺谋也披露了北京奥运之后,自己回归电影圈的心路历程:“奥运会之后,我一直想做一部不一样风格的电影,想来想去,似乎惟一没尝试过的就是闹剧。刚把科恩兄弟的《血迷宫》剧本买到手时,我还真没想要拍成喜剧,是奔着悬疑剧的角度去的,所以找了孙红雷,我觉得他身上有些惊心动魄的东西。但后来制片人张伟平说能不能试试把这个故事和小沈阳合作,我也挺喜欢小沈阳的,我给本山打了个电话,双方一拍即合,这个故事才变成一个喜剧。”

从《英雄》开始,张艺谋的商业大片在票房上从未失手,而《三枪》的全新风格让许多观众认为这不是一部张艺谋式的电影。其实,用商业元素包装自己的文艺情怀,一直是典型的张艺谋风格,张艺谋说:“如果说把喜闹剧演员全换掉,换一种表演,真的就是部文艺片。实际上这也是我这代人骨子里的那点情怀,我从科恩兄弟那借来一个故事框架,然后做一个中国内容的包装,实际上用了中国戏曲《三岔口》结构方式,强调命运的无助、无力、荒诞,每个人阴差阳错,某种不可知,这都是我喜欢的。”

继续求变,下次要尝试纯爱情

张艺谋从影以来一直挺立潮头、紧跟时代,创新精神是他最可贵之处。虽然每次创新都引起争议,但老谋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张艺谋说:“我拍文艺片时,你们说我都是拍给外国人看的,是不对的。后来我拍商业片《英雄》,你们又说张艺谋这个人掉进钱眼儿里了。真没办法,我只能说我这个人挺贪心,商业、文艺、喜剧、悬疑,我什么都要拍,而且每回都不一样。就像《三枪》宣传结束后,我会去拍一部爱情片《山楂树之恋》,这个片子拍完,我就去拍商业片《金陵十三钗》,我再等着看你们会说啥,也挺有意思的。”

张艺谋坦言,只有把握时代脉搏,一个导演的艺术生命才能常青。“其实我们所有人都在与时俱进。现在回过头去看成名的时代,那个时代造就了我们。那时全国特别注重人文情怀,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美术、音乐、诗歌……那时大家不谈商业,连谈恋爱都拿本尼采,要有学问。我们第五代受到那个时代熏陶,有了一批好作品,不是第五代有什么了不起,更不是张艺谋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是个多元化时代,我们也在改变,存在决定历史,所以我很难说我是变傻了,变高尚了还是庸俗了。你看现在的年轻人,敢于大胆表现自己,不管你看不看得惯。我们应该感恩时代,时代给了我们无数话题,导演的创作空间会更大。”

凭借金字招牌,民族文化行销全球

据新画面公司透露,好莱坞索尼经典影业在《三枪》拍摄期间,就抢先买下北美、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发行权,双方将采取保底分账合作模式。对好莱坞而言,这是一次“出口转内销”——张艺谋的《三枪》翻拍自25年前美国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而在北京奥运之后,凭借“张艺谋制造”金字招牌,《三枪》有了全球化市场。

张艺谋透露,科恩兄弟对《三枪》非常满意,“我刚收到他们的电子邮件,他们说我把《血迷宫》拍得很有中国风情,自己都没想到这个老故事居然能变得这么有中国风味。他们特别喜欢做油泼面、模仿二人转转手绢等环节。你看是不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据悉,《三枪》海外发行英文片名为《一碗面条的简单故事》,充满民俗风味的油泼面成了点睛之笔。以电影为载体,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恰恰是张艺谋最擅长的。

《三枪》片名借用《三言二拍》,意在让故事“落地生根”。剧情则以中国古典戏曲《三岔口》结构,几路人马你方唱罢我上场,像走马灯循环,加强了阴差阳错的戏剧巧合。演员表演上,在赵本山、小沈阳领衔下,东北二人转风情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片尾曲“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中,老谋子用陕西方言唱RAP,完成了一次幽默混搭。张艺谋说:“我想要的风格是扎根在我们中国老百姓骨子里的东西,那些东西都‘俗’,可民俗的才是最雅的。”据悉,《三枪》上映后,西安回民风情街的荷包、胭脂等旅游产品开始热卖,可见电影影响力。

本报记者 赵斌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赵斌 编辑:丹璐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