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看完《无人驾驶》的人无论喜不喜欢,对其中的某些刺眼的东西是不会忘记的,比如李小冉几乎脱罩而出的豪乳,比如刘烨喊出来的“我他妈就是个傻比”,比如停车场里的车震……这似乎都在表明着这是一部不矫情或者说是试图摆脱矫情的电影。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故事发生的几率都很低,而都迎来了或然率更低的完美结局。刘烨将头埋在李小冉的身体里说“我就是想抱着你”,林心如和陈建斌隔着铁窗再次相拥,王珞丹和黄轩以一记拥吻开始他们的“破处”之旅,弥漫在影片中的绝望和朦胧都在漫天飞雪中灰飞烟灭。到这时我才知道,之前所有能刺痛观众的那种不矫情的粗粝感到头来都是伪犀利,真爱永远至上,真情永驻人间,其实这是一个关于拥抱和交合的温暖故事。
倒不是说这样的故事不好,但我总觉得这不是张杨的路子,我更喜欢张杨在《洗澡》、《叶落归根》中所体现出来的笑中带泪的悲悯,那看似温柔的怜悯却像刀一般锋利,直指人心中最柔软的方寸之间。这种情怀在《无人驾驶》中不是没有,但是很少,比如陈建斌抹下张延嘴角的饭粒放到自己的嘴里这样的细节,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片刻的感动,还有微微的刺痛感。
平心而论,张杨在如何让这部电影“好看”上是下了功夫了,《无人驾驶》在经营流光溢彩的红男绿女纸醉金迷的都市时尚氛围时,声画效果比时尚大片《杜拉拉升职记》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摇摆de婚约》这种以时尚之名行山寨之实的货色更是直接秒杀。更养眼的是一干俊男靓女各具风情的群像戏,高圆圆知性的放纵,李小冉的从隐忍到爆发,王珞丹的清纯无敌,尤其是林心如,演技有如神助,与陈建斌拥抱告别一场戏,纠结得很强大。但是仅仅是一部照顾眼睛和耳朵的电影必然不是张杨这样的导演的全部追求,剧情的冲撞、人性的深度应该是他更希望在《无人驾驶》中体现出来的东西,不然他不会采用现在这种繁复套层的结构。
《无人驾驶》的叙事方式是类似于那部著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的,即不同的故事按照自己的线索发展,影片穿插表现,并让一个突发事件成为几条线索的交叉点,从而碰撞出情节高潮,类似的电影还有墨西哥的《爱情是狗娘》等。《无人驾驶》在这个叙事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创作主观性,情节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铺排,而是按照影片创作意图进行素材重组,类似于一种情节蒙太奇的手法,提升故事的表意性。也许习惯了线性叙事的普通观众进入故事会有障碍,甚至会以为是影院把片子顺序放错了,这需要一段时间去揣摩和适应影片的叙事方式。其实这个形式如果克服了才开始的理解障碍之后会觉得很酣畅,因为都是拼贴式的结构,每个小章节都相对完整,而且省去了过场戏,节奏感很强。
所以同为拼盘电影,《无人驾驶》可以视为同为张杨导演的《爱情麻辣烫》的升级版,但是我不得不说,影片的内容并没有占有这个形式。《撞车》中的三段故事都围绕着一个很尖锐的题材展开,那就是种族间的隔膜和仇视,由于主题的辨识度高,情节间的映衬和互动效率很高,观众的情绪和思索始终能被剧情所牵引。但《无人驾驶》的伦理主题则相对模糊,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内我无法在这三个故事中间建立联系,所以当最后的情节交叉出现的时候也觉得有点勉强,爆发力不够,感觉就是三个不搭界的故事被外力强行捏合到一起的,如果说这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也不为过。
其实我看的时候就觉得影片有个什么东西一直想说但没有说透,后来想明白了,那就是性,本来这可以成为三段故事内在的连接点的,而且也可以让现有的故事层面的可接受程度大大提升,当然这方面内容的淡化处理也是迫于审查制度而不得已的事情。在刘烨、高圆圆、李小冉这个三角关系中,关于性的幻想和体验是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高圆圆“你就是为了补上10年前那一炮?”这句话其实是很重要的信息和暗示,而在刘烨和高圆圆偷欢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直接影响着这个三角关系失衡的说服力。王珞丹和黄轩那一段更是将最后的落脚点放在了“破处”上,而王珞丹对黄轩的肉体迷恋仅以精神叛逆来解释是不够的,其实这里缺失了一场王珞丹眼中的性爱之美的展现。陈建斌与林心如之间的关系也缺少了一个性环节,陈建斌付出的是一生的积蓄,如果没有一个由肉体占有到心理征服的过程,陈建斌的轻信和林心如的赎罪就都成了缺乏现实逻辑的自说自话了。所以说,内容与形式间的断裂感和敏感内容的缺失都导致了《无人驾驶》在人性挖掘深度上的浅尝辄止,以至于有点轻飘和蛋疼的故作呻吟的感觉。当然这都不影响《无人驾驶》成为我看过的内地都市情感文艺片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只是离杰作就差了那么一步,这一步的距离不是导演水平的差距,而是与国内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之间的咫尺天涯。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麻绳 编辑:房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