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改革开放30年电视剧发展回顾
2009年09日17日 16:35 京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982年12月27日,上海闸北区开封路街道孤寡老人吴招娣(前左二)在包护组成员忻桂香家看电视。上世纪80年代,一到晚上,只要电视剧一播出,常常是万人空巷。 新华社特供本报图片

如果没有电视剧,中国人晚上该做些什么呢?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若干国外电视剧后,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电视剧蹒跚起步。现在,电视剧已经成为拥有最多受众的娱乐形式。

而国产电视剧的强烈现实主义特色,也使得它们紧贴着时代。观看那一幕幕虚构的戏剧,人们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买米下锅”

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播出27年后,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面对着窗外温暖的阳光,导演王扶林回忆起那段被历史定义为“辉煌”的年代,娓娓道来,语气淡然。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国内百废待兴,电视剧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处境。“电视剧也需要有个飞跃”。1979年,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在第一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上建议,各地电视台凡有条件的,都可以制作电视剧。并且,电视台想到引进国外影视剧。这一年,中国第一部译制剧《巧入敌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980年,两部从美国引进的系列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大西洋底来的人》迅速风靡全国,麦克哈里斯的“麦克镜”开始流行中国。在一个初开放的国家,每一件事都做得小心谨慎。《加里森敢死队》一播出,便引起轩然大波,遭到停播的命运。后因观众热切追捧复播。

正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部戏剧组做导演的王扶林,听着广播里的评书,想着如何将听众喜闻乐见的评书,比如《三国演义》改成电视连续剧。看到《加里森敢死队》的高收视率后,电视台和王扶林都想到“也要搞一部这样的戏”。一时间,从上到下,心气儿都很高,等待机会。

1980年的某一天,戏剧组收到贵州作家唐佩琳的一个来稿,就是《敌营十八年》,看完情节很新鲜,王扶林觉得可以拍,便找到电视台领导商量,领导竟然爽快地同意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王扶林决定拍9集戏。看完王扶林的计划,电视台史无前例地拨出10万元。“这在电视台是罕见的。”王扶林说,电视台出了三个人,一个美工,一个制片,加上他本人,开始到处招兵买马,凑成一个摄制班子。

王扶林带着摄制班子到各地拍摄,去湖北,到庐山、九江等地,一共用了100天,拍了9集戏。王扶林说,尽管无法与现在三天拍一集的速度比,不过在当时的制作水平和条件下,已经很了不得了。“因为换个景布置灯光最快得半个小时,演员要等上半天”。

条件简陋,甚至道具、服装都是临时凑来的,主角江波穿的国民党服装,之前没有试穿过,也不知道什么体形,来了穿上就开拍。没有借到裤子,就将人物的全身镜头改为半身镜头。没有被子和枕头等道具,王扶林就从自己家里抱来枕头。

王扶林说,那时演员的报酬也很少。三个月下来,作为导演,王扶林从剧组余下的伙食补助里分到了48元钱。尽管挣钱不多,作为中国第一代电视剧导演的王扶林,思路却很明确:“我们拍电视就是要搞观众买票看不到的东西。”

1981年2月5日,《敌营十八年》在中央电视台一播出,果然就像广播里播放的评书一样,引人入胜,令人每天期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肖楠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王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