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闻名中外的中华宰相村
2009年10日20日 09:38 中华网开运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运城市闻喜县城东25公里处的礼元镇,有一个叫裴柏的小村子,村子不大名气却不小,它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华宰相村。据史料记载,自后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梁、宋近两千年的时间,裴柏村就先后出过59个宰相和59个大将军,要称其为华夏第一村一点也不为过。前不久,记者驱车前往闻喜县探访了这个人才辈出、令世人信服的中华宰相村,通过数字真正领略到了裴氏家族历千年而不衰且代代有杰人的奇迹。

中华“宰相村”位于闻喜县城东25公里的礼元镇裴柏村,它以其独特的裴氏家族人文历史资源和闻喜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开发修建的一系列文化景观,到如今已成为了海内外文化人士的又一旅游风景点,同时也吸引来了不少游人及海外侨胞前来寻根问古,多少文人墨客也不远万里踏步采风,为宰相村吟诗作歌。

裴柏村地处群岭环绕的一个小岭凹内,四周绿树成荫,远程望去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村口是一条连通山西南北的大运公路,交通极为便利。村子的外围是一圈连绵起伏的肥沃土岭,每一道土岭的最高处都有一棵挺拔的翠柏,当地人称之为“九凤朝阳”。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裴氏纪念馆的扩建,裴氏家族在宰相村的一些遗迹逐步被挖掘和开发,我们在裴晋公祠里的石碑记述中,就可看出裴家先祖的荣与衰。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名副其实的“中华宰相村”也由此而得名。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别分居在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裴氏家族中在学术领域有成就者,亦宛若群星,值得推崇。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图学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被誉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史上东西方相辉映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制图六体”,即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形),方邪(角度),迂直(曲直),为后世地图绘制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裴秀之子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南朝宋史学家裴松子为《三国志》作注,其子裴驷、曾孙裴子野分别著有《史记集解》、《宋略》等不朽之作,被称为“史学三裴”。隋代裴矩所著《西域图记》,详细记述了西域14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民风,对研究我国隋唐时期西北社会状况有重要价值。隋代的裴世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隋朝政府使团出访日本的人,为发展中日邦交做过重要贡献。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戴子冉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戴子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