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更多

  70%:全国851家于2012年开业的影院中,有70%的影院在2013年处于亏损状态。

  50%:影院租金呈明显涨幅趋势,10年前的租金仅是2013年的1/5-1/6左右,一些影院仅租金一项支出就占其票房的50%。

  10年:成本升高,利润下降。影院回收成本周期由原来的3-5年,已变为现在的8-10年。

  1/3:2013年仅北京就有1/3的影院处在“即便票房有增加,利润仍在下降”的经营状态。

  15%:2013年全国新增银幕超过4000块,但平均上座率已下滑至15%。

  7亿:2013年12个月的票房同比去年缩水近7个亿,今年220亿总票房的最低预期未能实现,票房增速远低于银幕增速。

  1/5:2013年,电商渠道(团购与第三方选座)所出的票房已占到总票房的1/5,而有些经营不善的影院仅团购票就占到收入的八成以上,预计2014年电商出票比将会进一步加大。

  20%:2013年,影院非票房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10%,在北美这一数字比约为50%。

  (以上数据为凤凰记者采集,并得到艺恩咨询或业内人士佐证)

  撰文/波米 采集整理/驴火

“只有大潮退去,你才能发现谁在光着屁股游泳。”

——沃伦-巴菲特

2013年底,凤凰电影记者走访调查数十家影城,联系采访包括北京、上海、重庆、苏州、沈阳等地的数十位业内人士,获得影院建设及经营端一手资料与最新数据,将对一二三线城市的影院经营与建设情况进行粗略的汇总总结。

这将是一篇“以偏概全”的文章,也是“一篇危言耸听”的文章,或者还会被看做一篇“报忧不报喜”的文章。我们做的动机很简单——让那个身价210亿的巨人在跨过年关后回头照照镜子:先粉饰好自己,再去追赶那个“世界第一”的目标。

目录:

特大城市——地产动荡致影院频频躺枪聚焦万达关停与保利烂尾疑云

一类票仓——核心商圈成“影院绞肉机”重庆某影院开业4个月票房3000块

二类票仓——违规违法稀松平常沈阳HC影城自主研发假票系统偷挪票房

三类以下及县级市——从业者专业低下“外行领导外行”

附:科普文《影院的发生性费用》——放一场电影要卖多少张票才能不赔?

特大城市:地产动荡致影院频频躺枪 聚焦万达关停与保利烂尾疑云

概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影城设施完善,软硬件水平全国最高,但区域性饱和的商圈如今却越来越多。尽管有熟悉北京影院的业内人士称,“北京城六区再开50家影城没问题。”但过于重复的影院选址和日益飞涨的房租,已令特大城市的众多影城倍感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特大城市牵扯利益错综复杂,影院的生存状况往往会被一些不可抗力所影响。

望京地区是北京除五道口以外另一个韩国人聚居区,也是凤凰网总部所在地。这里道路错综复杂,工地项目此起彼伏;如果你随便打一辆车说去望京,北京的哥会不客气的回一句“你指路,我可不认识。”

然而就是这个方圆不足5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0万的地方,如今已经有了4家影院,这还不算即将开业的“大地望京新天地店”和已经关停一年的“万达望京NOVO店”。这个地区如今影院臃肿的景象便是当年“圈地时代”留下的印记,“攻陷望京”也是各大影院寡头不惜代价抢滩地盘的缩影。

在这几家电影院中,除望京星美影城由于较早开业租金较低而保持盈利状态外,其它影城均是惨淡经营:保利DMC望京影城始终承受着高昂的租金,这家影院曾在2011年底因大搞“韩国人观影专享优惠”的打折措施而遭中国居民的强烈抵制,差点上升为社会性事件;随后,保利DMC便停业一整年进行再装修;其负责人表示,保利DMC与望京星美距离太近,加之当时所在商场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遂决定停业一年;只是这家影城在复营业后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当然,比起“被拉闸”的万达望京店,保利DMC还算幸运许多。

商场主体关门一年之后,望京NOVO百货已是一片惨淡景象

2012年11月,希望如往常一样去万达望京店观影的居民在门口一则告示:“因NOVO商场停电,万达望京店暂停营业,开业时间另行通知……”说起这家店停业的具体原因,知情人士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万达所在的商业体——NOVO潮品百货商场。据商场负责人此前向媒体透露的信息称,望京NOVO是这家公司的自建商场,商铺有联营和租赁两种方式进行运营。“这家商场自开业起就没什么人去,12年5月份的时候大部分商户就已经撤了,一到四层早就停业了,万达因为签订的是长期租赁协议所以还扛了很长时间。”望京知情人士介绍说,“但11月时这家商场被彻底停水停电,闸都拉了,影院自然没法开下去了……”

2012年底,万达望京店遭拉闸停电后被迫停业,这是影院在门口贴出的停业告示

众所周知,万达一直是“自有商业体+自有物业+自有影城”的经营模式,虽然也有过石景山万达影城拖欠万达广场物业费而“内斗”的传闻,但这种“广场+影院”的模式还是被很多媒体争相报道。在北京曾有的四家万达影城中,有两家是直接驻扎在万达广场中,而天通苑店所在的“龙德广场”实际也有万达的股份。望京店是北京万达中仅有的一家落户在别家商业体的影城,那么,是什么让万达放下了自己一贯的经营模式呢?

“当时万达之所以匆忙下把影城落在这儿,就是为了和我们抢占望京这块市场。”望京其它影城的经理向记者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况,“万达的经营状况在开业之后一直都不算太好,但也不至于惨到停业的地步。”记者查阅专资办数据发现,2012年望京万达前10个多月票房仅为529万,而其它三家万达里票房最低的龙德广场店也有票房3632万;在望京影城中,除了12年停业的保利DMC外,票房最低的将台路CGV也有近900万的票房。

记者还注意到,NOVO这一商业体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它离望京的核心住宅区距离较远,作为社区型影院辐射的居民区并不多。而NOVO虽然号称坐落在“望京西地铁站”旁边,但下地铁后实际步行距离超过了1公里。况且在交通枢纽旁盖影院是否真能提升客流,业内人士也表示了怀疑,“除了机场,影院其实不适合盖在任何交通枢纽旁,交通枢纽是为了让人们更快捷的换乘中转,谁会在换乘时停下来看俩小时电影再走呢?”

而说起北京的交通枢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东直门公交地铁枢纽站”。只是大部分人不得而知,在这个大型枢纽的上层一直“停放着”北京最大的影院之一——保利东直门旗舰店。这家投资上亿的豪华影院在签约三年后未能开业的疑云,充分说明着影院“圈地运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时保利入驻东直门的仪式颇为隆重

2010年10月,保利影业宣布与新加坡国浩地产合作,入驻东直门枢纽主体建筑“国盛时尚”,准备开设一家五星级影城。那时,正逢影院“圈地时代”进行的如火如荼,“东直门枢纽”项目很早就被各大品牌视为“肥肉”所垂涎三尺。在保利影业拿下这一项目之前,各大连锁影城曾经进行过一番殊死的“抬价”搏斗。据星美的负责人透露,当时业内有名的几大影院都参与了这次著名的竞标,“我记得当时有包括我们、金逸、保利等五六家大的影院参与,星美当时对租金的出价已经到了1100万一年了,结果还是没能拿下。你可想而知,保利最终(要支付)的租金有多高。那可是09年啊,当时整个中国市场才多少票房?”

然而保利在以“别人无法拒绝”的超高价码拿到这个影城项目后,发现自己已深陷在地产商的股权纷争中。据某财经媒体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国浩中国宣布从北大青鸟和其关联公司手中收购了东直门项目。同年11月,国浩中国完成对海南京灏的收购,并通过该公司间接拥有东直门项目城建东华的90%股本,但北大青鸟方面对此却并不认同。”于是,双方因这一股权纠纷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对峙。

东直门保利内部图:2012年装修时,工作人员正在挂装POLYMAX巨幕

地产商打架,影院遭殃。几年里,东直门这家商场曾断断续续营业过几次,保利影城也曾在2012年开始进行营业筹备工作。在当年的第二届北京电影节上,保利与原地产商国浩又进行过一次签约,保利也开始接受媒体采访。通过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德彬接受《综艺报》的采访,我们可以管窥这一项目的规模和投资:“东直门影城是保利在北京最重要的旗舰店,投资总额近1亿元。这座影院设有11个厅1800个座位,所有影厅均采用4K放映系统,皆可放映3D影片。其中两厅配备了保利影业自主研发的POLYMAX巨幕系统,银幕宽度超16米……”如果柳德彬所言不假,这家影城应该是北京唯一一个拥有两块巨幕的电影院。

但尽管保利影业已开始为影院宣传造势,尽管影院早就完成了内部装修,保利还注册好了官方微博,尽管官微已经开始组织优惠活动,但影院还是没能如期开业。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影城在两年前装修完毕后便已经开始向地产商缴纳租金,这一租金额每年约1200万-1500万。记者就此事试图联系保利员工,但并未收到确切答复。经过多方打探,几位业内人士都对这家影城2014年能否开业不抱乐观态度。而时至今日,东直门地产项目的股权纷争毫无解决迹象。

一年前曾有媒体提出过“影院为地产商打工”的问题,通过这两个北京影院的关停烂尾案例可以发现,影院某种形式上已被地产商“绑架操作”了。当然,如果说保利影城的遭遇完全是“躺着中枪”也有失公允;东直门枢纽的股权纷争早在07年底、08年初就有过媒体披露;那么,保利影业在投资前是否对此地环境做了充足调查?是否了解到这一股权纷争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果有所洞悉为何还要“知难而上”?

上海市2013年整体影院的亏损数量低于10%,经营状况普遍较好,只是影院租金同样居高不下,上海浦东新世纪影城物业租金与票房分成总计达1500万/年,上海永华影城的租金压力则更趋严峻,而这家影城的票房全国排名高居第4位。据专资办数据显示,上海2013年开设影院30家,但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上海市区的新建影院不会超过5家——其影院总体数量已经趋近饱和。

在上海为数不多的亏损影院中,星美正大影院的情况较为特殊。这家手握12个厅2000座位与IMAX厅配置的豪华影院,一年票房在3600万左右,2013年居上海第6位。03年就开业的正大影院租金压力并不算大。但如今这家影城却连放映机灯泡都更换不起,还曾遭到后台供应商屡次投诉。原来,因为正大影院的票房收益大,其收益多次被总部调节到亏本严重的制作发行端或其它亏损影院,以平衡整个公司的报表收益。全产业覆盖的利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类票仓:核心商圈成“影院绞肉机” 重庆某影院开业4个月票房3000块

概述:一类票仓是指除北上广深之外的12个大城市,这些城市的影院无论软件或硬件配置都达到了相对完善的程度。影院目前面临的问题基本与特大城市类似:租金上涨及区域性饱和;它们与特大城市不同的是,“团购”仍然大行其道,它甚至成为了许多影院的谋生手段之一。

曾经的红都重庆近几年在影院市场的动静一点不小于它的市委市政府。今年,重庆的排片总量已稳居全国前三,有时甚至能超过上海排到全国第二,但重庆在全国票房排名中却仅仅名列第七位,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3年16家重庆新建影院的票房信息(吴聊供图)

在凤凰记者走访过程中,各位执总们不约而同的讲了一个著名段子,这段颇为自嘲的话也是所有问题的本质:

“一个犹太人开一个加油站,生意好了,第二个犹太人就会来开餐厅,第三个会来了开超市——这片繁华了;一个中国人开加油站生意好,第二个看到了也开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都开加油站——恶性竞争大家一起死。”

2013年前11个月,重庆市新建影院16家,而它们的平均上座率仅为11.1%,低于今年重庆整体15.55%的平均上座率,总体情况不太乐观。据熟稔重庆市场的业内人士透露,“打价格战”是今年这几家新建影城在“培育期”的最常用招数:10元、15元甚至更低价格的“团购券”屡见不鲜。但几家影城大打价格战才打出11%的平均上座率,如果脱离“团购”而步入正轨经营呢?情况恐怕会进一步恶化。

五麟影城曾经大搞9.9元团购,还不必补齐差价

2011年底,处在重庆临江门的中数五麟影城开业不足半年便告关停。熟悉这家影院经营情况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这家影院自身存在投资规划方面及“外行领导内行”等问题,但真正成为其关停导火索的还是其无休止的价格战,“中数五麟长期采用9.9元团购不补差价的方式贴钱销售,仅仅收获了表面光鲜的人次数据,实际情况则是严重的入不敷出。”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五麟影城在拖垮别人之前先拖垮了自己。

“价格战可以说是所有竞争手段里最低级、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种打法了。降价谁不会?把生意往赔本儿上做谁不会?这些干打价格战的影院只能证明一点:他们没本事从其它方面把自己的竞争力搞上去。”一家从不搞团购的影院经理对这些“降价而亡”的影院毫不同情。但为什么中数五麟还会如此飞蛾扑火的大搞团购呢?答案只有一个:“影城绞肉机。”

 

解放碑商圈电影院分布图及影厅数(重庆某影城工作人员供图)

中数五麟影城所处的商圈是重庆著名的“解放碑”,而它在重庆影院工作者那还有一个恐怖的名号——“影城绞肉机”。“解放碑”一度是重庆最黄金的地段,人流量极大且商铺租金价格高昂。但是由于重庆南坪、江北观音桥等其它商圈的崛起,分摊了大量客流,解放碑早已风光不再。然而随着“圈地运动”到来,这里还是先后涌入了六家影城:金逸、万众英利、嘉禾、时代今典、中数五麟和UME。其中万众英利入驻解放碑时开出了超过1000万/年的高租金曾轰动业内;但它也令早已风光不再的“解放碑”的租金水平始终处在高位位置。于是,大部分影城在面临高租金高成本的压力之后开始昏招尽出:为了尽最大可能吸引客流,以“团购”为手段的“价格战”也就接连打响。

更可怕的是,一家影城倒下去,千百万热钱补上来。在中数五麟于2011年底关停后不久,立刻又有两家更大的影城“万众英利”和“橙天嘉禾”先后入驻解放碑,此时解放碑正在营业的影城一共5家,而它们年产票房总和竟不足5000万,此地“影城绞肉机”的名声也就此远扬。2013年,UME携一期17个厅的影城“空降”解放碑,使解放碑影院之间的厮杀更为惨烈;即便是这样,2014年还有星美IMAX店整装待发;也就是说,除去两家关停的影城,解放碑在建及营业中的影城已经高达9家。如今,解放碑的这六家影城几乎无一盈利,1998年就已开业的老影院“环艺电影城”还迎来了其15年来的首年亏损。对于很多重庆人来说,“环艺”是他们小时候为数不多的观影之地,它承载了一代重庆人的光影记忆;现在这家老牌影城因深陷“绞肉机”而走到了岔路口,何去何从,无人知晓。

关于“团购”本身的争议在影院端从没停息过。虽说“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影院中不乏有北京耀莱影城这样靠团购做大的影院,但“团购”对于相当多影院的负面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搞团购就是饮鸩止渴。”影院经理中不乏有这样较为极端的观点;而北京橙天吉彩店的执总杨静表示:“团购带来的最大误区是,让观众在潜意识里认为电影票就该卖10块15块,卖高了的恨不得都是奸商,但我们都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那么在一类票仓的地区,一家影院如果单靠团购能不能实现盈利呢?我们从可靠消息源处拿到了苏州一家影院的运营数据,不妨以此为例看看这笔账。

苏州吴中区某新建影院80%的票房收入来自团购渠道、平均票价仅为26元。这家拥有7厅以上的影院共有座位1000左右,成本投资约1500万。总部对这家影院第一年的预期目标是“保本”。而自2012年底开业以来,影城共支付租金超过300万,发生性费用及其它费用总和约185万元。2013年,这家影城的票房超过700万,数据提供者向我们透露,截至11月底影城预估亏损超200万元。

那么,这家影城在所有苏州影城的票房排名呢?截至2013年11月,苏州共有开业时间超过1年的影院41家,这家尚处于20名左右的中等水平。消息人士透露,今年苏州市真正达到保本线的影院仅有10家左右,也就是说将近3/4的影院处于实际亏损状态。

有观众或许会问:影院收入不仅仅是票房吧,其它收入如果很高呢?在中国,非票房收入平均仅能占到影院整体收入的20%左右,我们所熟知的贴片广告和影片内的植入广告,基本与影院毫无关系,影院是否亏损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票房。还拿这家苏州吴中区的影院来说,这家影院没有任何场地租赁收入,卖品(爆米花、饮料及玩偶)收入则占实际票房的12%,映前广告收入占票房的5%左右。

在结束对一线票仓的概述之时,我们还发现了一家坐落在重庆大学城的“奇葩影城”——逸都电影院。这家影院截止11月底共营业120天,总票房仅有3005块,单座日均票房约两毛钱。第一眼看到数据会以为这是家录像厅,但我们却能从重庆政府网站查到广电给这家影城的营业许可复函。那么,这个每天只挣25块钱的地方是什么影院呢?我们将网上信息汇总如下,大家可自行判断:

重庆广电发给逸都影院的营业许可复函(最上),大学城学生的水贴中透露了影城的经营性质

二类票仓:违规违法稀松平常 沈阳某影城自主研发假票系统偷票房

二类票仓地区是影院“圈地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城市的影院建设速度已非“雨后春笋”可以形容。但二类票仓相比一类票仓的地区,观影人群尚缺乏分层:无论上映何种影片面对的都是同一群观众,影院也仍是娱乐场所而非文化阵地,观众的观影需求停留在追求奇观的层面。在影院管理方面,一些偷、挪、瞒票房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沈阳,这个在王兵纪录片中历经涤荡的城市,也在全国的影院圈地浪潮里被携裹前进着。

整个东北市场,长春和哈尔滨是万达的天下,大连是华臣的地盘;相比之下,沈阳电影市场“战国割据”:一大地头蛇与几条强龙纷纷圈地瓜分,沈阳影院的建设速度已远超市场规模,自然也有了如今的乱象。

沈阳属于二类票仓中亏损问题严重的城市,在如今已开业的45家沈阳影院里,仅有5家经营状况良好,市区一半影院的上座率常年不到10%。位于市中心的沈阳百丽宫,6厅1000座位,开业1年票房仅700万不到,亏损严重。而橙天嘉禾、耀莱、沈阳比高和金逸龙之梦等影城商业体配套与地租情况类似:7-10个厅,年租金200万-260之间,年物业费40万以上”,经营状况通通惨不忍睹。

华臣影城三好街店的8.8元团购令人咋舌

“团购”方面,如果说重庆的价格战情景是“比谁能扛”,那沈阳的团购战几乎是在“比谁死得惨”。首当其冲的是华臣三好街店,这家影城令人震惊的“8.8元团购”成交量曾达数万级,而其“10元团购”的交易量也保持在五位数,这一降价幅度就连在北京大搞团购而风光无限的“成龙耀莱”也只能望其项背——沈阳耀莱20元的团购价格“小巫见大巫”。就连高贵冷艳的万达在沈阳的地盘也无法免俗,15、18元团购券随处可见。

“影票+卖品”的团购券网站上一搜一大把,大家对政府的指令政策置若罔闻

最可怕的不是低价,而是一张张“团购票与卖品组合”的打包项目。影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一部分“影票收入”挪到不需要向片方分账的“卖品收入”中去,以变相增加收益。广电曾在前两年下发文件明令影院不得捆绑销售,但阳奉阴违或顶风作案的影城至今也并不见少。许多影城“巧换名目”,将“打包组合”说成是“购买卖品附赠电影票”的形式,以绕过“捆绑”二字——其挪票房的本质毫无改变。记者在走访及资料收集过程中,至少有三位影院负责人对我们坦诚自己的影城就存在各式各样的偷挪票房行为。一位影院经理向我们表示,“这种现象在二三线城市、大量搞团购的影院中都很普遍。”还有一位执总直言,“不这么搞我们根本活不下去……”

微博网友的炫耀贴屡揭行业秘密——请注意最后一行

除了偷挪票房,“盗版放映”的现象也曾在二类票仓地区大行其道。但如今微博上那类格式为“哇塞,某某影城还演某某片呢!别家好像都没有耶”的炫耀贴,往往会成为这些影城被曝光的必杀技。记者曾给一家两年前经常放映盗版碟的珠海影城致电,对方称他们已经不再放映“特殊影片”了。

也许是嫌上述捞钱手段太麻烦、油水太低。据行业内人士透露,沈阳HC影院(化名)自己发明出盗版的“满天星”出票系统,采用“一真一假”双系统形式进行偷票房,这要远比回收废票、手写票根等原始手段高级太多,也避免了被观众“抓现行”放到网上曝光的风险。HC背靠当地利益集团,与当地监管部门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偷票房可谓有恃无恐。且沈阳所有影院都会向片方提供的票房报表,HC也不曾提供。这家“地头蛇”在辽宁大部分地区的影院均有如上状况;片方委派的第三方监票人员在逐家巡查票房时,一般都会默契的对HC绕道而行,其它影院敢怒不敢言。

就这样,“资本巨头不顾长租高昂、市场过饱、团购搅局、违规违法等问题争相筹建影院,沈阳呈现出一派疯狂失智的局面。”当地几家影院经理不约而同的谈到过他们的担忧,有人甚至预言5年内这个市场将自食恶果:“到那时,扛不住的退出市场,挺下来的占山为王,瓜分行业血泪培养起来的观影人群,等着重新规范票价和市场……”

三类以下及县级市:从业者专业低下 “外行领导外行”

三四类票仓是“后圈地时代”的影院建设重点,也是当下各种资本的投资重心,县城影院这几年增长势头同样迅猛,但盈利情况依然堪忧。除了比大城市更加肆无忌惮的偷挪票房以外,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碍于时间及成本限制,这些地区的影院现状,记者并未做太多调查,也并没有实际进行走访。只能就一些搜集而来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汇总体现。

上表为特大城市“深圳”与“三类票仓”达州各方面数据比较

相比较一类票仓,在三类票仓所在地区建设影院可以在装修投入、人工、房租等方面节省不少开支,市场费等费用也少很多,固定成本投资会低一些。这些城市的竞争也不如一线城市激烈。但这些地区有个最大问题:市场体量太小,很多地区白天基本无人次观影,只能靠提高票价来提升收入。

在县级影院建设方面,据县城影院观察者“镇长”的介绍,“非沿海发达地区的县级影院,这几年数量迅速上升,但是绝大多数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盈利:持平:亏损=1:2:7”大部分县级影城同样需要8年左右才可以回收成本。

第三方监票公司就巴中偷票房事件给出的处理意见

在2013年4月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厨戏痞》偷《毒战》票房一事,便发生在四川巴中这样一个不大的地级市。当时,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巴中江北数字影院将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的过期废票替代《毒战》出售。最终,票房监察公司向社会公布了对于该影院的处理意见函,以建议片方停止向该影院供片的处理结果而告终。

不过,目前这些影院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如果说,有些一二线影院的问题是“外行领导内行”的话,那县级市的影院管理则可以用“外行领导外行”来形容。镇长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2厅影院经理很犯愁地问道:一下来了十几部新片,我每天只放映7场,怎么排啊?结果他用了好几天轮着让每一步片子都排上了。”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曾回忆,他有次和某投资小城市的煤老板开会,在煤老板听说了数字播放所需的“硬盘”与“密钥”之后,颇为不满的说:“硬盘我办公室有的是,但那个钥匙为啥迟迟不给我寄来?”

这些段子说明着这些地区的专业人才需求。现有案例表明,到大城市花钱雇经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同规模的城市,所在影院的管理方法有诸多不同,投资方重视培养本地专业人才或许才是务实之道吧。

“中国电影市场”其实正是“中国经济”的微缩版:追求世界第一、圈地运动、高速度下的盲目、违规现象频出……经过三年跃进式的发展,投资影院也终于像投资房地产一样,由做蛋糕变成了摊煎饼。迫切的问题是:中外佳作的供应量已经远远小于影院建设的数量;没有观众爱看的电影,影院早晚会在一次次的价格战、一次次的阴招算计中等待泡沫破灭。

套用编剧芦苇当年评弹张陈的一席话作结:当《泰囧》和《十二生肖》出现在中国影市时,我们以为自己终于起步了,但后来回头看,或许那就是我们的终点。

附:科普文《影院的发生性费用》

——放一场电影要卖出多少张票才能不赔?

分账部分:

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曾下发《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其中就明确规定:“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记者了解到,目前业内实际实行的票房分账为: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剩余影片票房由制片方(含发行方)与影院(含院线)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即二者净分账收入分别占总票房的39.4%和52.2%。

影院成本举例概述:

7厅影院参照1300座位,水电费按4万/月计算(最低,考虑北方地区中央空调有春秋季节不开)

(部分城市夏季晚上10:30后单独支付物业额外电费)

水电费1300元/天,每个座位耗1元/天

每个座位0.17元/场(按每天6场)

总人工成本接近18万/月,每天近6000元,每个座位耗4.5元/天,

每个座位0.76元/场(按每天6场)

注:每套放映机器包括放映机,银幕与音响打包价格。国产品牌50万,进口品牌70万,其中放映机设备一律为进口设备.现在设备购置中的放映机一块的产权方式分为租赁的、自购两种,租赁的形式越来越普遍,以分期付款最终的成本基本一致,所以统一按购置算。

其中灯泡的价格不一样,2KW\3KW\4KW\6KW\8KW的价格差很大,寿命也不一样,二类票仓城市包括一类票仓的郊区影院很多采用2KW的最低价格,在这里统计按最低的3KW价格算。

最大的6.5KW小时成本为12元/时,常见的4KW小时成本为7元/时,IMAX厅6.5KW一只灯成本17元/时。

租金占影院整体票房收入的15%-20%

卖品一般占比是票房的10%-12%,卖品利润为其65%,

映前广告等其他收益占票房10%,利润75%

发生的放映成本:

一、普通中型厅(100-250座位)

1、每套放映机器加音响等机器成本50万,满负荷运行一般8年更换,每年成本6.2万,每天成本约171元,平均每场机器折旧30元(按每天6场); 2、3000瓦的灯泡,两小时电费6度,大概8元; 3、灯泡成本8000,可放映1000小时,2小时放映灯泡折旧16元;4.人工114元/场(按150座);5.空调等水电费18元/场(按150座)

总成本每场186元。平均票价30元,每场至少12张票。

二、大厅/巨幕厅(双机放映)(200-400座)

1、机器成本70万,满负荷运行8年更换,平均每天成本340元以上,平均每场机器折旧成本40元(按每天6场算); 2、4000瓦的灯泡2只,两小时电费16元; 3、一只灯泡成本10000,可放映500小时,2小时2只灯泡折旧80元;4.人工228元/场(按300座)5.;空调等水电费35元(按300座)。

总成本每场410元。平均票价40元,每场至少20张票。如果是0点后那一场,还要加上人员超时的加班费用。

三.小型厅(100座以内)1、每套放映机器成本最低可控35万以内,满8年,平均每场机器折旧成本20元(按每天6场); 2、2000瓦的灯泡,两小时电费6度,大概5元;3、灯泡成本,2小时放映灯泡折旧5元;4.人工68元/场(按90座位);5.空调等水电费10元/场(按90座位)

总成本每场107元。平均票价30元,每场至少8张票。

所以一般最后一场都是比较尴尬的时段,如果开映前半小时售不出去票,可能会提前删掉场次。 注:上述不含人工成本,因人工成本属于固定成本,即便没有这场,也是要付的,所以很难折算到单场里。(同样的道理还有房租) 以上数据仅是发生性费用,放映了才产生的,这才是放映一场的发生成本。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年终策划

盛世危言

回望2013中国电影的喧哗与骚动,216亿的年度梦境,有多少像心灵鸡汤,又有多少是当头一棒。[详细]

更多年终策划报道

艺术片称王 历史片赔光

国片测不准理论

hold不住明星 收不回尾款

宣发面面观

房产托电影 烂片毁品牌

观众中心制的黎明

2013华语十大关注电影

雾霾里的十盏灯

2013十大奇葩电影新闻

一张电影票 看更多热闹

2013欧美大腕在华行动指南

评比欧美咖走穴王

更多精彩栏目
制作团队

策划:凤凰电影小组

撰稿:法兰西胶片 秦婉 雪盲 波米 扭腰客

责编:法兰西胶片

监制:田野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盛世危言之2013年华语十大关注电影

调查

  • 以下十部电影,你更愿关注哪一部?(此问必选)

微博

@凤凰娱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