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百部穿影政治篇76:《规则改变》

2013年11月01日 16:22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Heisenberg

《规则改变》海报

《规则改变》剧照

《规则改变》剧照

2008美国总统大选的战斗,约翰-麦凯恩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他的竞选策划团队将此归结为:奥巴马的出现,让以往的大选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在肤色、风度、做派上,奥巴马都不像老派的政客,而是更像一个大明星,更要命的是,选民对此十分买账。

这是一场网络信息时代的大选战,明星效应似乎可以左右选举结果,Youtube上的一段高点击量视频,完全有可能成为摇摆选民心中的一杆秤。至少,在杰伊-罗奇的《规则改变》中,“明星效应”被做了这样的放大处理。影响2008年总统选举结果的因素,必然不止这些,比如布什政府把共和党形象在选民心中拉到新低,便不容忽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莎拉-佩林加入麦凯恩的竞选团队,在当年的确制造了明星效应,而麦凯恩团队选择她,也是为了追求这种效应,否则,一个连二战都不清楚,连英国政体都不了解,不知道美联储是什么的人,被推上副总统候选人的位置这种事,只可能在马克-吐温的政治讽刺小说中出现。

说起马克-吐温,他早在《竞选州长》中指出了参选者会被舆论扒掉几层皮的惨痛事实,也早早让美国大选给我们留下了真人秀的印象,不过,2008年,这些事实还是有些变化的,就像史蒂夫-施密特在佩林的黑历史被媒体挖出来后,给她打气时说的那番话:现在的新闻不是用来被记住的,24小时之后便没有人再真正关心那些好事、糗事、糟心事了,新闻是用来娱乐的。所以,佩林无须像马克-吐温小说中写的那样,被过去的事情诅咒,哪怕在经历了“我站在我阿拉斯加的后院,就能看见俄罗斯”的滑铁卢一役后,佩林依然能通过一场成功的辩论会,焕发又一春。而且,在辩论会上她只需要背诵团队为她写好的台词,碰到她不了解的话题,只要想办法把话题再引会自己擅长的领域即可。换句话说,佩林不用真的在辩论会上提出什么牛逼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她只需要表现出一位”曲棍球老妈”的老辣、犀利、自信,因为接下来媒体会更热衷于讨论佩林直视镜头,乔-拜登却一直看着负责提问的葛温发言,诸如此类的面子工程,如此说来,所有好莱坞的镜头动物,都会比政客更有政治优势,这听起来实在荒诞,但浅阅读的时代,舆论就好这口,不仅是美国的保守电视台福克斯,连站在共和党对立面的媒体们,也把分析的重点放到了佩林的魅力上,齐声夸赞她的辩论才华。

依然要再次指出,《规则改变》提到的明星效应虽然存在,而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在电影中,它的影响力被放大了,或者说,当年麦凯恩的团队太依赖它了。片中有个细节,也是事实,在佩林和拜登的那场辩论会后,尽管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对佩林是一片褒扬,但哥伦比亚快速民意调查显示,46%的调查对象支持拜登,21%支持佩林,不过,麦凯恩团队觉得那个民调并不重要。在共和党看来,这场辩论也成了分水岭,很遗憾,不是向着好的方向,而是标志着麦凯恩和佩林竞选方向的分道扬镳。佩林显然是过度透支了她的明星效应,作为一个完全不懂政治的人,他比麦凯恩团队里的任何人都迷信这种效应,此前她就经常因采访时的糟糕表现,差点精神崩溃,而这场辩论会过后,连佩林自己都被自己的风采政府了,媒体的一致赞美,让她认为这就是竞选的资本,导致她忽略在各项政见上要跟麦凯恩保持一致,整个团队要把劲儿用在一处,才能赢得更多的选民。相反,她开始在公开场合跟麦凯恩唱反调,这会导致很多理性的中间选民对他俩日后的合作产生担忧,怀疑共和党在当选后不会实现竞选时的承诺。至于狂热的非理性选民,对共和党来说,他们完全帮了倒忙,跟佩林一样,他们并无成熟的政治意识,只是被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控制,喜欢在公开场合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而佩林提供了平台和氛围,但他们的言论只能让其他理性的中间选民认为,共和党是一群肆意抹黑对手的暴徒。

最终结果,正如我们所知,奥巴马赢得了政治秀,佩林“赢得”了脱口秀,不过,作为好莱坞难得一见的偏右不偏左的电影,《规则改变》在轻轻打了共和党脸的同时,也给了奥巴马一记重拳,本片拍摄并在HBO播出之际,正是奥巴马第一个任期即将结束之际,而他在竞选时勾画的美好蓝图,也因为各种阻力,难以实施,电影就好像在说:看吧,他也不过是一个演员。

凤凰网星座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责任编辑:李毅] 标签:佩林 规则改变 共和党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推荐

实时热点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