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文森特-帕兰德 玛嘉-莎塔琵
出品:法国/美国
年份:2007
关键词:伊朗革命 两伊战争 移民 父权社会
#一句话影评#:生活在别处
文/Heisenberg
电影改编自伊朗女插画家玛嘉-莎塔琵的同名自传漫画
在暴力斗争焦灼的伊朗,玛嘉美好的童年早早就结束了。
少女玛嘉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求知欲,甚至在衣服上写下了“朋克不死”。
玛嘉出生在伊朗,正赶上了这个国家最动荡的岁月,还在她将身边发生的一切,都视作传奇故事之时,伊朗爆发了推翻封建王权的社会革命。起初,这场革命就像玛嘉的玩具,人们在街上流血抗议,玛嘉在家里兴奋地大喊打倒沙赫国王;在聆听了一位沙赫国王时期政治犯讲述监狱的经历之后,玛嘉带领小伙伴们玩起了惩罚坏蛋的游戏。童心可能是造物主赐给人类的最美好的谎言,就像《美丽人生》讲述的故事一样,它简化了社会纷乱的面貌,并为它涂上一层激动人心的色彩。但在暴力斗争焦灼的伊朗,这个谎言过早地被打破了,玛嘉崇拜的叔叔,坚定反抗沙赫国王的战士,却在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之后坐牢,被处决。童年就这样结束了,好与坏界限分明的世界崩塌了,成人的世界告诉玛嘉,社会甚至不是由善恶好坏决定的,它包含了太多的主张,每一种主张都试图压过对方。
转眼间,两伊战争爆发,玛嘉也上学了,新的伊朗政权也开始推广它的观念,其中一条规定,要求女人必须戴着头巾面纱才能出门,对女性来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比起那个追求现代化的巴列维王朝,反而是一种时代的倒退。玛嘉正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尤其热爱西方的摇滚文化,她在衣服上写下了“朋克不死”的标语,在课堂上悄悄跟同学们谈论着乐队,音乐口味也从比吉斯乐队转向了更重的铁妞,当她在街上听到盗版卡带贩子说出这支英国重金属乐队的名字时,顿时两眼放光。此外,玛嘉的家庭属于伊朗中上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这也让玛嘉了解到,学校老师说的很多话都是虚假的,一次,当老师提到伊朗自建立共和国之后,就再也没有把任何人以政治犯的身份逮捕时,玛嘉终于被触怒了,她想起了在新政府手中被处死的舅舅,在她跟老师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正常。玛嘉的老师给玛嘉的父母打了电话,虽然非常认可女儿的态度,但玛嘉的母亲还是因此而担心了,她害怕女儿会因为如此激进的言论被投入监狱,为避免这样的事在玛嘉身上发生,父母决定把她送到维也纳,一个更加自由安全的地方。
比起伊朗,甚至很多其他国家,维也纳确实是个自由、安全且美好的地方,但对于难以找到归属感的玛嘉来说,那些正面的形容词均与她无关,在这里,她永远是个边缘人,只有边缘人愿意跟她交朋友,她做了要融入这里生活的努力,但总有些事情在阻碍着她,这其中有她倔强要强的性格,也有周围人对他伊朗人身份的另眼相待,更重要的是,每当玛嘉看着眼前平和绚丽的一切时,浮现在她脑海中的,却是她爱的和爱她的人,都还生活在伊朗的战乱中,这种心情是她之所以成为她的一部分,是财富,也是让在的心始终在异乡流浪的根本原因。
于是,在维也纳的生活,反而成了玛嘉最痛苦的一段经历,最后,她给家里打了电话,父母依然如故地对她敞开怀抱,让她回家,并依照她的请求,从不问及她在维也纳的点点滴滴。只是,此时的伊朗也发生了变化,两伊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伊朗人回过头来却发现,那场战争不过是美国军火商敛财的方式。无论伊朗人还是伊拉克人,都没有从战争中赢得什么,这两个国家中有太多年轻人充当了炮灰,战争还带来了国家全方位的倒退。战争掏空了太多人的精神,重返伊朗,玛嘉感到的仍然是空虚,她花了很长时间才重新振作,她那追求自由的天性又重新复活,但战后伊朗国内的男权色彩更加严重,对女性的限制更加苛刻,国家已经开始讨论是否要让女人穿的更保守。在别国十分常见的娱乐活动,也遭到禁止,夜里,经常会有经常四处巡逻,一旦发现那里有聚会,就会破门而入,逮捕参与者,玛嘉的一个朋友,在一次逃避追捕时,不幸坠楼身亡了。
最终,玛嘉再次离开了伊朗,因为在那样一个女性毫无地位的国度,玛嘉的天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要么会被磨灭,要么会因因为太有棱角而刺伤她自己,但玛嘉的乡愁始终无法消散,生活阅历越丰富,她就越热爱伊朗,越认同自己是一个伊朗人的身份。如同一个不幸的人,总会习惯性地伤害到那些最爱他/她的人一样,一个国家的不幸,也常常是它总在伤害那些最热爱它的人。
玛嘉发现老师说的很多话都是假的,于是她的态度也开始转为激进。
本意是去追寻自由,然而国外生活却成了玛嘉最痛苦的一段经历。
归根结底,电影中所有矛盾的根源,都是因为伊朗社会的整体倒退。
相关知识:伊朗革命
也被称作1979革命或伊朗伊斯兰革命。在这场爆发前,伊朗已经被巴列维王朝统治了54年之久。巴列维王朝虽然在名义上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它的历任统治者采取的政治手段,都意在加强中央集权,压制宗教人物影响力,消除异见分子。这种统治不断加剧着伊朗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穆罕默德-礼萨-巴勒维上台之后,虽然发起了白色革命,希望能够改善伊朗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状况,但巴列维的计划非但没能取得成效,反而让某些情况更加恶化,燃起了希望的社会底层,在希望破灭后,对统治者愈发不满,到了1970年代初,当权者几乎已经无力控制国内局面。
1979年1月17日,沙赫国王以度假为名义离开伊朗,再也没有回国,伊朗暂时由沙布尔-巴赫蒂亚尔领导的临时政府管控,1972年2月1日,因为反对巴列维王朝统治而遭到政治迫害,长期流亡海外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回国,受到国内激进派、伊斯兰宗教组织和学生运动者的热烈拥护,他们将霍梅尼奉为政治和精神领袖。在霍梅尼的领导下,伊朗在当年4月1日,通过公民投票,确立了伊斯兰共和制。
微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