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杰伊-罗奇
出品:美国
年份:2008
关键词:美国大选 三权分立 政治黑幕
#一句话影评#:重新计票揭发的政治黑幕
文/Heisenberg
电影回顾了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闹得天翻地覆的佛州计票风波
斯派西在片中扮演戈尔总统的副参谋长,力主进行重新计票。
虽然选举双方气势汹汹,但一切质疑和澄清都在遵循法律程序。
2000年美国大选,佛州是一个关键争夺点,起初,主流媒体均认为,戈尔会在佛州胜出,而小布什则会在这个州输得屁滚尿流,但是到了晚间电视台黄金时段,计票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两党在此地势均力敌,很快,CNN宣布小布什赢得了该州的25张选举人选票。
纳什维尔当晚正下着倾盆大雨,戈尔的车队正前往市中心,准备进行败选演说,此时,戈尔竞选团队的外勤总长迈克尔-乌雷回到了办公室,当他看到电脑上显示的投票数据时,才意识到,选举还没有结束。佛州某郡的一台计票机器出现了故障,导致了计票错误,现在,新的数据表明,戈尔落后小布什不到1500票,差距不足0.5%,可以强制启动重新计票程序。
接着,又有更多有利于戈尔的消息爆出。选举日当天,佛州棕榈滩郡的选民可能都在他们的投票卡面前迟疑了许久,那种对开分列候选人名的设计,即所谓的“蝴蝶选票”,让他们有些搞不清楚,哪个孔对应了哪位候选人,其结果就是,很多要把票投给戈尔的选民,却战战兢兢的扎开了代表改革党帕特-布赫兰的孔,这事连布赫兰自己都表示认同。不要就此认为戈尔倒霉透顶了,他的坏运气还没结束,有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已经很久没有更换他们用于选举的设备了,导致很多选民并未成功扎透选票,在接下来的机器计票环节,这些票都将被视为弃权,他们就跟你在涂答题卡时错用了HB的铅笔一样冤。猜猜这些“穷乡僻壤”的选民给谁投的票更多?没错,正如你所知,民主党代表穷人的利益,共和党代表富人的利益。
针对上述问题,民主党希望在几个争议较大的郡,争取到人工重新计票,按照佛州法律规定,要申请人工计票,必须在发生“计票错误”的情况下,该定义模糊不清,共和党决计将其解释为,“计票系统发生错误”,换句话说,选票没扎透不能算计票错误,系统错误、机器出了故障才算。通过这条法律,共和党成功中断了已经开始的重新计票工作。
民主党并未妥协,他们很就找到了重磅炸弹,德州的选举法有明确规定,没扎透的“凹选票”是算数的,尽管这条规定不能直接约束佛州,但它是由小布什签署通过的。佛州高院同意给出五天时间,在存在计票争议的郡进行人工计票,时间可谓是相当充足,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逾期未完成计票工作而导致重新计票不被认可的意外,除非,有人刻意阻挠,共和党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已经到手胜利溜走,他们用了各种方式来拖延计票进度,其中包括纠结一批人,在迈阿密-戴德郡计票办公室大楼外制造骚乱,接着,这群看似愤怒的人群,还冲进了大楼,结果也如他们所愿,迈阿密-戴德郡叫停了计票工作。佛州州务卿,显然也是共和党阵营的凯瑟琳-哈里斯在计票截止日当天,宣布布什在佛州获胜。
对于这个结果,戈尔的竞选团队提出了诉讼,最终,案子从佛州法院闹到了联邦高级法院,高院作出了有利于共和党的判决,联邦法院以过了截止日为由,给重新计票判了“死刑”。
戈尔竞选团队的“维权”之路就此终结,而我们关于民主的争论还在继续,在很多情况下,民主都是个太过复杂的定义,所以,统治这个世界的,依然是那条恒古以来一直存在的,最简单的法则:成王败寇。
虽然本片仅是HBO投拍的电视电影,但史派西仍然奉献了影帝级的表演。
为达到最好效果,导演杰伊-罗奇在片场经常不厌其烦地为演员们说戏。
虽然最终布什阵营获胜,但电影依然彰显了制度和法制之于政治的珍贵。
相关知识:美国“总统选举人”系统
在美国,总统与副总统并非由公民直接投票产生,而是以州为单位,由各州选民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和副总统。选举人产生的程序大致如下:在11月的普选日,各州选民投票选举出自己州的选举人,这些选举人再在12月为总统候选人投票。按照某些州的规定,所有州选举人,必须将选票投给在大众投票中获胜的总统候选人。还有一种情况是,普选之前,选举人候选人会向选民宣誓自己会投票给哪位总统候选人。但是也存在未宣誓选举人和失信选举人(没有按照承诺投票的选举人)。除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外,各州均遵循“胜者通吃”的原则,在某个州赢得选举团选票最多的那个人,将获得这个州全部的选票数。
除拥有完全内部自治权的领土,比如波多黎各、关岛外,美国各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均有参选资格。各州选举人人数与各州议会人数相同,总数为535人。哥伦比亚特区的情况有些特殊,在1961年,美国通过《第23号修正案》之前,这里的公民被禁止参与总统大选。该修正案规定,哥伦比亚特区可以拥有的选举团人数,跟当年全美人口最少州的选举团人数相同,比如2013年,美国人口最少的州是怀俄明,它的选举人人数为3人,于是,当年全美选举人总人数就是538人。
通常情况下,这个选举机制还是能够保证,获得大众选票更多的候选人,亦会在选举人团投票中胜出,但在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四次大众选票数胜出,但选举人团选票落后,而最终落选的情况:
1824年,由于四位候选人的得票数都未过半,最终总统人选被交由众议院裁决,众议院选择了国民共和党的约翰-亚当斯,但当年在选举人票和大众选票上均胜出的,是民主党的安德鲁-杰克逊;
1876年,民主党候选人蒂尔登在大众选票上胜出,而且最初在选举人选票上也前景乐观,在只剩下弗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南卡罗来纳三州共20张选票尚未统计出结果前,蒂尔登已经获得184张选票,共和党的海耶斯只有165张选票,两党在这三个州展开激烈争夺,指责对方有舞弊行为,最终,双方同意成立委员会解决此事,而委员会将这20张选票判给了共和党,这依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富争议的一次选举;
1888年,谋求连任的民主党候选人克利夫兰,在大众选票上微弱胜出,在选举人选票上,他跟共和党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斯咬得也很紧,双方争夺选票的焦点集中到了几个摇摆州上,最终,来自纽约的克利夫兰,却输掉了纽约的36张选举人选票;
第四次就是我们熟悉的2000年,戈尔和小布什的大选了。
微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