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五年三次摘银熊,柏林电影节为何钟爱华语片?


来源:凤凰娱乐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电影《长江图》,获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这部电影由杨超自编自导,秦昊、辛芷蕾主演,李屏宾担任摄影,李屏宾也因此获

李屏宾凭《长江图》领奖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电影《长江图》,获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这部电影由杨超自编自导,秦昊、辛芷蕾主演,李屏宾担任摄影,李屏宾也因此获奖,这是他第二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奖,上一次是16年前,他凭借《花样年华》,和杜可风、张叔平一起,获得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这也是华语电影在五年内第三次拿到柏林电影节的“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前两次是2012年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以及2014年娄烨的电影《推拿》。

柏林电影节诞生于战后。战后的德国,需要一张带有文化气息的脸,来冲淡此前的严苛形象,提振国民士气,电影无疑是最好的一个阵地。于是,1950年代初,电影史学家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了创办电影节的计划,随即得到西德政府和美国驻德机构的支持,尤其是美国的文化机构,赞助了电影节所需的大部分资金。

电影节被放到了西柏林,一个微妙的地点,因为当时柏林墙还没有竖起,东柏林的居民也可以来观看电影节,它的用意是那么明显,也因为这个地点,起初它被称作“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电影的主会场换过许多地方,1999年后,在玛琳·黛德丽(德国女明星)广场上的波茨坦广场剧院固定下来,开幕式闭幕式和入围影片的放映,都在这里举行。

1951年,首届柏林电影节开幕,奖项设置比较简单,只有“金熊奖”、“银熊奖”、“铜熊奖”几项,由观众投票选出。“金熊奖”针对的是影片,颁给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针对的是个人,颁给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等等。那一年,获得“金熊奖”的是瑞士电影《四人吉普》(这部电影也在同年的第四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提名)和迪士尼卡通片《灰姑娘》等几部电影。第一届的评奖方式,持续了好几年,直到1957年,才改为专家评审团和观众共同投票,1957年开始,开始由评委评审。

柏林电影节的标志物是一个熊像。之所以用“熊”,是因为德国人很喜欢熊,熊是柏林的标志,柏林街头,到处可以看见熊的形象。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一只棕熊进入德国境内,被视为德国队的吉兆,因为它到处闯祸,德国政府不得不将它枪杀,此举引起德国民众的愤怒,动物保护组织示威,德国最大的报纸头版出现这样的标题:杀死熊,德国人,你们在干什么?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设计制作的熊像,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成为柏林电影节的奖杯,此后曾经略作修改,但大致形象不变。2010年,柏林电影节60周年纪念时时,电影节主办方制作的纪念品,是一个用钻石和黄金打造的——“柏林小熊”。

柏林电影节,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这和德国人的性格有关,也和柏林电影节创办时的形势密不可分。由于柏林电影节的政治意味,起初的几届柏林电影节,显得特别拧巴,并没向所有国家发出邀请,而是将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这种取向影响了它的视野和公正性。获奖影片中,虽然也有《恐惧的代价》、《一个幸福的夏天》、《心声幻影》这种佳片,但大多数获奖电影,和它的国际电影节身份并不匹配。1956年,柏林电影节,正式进入A类电影节的阵营,1957年的第七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其实是柏林电影节一个真正的起点,这届电影节,获得“金熊奖”的,是悉尼·卢曼特的《十二怒汉》,而接下来的1958年,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获得“金熊奖”,1959年,则是克劳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

最初的几届柏林电影节,很少出现德国电影,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电影的弱势,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电影人不满这个电影节的美国背景,以及它过分鲜明的政治目的。

七十年代后,柏林电影节的政治堤坝渐渐松动,苏联和东德的电影陆续出现。进入新世纪,它的政治色彩,自然更加淡化,但它依旧看重“政治”,只不过,此“政治”已非彼“政治”,而是看重电影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严肃主题的继承。2004年,当时担任柏林电影节主席的迪特·考斯里克,曾经这样说:“只要我还当一天主席,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题就不会跟政治分开,因为这就是电影节的传统,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但不管怎样,在60年时间里,柏林电影节的确群星璀璨,为影史留下许多值得称道的瞬间。罗伯特.奥尔特曼、皮尔·保罗·帕索里尼、罗曼、波兰斯基、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沃纳·赫尔佐格、布赖恩·德·帕尔马、约翰·卡萨维兹、奥利佛·斯通、李安、张艺谋,乃至张曼玉、萧芳芳、李心洁,都曾为柏林电影节,贡献过自己的光芒。

柏林电影节的取向,也决定了它和华语电影的关系。

和威尼斯电影节不同,威尼斯曾经出现过一位以热爱中国、不停赞美中国为己任的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他走到哪里,把中国电影推广到哪里,他担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期间,中国电影获得多次“金狮奖”,以至于中国人管他叫“马爱华”。柏林电影节,却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位内应,即便这样,华语电影也曾多次拥抱“金熊”、“银熊”。当然,获奖电影,都很能体现柏林电影节那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质。

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这部电影,也由此成为第一部在竞赛性国际A级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电影中那近乎酣醉的生命状态,那种酣畅淋漓的红与黄,都让人赞叹,它的获奖,在内地引起了观影热潮,也引起了巨大争议,这种争议至今也还在持续,那就是,是否要在电影里,展示中国愚昧落后破败一面?

《红高粱》让中国电影走向更广阔天地,当然,也让更多中国电影拥抱了那只熊。接下来,是1992年,张曼玉凭借《阮玲玉》,获得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紧接着的1993年,谢飞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两部讲述中国人情感的电影,并列获得“金熊”,随后是1994年,萧芳芳凭借《女人四十》,摘得“银熊”。

此后二十年,柏林电影节的获奖名单上,还出现过《我的父亲母亲》、《十七岁的单车》、《孔雀》、《图雅的婚事》等等电影,以及严浩、李少红、林正盛、王全安、王小帅的名字,还有李金培达,他在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凭借《伊莎贝拉》中的配乐,得到最佳电影配乐银熊奖。然后是刁亦男和他的《白日焰火》,同时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后一个奖项,是华人男演员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 

所有这些电影,也让我们体会到柏林电影节的风格和取向:凝重、深沉,立足当下,立足现实,映照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留影。而这,才是最大的政治。

(文/韩松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扒得更深,揭得更透,更多不可说的秘事,尽在“凤凰八卦”(微信号:entifengvip),添加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管健铭 PK005]

责任编辑:管健铭 PK00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