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速8》那些炸裂大场面,看似是特效,竟然是实拍!


来源:电影大爆炸

自动播放

这一系列最吸引人的是什么?自然是极速揸车的激情,这第八集更是与核潜艇干上了。这让人不禁有些怀疑,这种情况下的飙车,是否会用到过多的电脑特效、而失去极限体验的刺激。下面,就让我们深入片中那些重头动作戏的幕后,看看让你们大呼过瘾的飙车与爆炸,到底有几分是真的。

这一系列最吸引人的是什么?自然是极速揸车的激情,毕竟,即使你会开车,不是所有人都能开到那个速度。说白了,这一系列为大众爱车一族,提供一种日常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极限体验。

随着从第五集开始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大阵仗,这第八集更是与核潜艇干上了。这让人不禁有些怀疑,这种情况下的飙车,是否会用到过多的电脑特效、而失去极限体验的刺激。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片中那些重头动作戏的幕后,看看让你们大呼过瘾的飙车与爆炸,到底有几分是真的。

作为偏向国际化的大制作,新鲜的外景地点总是必要的。可全球哪些地方,是好莱坞影人们没拍过的呢?一些和美国不对付的地点——赶在美古关系缓和的大好时机,本片成为首部在古巴实地拍摄的好莱坞商业大制作。

古巴人民对剧组的态度,是加勒比海特有的热情:

这些积极入镜的围观者,大多是当地居民。

哈瓦那当局,也打开方便之门,封闭了数条街道来拍摄开场的街头赛车场景: 

这段飙车戏的主角,是两辆老爷车:

英雄主角多米尼克驾驶的,是拆了车前盖裸奔的1950款福特旗下Fleetline,对手开的,同样是福特出品的1956款Cutsomline。当然,基于表现主角光环的需要,对手车保养精良,而主角的车则形同废铁,以至于发动机承受不了氮气加速而过热着火了。

不要以为那些火焰是CG特效,至少在这些镜头中不是:

当然,这些远景镜头中的喷火赛车,你不能指望是范·迪塞尔在揸车,肯定都是特技车手:

他只是在那些需要表现角色驾驶动作的近景镜头时,才会亲身上阵:

显然,像这样的平直加速动作,是没啥危险性的。安装在车身上的摄影机,只需要捕捉演员胸有成竹的表情、或潇洒的换挡(或是激发氮气开关)的动作即可。

这段绝大部分实拍的赛车,冲过终点时、多米尼克的赛车终于失控,在冲过围栏后冲天而起。无需采用视频资源也知道,在地面拍摄的镜头是实拍,而从空中的上帝俯瞰视角镜头,则多半是CG特效。

影片的第二场动作戏,是飞车团伙——或者说“飞车家庭”——去帮巨石强森盗取一个强力电磁脉冲炸弹。这个场景中的绝大部分镜头,也都是现场实拍:

爆炸火光、破损建筑等,都是现场效果。直升机航拍、和地面机动跟拍的切换。

更有利于表现出大场面的气势。

这一段中最有气势的一幕,自然是飞车家庭的“B计划”——一颗从天儿降的、巨大的破坏球、直接扫荡对方的车队。

你可能以为:这么不可思议的场景,总该是CG特效了吧?

未必。

剧组还真的造了个大家伙:

现实中的破坏球多是实心的,还需要高压铸造,对剧组而言不实际。所以,他们打造的,其实是相当于“内骨架”,但就这样一个全部由一英寸厚钢板打造的粗糙家伙,

也重达32000磅(约14.5吨),有两个人那么高,是名副其实的“大家伙”:

拥有如此尺寸和重量,这个大家伙破坏力惊人,即使是短距离测试时小试牛刀:

也是无坚不摧、不可阻挡。

再来看看实拍时的场景:

被吊在大型起重机上的剧组造破坏球,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朝车队呼啸而去,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冷静的观众看了这样的幕后实景,会忍不住担心:如此毁灭性的冲撞效果,那车里的特技车手如何自保?

别为他们担心,因为那些车里压根就没人。

本片幕后特效人员,在谈到技术进步时,不无骄傲地说,遥控驾驶技术的成熟,让他们在本片中、能设计并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的实拍。后面将会多次点出,先提个醒。

上面那张图的幕后机位,将这个破坏场景展示得最全面。有没有注意到好几辆车车身上还拖着钢索?作为安全措施,钢索的作用,自然是在它们被破坏球撞飞后拖住它们,万一发动机还在工作也不至于危害现场设施及人员。

细心的读者,还会注意到实拍中的破坏球有些不一样,似乎多了一坨东西:

那是剧组为了进一步提升视觉效果而增加的道具。确切地说,这个有一定坡面的东东,其作用是让被撞的车辆更容易腾空、而且能跃起更高,这样看起来更壮观。

可以说,追求“腾空效应”,是电影中的汽车特技、不同于现实中撞车的较为显著的一点。最常用的“腾空”(翻转)工具,是三角形的金属架,像驾照路考中的单边桥,高速驶上去的话,想不翻都难。比如,第一集结尾那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就是利用三角铁架完成的(视频中被树干遮挡了)。

至于如何将只有一幅“内骨骼”的破坏球,替换成正片中的圆球,还喷上笑脸涂鸦:那就是CG特效的功劳了。 

也就是在破坏球大肆破坏之后,多米尼克“叛变”了,巨石童鞋成了入狱的冤大头。然后,他与“英国郭达”老师上演了一场还算精彩的拳脚秀。当然,不是真打哈。预告片中那个展现巨石强劲身手的那招,其实在现场是这样拍的:

强森的拳头,离那两位勇敢的替身的脸,恐怕还有不少距离,他俩其实主动跳起倒地的。摄影机从正前方和正后方拍的话,透视错觉令观众觉得那是“拳拳到肉”。与特技小组后面将要做的事情想比,被巨石假假地揍倒,实在是小菜一碟。

接下来的纽约场景,堪称本片的一大奇观。但我说的,不是这样的镜头:

那主要是CG特效,而非真地在拍摄现场创造出如此奇观。而且,单纯以CG的完成度来说,这个镜头实在太“不逼真”了点,所以只能惊鸿一瞥地展现一下,镜头时间稍长,普通观众也会觉出不靠谱来。

按说,在纽约拍追车的外景,实在不容易。

好歹是美利坚第一都市,车水马龙的,好不容易申请到封街拍摄,时间也极其有限。

基本上只能用来拍摄一些标志性的外景,例如纽约市公共图书馆:

当然也少不了时代广场:

而且,因为不可控风险,剧组再有激情,在纽约的大街上也飚不起来。现场的速度,最多只是这样:

那如何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呢?一个“投机”的办法,是改动摄影机的拍摄帧率:

如上图所示,如果现场以22帧/秒拍,正片时以正常的24帧/秒回放,那机车动作看起来就会比现场快。

另一个办法,说出来更简单,那就是换个地方可劲地造。

这个不像纽约那般地位突出、但在部分街区风貌上又接近纽约的“街替”,就是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影片中绝大部分发生在“纽约”的动作戏份,包括飞车“家庭”对多米尼克的围追堵截,以及随后的僵尸车流,以及最后令人叹为观止的“汽车雨”,都是在克利夫兰拍的。

比如说,像这种小范围内的漂移转弯:

其实在更宽大的街区玩漂移:

也不是百分百可控,何况后面还有一个五、六辆车的车队在高速追逐:

所以,这些“高危”戏份,都只能在不那么敏感的克利夫兰拍。

在这一段中,多米尼克先后两次被兄弟们堵住,一次是在一条并不宽敞的街道,被巨石强森等分别驾驶的六辆车封锁了街口,谁知主角“艺高人大胆”地意外逃脱了。

这段在实拍时,也得用些“伎俩”,才能瞒天过海。

上图所示的画面中,其实不管多米尼克怎么冲到左边,其实他在现场是没法在那么短的距离向右调转车头的。

实拍时其实是分两个镜头来拍:第一个镜头如上图所示,第二个镜头则事先摆布了多米尼克汽车的方向,让他可以方便地直冲,那个“不可能”地拐弯、在镜头切换间被忽视了:

既然队友们封锁了街口,主角是如何在不伤害他们的条件下、强冲出去呢?

他利用了街角的鲜花店:

不得不佩服站在店内近距离拍摄的掌机员和特技替身们。

后来,多米尼克为了摆脱队友的追缉,故意撞倒了街边的脚手架。那一幕也是百分百实拍:

只是,脚手架的材料,恐怕不像真的工地用品那般真材实料。而且,从现场来看,道具组放倒脚手架的时间过早了点,基本上多米尼克的车还没碰到任何一个支撑点,它就开始倒了:

后面承受整个倾倒的脚手架碾压的特技车手,值得特别表扬:

因为他的时间和速度把握得特别精准,让自己的车,“恰巧”被压在两列钢管之间。下图的视角看得更清楚:

较真的话,正片中这一段也有CG特效,那就是巨石强森驾车强行破开倾倒的脚手架,那只是为了突出人猛车更猛做出来的效果。在拍摄现场,脚手架一倒,车辆就乖乖地在其边缘停住了:

背后原因还是安全因素,强森那辆车高速推进的话,未始不能真的在脚手架中撕开一道口子,但弹出飞射的钢管及其他材料太难预计,无论是对特技车手,还是对周围建筑,那样做的潜在风险过大。用车内视角、外加车外用CG做的被撞断的脚手架,则要安全得多,观众一般还看不出来。

被脚手架阻挡的队员,纷纷绕道一个城市绿地来继续追赶,这一段也是实拍:

换个方向,可以将现场形势看得更清楚:

图中貌似处于险境的路人们,自然也都是特技人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多米尼克想方设法摆脱队友追逐时;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车队,却在“纽约”街头、遭遇了史上最诡异的“僵尸车流”的攻击:

你也许注意到了,现场车速并不是很快,被撞的警车却猛地一抖、高高跃起并翻了个个。这又是“电影里的撞车”技巧之一了。下面这个镜头看得更清楚:

此类场景,都用到了液压泵来将一个金属圆柱体高速喷出,借助反作用力来获得车身的腾空或反转;上图中,被喷射出的金属柱子都清晰可见。

为了击退僵尸车流,部长手下从房车里“掏”出了一架M134机关炮就开轰…这一幕,也是在克利夫兰街头实拍:

上图中,机关炮吞吐的火舌清晰可见,用的当然是空包弹。至于最后正片中被打得千仓百孔的僵尸车们,大部分是CG特效做出来的效果(而且也做出更多数量的“数字车”)。现场实拍时,只有车流分叉的动态。

就当部长觉得要逃出生天时,上帝——不对,是在天上的美艳大反派赛芙——点化出一场“汽车雨”,直接将部长的车队淹没。

这一段的实拍,才是大费周章。

首先,从街边停车楼里涌出的车流,要有一定的节奏,那样才能保证坠落时形成更有杀伤力的打击。

所以,并非只是大家喊着号子一里起将车推下去就算了。

事实上,每辆从停车楼坠落的车,都是连着一个发动装置。开关激发之后,重物下坠,汽车就被拉了出去:

作为本片的重头戏,剧组动用了数台摄影机、多角度捕捉刺激画面。比如常规的地面仰视:

还有利用吊索摄影机

一方面可以模拟落车砸向地面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可以转动镜头,从空中动态拍摄“汽车雨”奇观:

要造成“下雨”的效果,一次区区四辆车,自然是不够的。所以,楼外飞车其实拍了多条,每次都似乎从不同的窗口、飞不同的车:

单单这还不能让导演满足,现场还竖起大型起重吊臂: 

它们一次高高吊起两辆汽车,有时是配合从停车楼冲出来车辆往下砸: 

有时候又是独立落车: 

总之,是要通过多次拍摄的镜头组合,造成“大车小车落火街”的效果: 

地面剧组人员也没闲着,一部分特技车手还得制造额外的地面撞车效果: 

还有更多的特技替身、假扮惊恐的路人应付突如其来危险:

看看最后留下的几十辆废车: 

壕剧组眼睛都不眨。

在这一段的最后,多米尼克武装到头盔、携带重甲盾牌现身。负责保护俄罗斯国防部长的特工,朝主角开火。 

注意特工发射的还是空包弹,但多米尼克的盾牌上为何不断有火星冒出呢?看见站在画面左侧举着一把类似“彩珠气枪”发射装置的那位么,那是烟火师在朝范·迪塞尔射击,是他手里的家伙让盾牌冒火星。

第三幕的冰岛雪原大战,理应是本片的高潮。取决于观众的较真程度,可能对一部分人而言,似乎略微过火了一点,比如用潜艇撵顶级跑车。不过,对另一部分人而言,这种过火与癫狂,可能正是欣赏这一系列的嗨点。

在真·冰冻水面上拍追车戏,安全第一。所以,剧组工程人员,每天要数次在冰面上钻洞,探测冰层厚度变化:

除去主角那压轴的重度改装版道奇Charger,“飞车家庭”各位驾驶的,也都是猛货。

其中最显眼的,无疑是那辆坦克,确切地说,是一辆履带式轻便战车。 

这辆外号“粗齿锯”(Ripsaw)的战车,是由美国Howe & Howe科技公司研发制造,最高时速能达到60英里/小时,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双履带机动车。

这辆钢铁猛货能跳、 

经撞、

加装火力系统后,与迅捷灵便的机动能力配合,显得更为强大:

这款战车,原本就是专为美国军方设计的。近期才接受民用订单。《速激8》剧组吹嘘说本片似乎该车的银幕首秀,但他们忘记了一个不该忘记的对象:

没错,2015年吊打《速激》系列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中的那辆“和平制造者”(Peacemaker),才是Ripsaw战车——确切地说是其动力系统和底盘——的银幕首秀。

不过,有一项是《速激8》赢了:

剧组一次性征用了3辆Ripsaw战车。毕竟在第三幕中,它的戏份还挺足,甚至还可能在爆炸场面中挂彩: 

多备几辆,才有得顶替。

事实上,片中团伙所用的主力车型,剧组也都多有备份,比如巨石强森开的装甲加强版路虎“卫士”:

第三幕中在冰原上的追逐:

出场车辆有三十多辆,浩浩荡荡,简直蔚为壮观。 

各种特技效果,全部现场实拍,也是蛮拼的。小到机枪扫射的着弹点:

看起来也更令人信服。

除了跟拍的摄影车、装在大型吊臂上的俯拍机位外,现场也大量采用所谓Crash Camera:

捕捉摄影师无法真人取景的场景,如爆炸近景:和碰撞的现场中心:

“飞车团队”的各位成员,也都有自己的表现机会。比如强森那辆铲车,作为整个队伍的坚强后盾,硬生生抵挡了一次火箭弹攻击:

从上图实拍画面看,火箭弹是后期CG特效,但爆炸却是真的。 

女主角莱蒂开的那辆Local Motors出品的Rally Fighter: 

也尽显铁铿锵玫瑰般的凶悍本色,硬是掀翻了数辆敌方车辆:

眼尖的观众或读者会发现,前文提及的“液压泵”神器再次出现,帮助被撞的地方车辆翻腾得更漂亮。

上图也许不明显,下图表现的那个镜头:

可以明显看到喷射出的金属柱子与车辆齐飞。

连本来只算是“逗逼”的黑哥们,这回也勇猛了一回:

未加装特殊轮胎的陆上超跑蓝宝坚尼Murciélago LP640、偏偏要跑冰面,本就是一个比较搞笑的设定。直接滑进冰洞的设定:

再联系前面纽约场景中宾利的Continental GT最先翻个跟头,这都表明速激系列,还是更为崇尚肌肉车型。

好在从冰水里冲出来的黑哥们,总算Man了一回:

只是辛苦那些驾驶摩托雪橇的特技车手了,影片也让他们的技术秀了一回:

追逐到潜艇浮上冰面那一幕,可能是本片最标志性的镜头:

感官刺激无以复加。但这样的镜头也是实拍么?

回答是肯定的。剧组真的在冰面上来了场大爆炸,让数量重型汽车在天空飞舞:

注意,上图中的实拍镜头为背后视角,主摄影机应该在正面,拍出来的效果才和正片中一样。

同时,剧组还尝试了用非爆炸的方式、拍摄升空的车辆来给后期作参考:

然后,又用类似前面“车辆雨”的方式、用大型吊臂辅助拍摄了被“潜艇”震飞了的汽车回落冰面的情形:

至于这段中的潜艇本身,和破冰前行的效果:

则是CG特效的成分居多了。有些较真的观众,可能对潜艇能追上跑车不爽,认为违背常识逻辑,因为就算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潜艇——前苏联制造的P级661型,最大巡航速度也只不过44.7节(82.8公里每小时),对动辄从静止到百公里时速加速少于3秒的超跑而言,实在是只有吃灰的份。何谈驱赶。

但要知道,片中那是在冰面上,蓝宝坚尼那样超跑的速度大打折扣;而像Ripsaw这样的履带式机车,最高速度也就百公里/小时左右,加上点速激系列特有的浪漫幻想,这一幕“潜艇撵跑车”,也不算太出格。

在这样的设定下,巨石老兄“人肉制导”一颗鱼雷、炸了敌方的车辆:(注意,上图中为特技替身,并非巨石本人)

也不算太扯淡了。实拍时,剧组是真地炸了那辆车:

事实上,他们至少拍了两个版本的爆炸,一版是固定位置的爆炸物:

下图中箭头所指的那些蓝色桶状物,

就是炸药装置。至于被炸的那辆车,可能是想后期用CG特效加进去。

但在冰面上实时炸掉一辆行进中的车辆,是切实可行的。如果怕遥控驾驶出问题,可以让别的车拖拽嘛,那也是影片最后的解决方案:

被鱼雷击中爆炸的车辆,用一根长长的钢丝拖在那辆Rally Fighter车后。就算炸成了一团火焰,还被拖着往前跑。

大反派见鱼雷不凑效,决定用热追踪导弹攻击。

这下,终于轮到男主角的车大秀英勇了。后轮驱动的Charger,似乎在每一集中,都有猛然加速、以至车头昂起的镜头:

考虑到片中所用,是重度改装过后的Charger,车身重量分布,已经大有改变。为了保证“昂头”效果,如上图所示,剧组“鸡贼”地在车尾加装了一坨重物……

最后男主貌似自杀性地飞跃潜艇,实拍起来更有诀窍。注意正片中,Charger的左后方撞到了潜艇围壳部位、导致车身瞬间发生偏转、藏在了潜艇之后,这才让“死脑经”的导弹击中潜艇。

为了实现这个“转身”效果,剧组在Charger底盘上加装了一层铁架,左侧连上钢索。这样当车子通过斜坡高高跃起时,钢索绷直就能将车身扭转方向:

剧组一不作二不休,还顺便做出了同步的爆炸效果,而非像很多电影人想当然地用CG特效:上图中的Crash Camera视角中,呈三角型摆在冰面上的蓝色爆炸装置清晰可见。

可以说,坚持实拍,甚至在很多明明可以用CG特效的地方坚持实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本片在剧情逻辑硬伤的前提下、依然具有很强的可看性。

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请大家记住这三个人:

影片第二组导演Spiro Razatos:

Andy Gill:

联合特技指导Jack Gill:

对于那些非明星粉丝的观众而言,这三位,才是影片最大的功臣。

后两位是现实中的兄弟,都是资深特技人。他们不仅负责速激6-8系列的特技,还指导了近几年口碑很好的《美国队长》2和3。

更值得一提的是,Jack Gill还一直致力于将“最佳特技”(Best Stunts)列入奥斯卡奖项,他认为特技表现及幕后特技人的努力,和其他技术层面一样,是当代好莱坞商业片的柱石。

看了《速度与激情8》这样的作品后,我想举双手双脚支持Gill的动议。(文/红袖添饭)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电影大爆炸(movie-bigbang)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扒得更深,揭得更透,更多不可说的秘事,尽在“凤凰八卦”(微信号:entifengvip),添加免费阅读。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速度与激情8》背后花絮, 一部非常烧钱的电影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4/19/885fc7d0-0790-487d-9385-e90981d2606c.jpg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