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研讨会3:社会普遍焦虑助节目走红
凤凰网娱乐讯 11月1日,凤凰娱乐《爸爸去哪儿》专家论坛举办。红黄蓝儿童教育机构慧心父母课程部总监王晶、乐正传媒CEO张建珍、世熙传媒品牌推广部总监李贝、特约评论员郭松民来到凤凰网总部就这档引起广泛讨论的育儿类电视综艺节目从幼教、电视综艺和社会等三方面维度展开探讨。
凤凰娱乐特约社会评论员、《国企》杂志研究部主任郭松民从社会角度解析了《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他认为这档节目照顾到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并且被关注却没有得到解决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所反映的价值观较为主旋律,因此容易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支持。同时,“爸爸”作为节目主体,是“父亲”这一身份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回归,究其原因与“爸爸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重新掌握话语权不无关系。
《爸爸》热播的社会层面原因分析:
郭松民认为,《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同《中国好声音》一样,是我国引进节目中成功的典范,是我国电视制造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台阶的表现。《爸爸》的成功,除了拥有一档成功电视节目本身应该具备的素质外,郭松民从更加基础和广泛的角度分析了《爸爸》能够走红点原因:
No.1留守儿童们需要“爸爸”
首先是留守儿童问题。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全国2200万的留守儿童,其家庭实际上处于拆散的状态,孩子可能每年与父母见一次面,“甚至我看过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着,根本见不到爸爸妈妈,有的电视台也做过这方面的节目,采访过这些孩子,孩子们最想见到就是爸爸妈妈。父亲和子女不能团聚已经成了我们社会的焦虑,这样一个片子它的出现,以父亲为切入点总能扣动社会的情弦。”郭松民说。
No.2单亲家庭的孩子也需要“爸爸”
除去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离婚率的上升,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单亲家庭。现在单亲家庭800多万个,也面临着父爱或母爱的缺失。郭松民认为:“既使是健全的家庭,但父母特别忙。对于一般的白领来说,在城市中很远的地方买房子,到公司非常忙,下了班以后很疲倦回到家里,往往已经8、9点甚至更晚,没有办法和孩子团聚在一起。中国人对亲情的整体焦虑,我觉得构成了这个片子火爆的大背景。我们都在关心这个问题,而找不到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No.3节目内容暗合官民二重价值观
对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的照顾,是《爸爸去哪儿》成功的民间基础,但这档节目并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仅仅是“按摩式的解决”,让你觉得很舒服,却不能解决身体里的疾病问题。
“它为当下的现实做了一个有效的辩护,我们知道无论单亲家庭问题,还是留守儿童家庭的问题,都是社会型的问题,需要统筹方案加以解决,可我们这个节目给出一个什么答案?给出的答案是这个问题完全是你不会做爸爸造成的。它客观上为社会做了一个辩护,把这个不合理的现实做了一个合理的辩护。这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节目,受到这么多的追捧一点都不奇怪。”郭松民说。
选择文体明星做节目嘉宾原因分析:
《爸爸去哪儿》五位父亲一水都是文艺体育界的明星,为什么一档电视节目热衷请明星做嘉宾呢?郭松民从经济社会角度做出了分析:
No.1明星脸节省交易成本
首先,明星在普通观众心中已经有一定的位置,至少大家已经熟悉那张明星脸,不需要花时间去记住嘉宾的名字和容貌,如若换成素人观众就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嘉宾信息,现在大家工作生活繁忙,一般人不愿意花这个时间。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节目组选择人尽皆知的明星脸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No.2广告认可明星商业价值
最重要的是广告商的态度,明星本身与消费社会、商业社会都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他的每次出现都会有很多的商业价值。广告商要考虑明星的影响力,金主虽然不会直接出现镜头前面,但是他们的作用很可能是决定性的。因此,广告商对明星的商业价值的认可,导致这一小群体比素人上镜更容易。
从《爸爸》爆火谈中国父亲的社会角色转变
《爸爸去哪儿》讲述的是爸爸与孩子的故事,其中爸爸们是节目故事推动的核心人物,是节目的主题与主体。就爸爸这一家庭社会角色的定位与认知,以更加广阔的时空背景谈开来,在新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爸爸都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爸爸”成为了这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呢?郭松民给出了他的答案:
50-70年代——父亲代表社会权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代的父亲是建立新中国的人。60年代的时候,一部叫做《年轻的一代》的电影非常火,里面的一个父亲的形象就是非常权威,他代表革命传统,代表了威严。但是父亲的威严形象,随着“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文化大革命”等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日渐失落下去了。
80-90年代——父亲沦为被嘲弄、怜悯对象
时间进入80年代,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随着经济发展,思想的开放,父亲们开始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其权威、威严的形象加速衰落、消失。在90年代非常流行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里面的父亲喜欢用一些洪大词汇评论生活中的琐事,显出了与当时社会的脱节,他是一个总被大家开玩笑的父亲。再如这一时期的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父亲其实是一个被怜悯的对象。所以在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与发展的时代,父亲们的形象是弱势的、保守的、无能的,无法掌控整个家庭的。
21世纪——父亲在商业社会重新获得关注
在经过20余年的经济突飞猛进后,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一批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新国人结婚生子,也变成了父亲。
社会在发展,父亲的整体形象也就会发生改变。在这样一个比较成熟的商业社会里,父亲不再是保守落后的代名词,在掌握经济大权,拥有社会地位后,现在的爸爸们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所以当下出现这样一档反应时代变化的节目,可谓顺应社会发展。但是,“新的父亲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子,或许还没有定型,这个片子也没有反映出来。”郭松民说。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相关专题: 《爸爸去哪儿》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209903
1火车上的艺考女生[高清大图] -
1159808
2[独家]小彩旗回家过年图集曝光 同杨 -
1148802
334岁殷桃新话剧挑战“全方位”激吻[ -
1109914
4港媒:大陆国宝级影帝澳门豪赌 欠债千 -
1086081
5柴静家族曝光:曾祖父是秀才 -
928959
6孙俪怀二胎挺孕肚踩高跟鞋出席活动[高 -
894566
7话剧《茶馆》开启三地巡演 濮存昕杨立 -
890425
8林志颖千万跑车被撞毁 友人驾车酿车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