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威尼斯片单华丽丽,是继续式微,还是回光返照
2016年07月29日 08:39
来源:凤凰娱乐
作者:亵渎电影
在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入围片单公布之前,冯小刚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和程耳导演的《罗曼帝国消亡史》被传可能会去威尼斯,结果都影儿了,它们去了多伦多电影节,直接奔着卖国际版权去了。
73届威尼斯电影节
凤凰娱乐讯 在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入围片单公布之前,冯小刚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和程耳导演的《罗曼帝国消亡史》被传可能会去威尼斯,结果都影儿了,它们去了多伦多电影节,直接奔着卖国际版权去了。
去年还有赵亮导演的纪录片《悲兮魔兽》入围了主竞赛,管虎的《老炮儿》作闭幕片,今年的主竞赛是大家见怪不怪的零入围,作为主竞赛评委的赵薇倒是轻松了,不会被国内媒体追问她有关中国电影的愚蠢问题了。每年电影节的时候,骨子里的文化不自信就很容易让不好好做功课的中国记者出洋相。
今年有王兵导演的新片《苦钱》和胡伟导演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入围了平行的竞赛单元地平线单元,不过前者的资金来自法国和香港,后者的资金来自法国,人家其实根本就不算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票房日日高涨,也是因为各种资本的介入,你看到的票房,看到的钱,其实也并不全是观众消费的钱。中国电影所谓的热钱,有几分是虚假繁荣的表象,这点估计每个人心里也自有一杆秤。
如果你混电影圈,想做电影,你就知道在国内想做一部正儿八经的片子有多难,我说还只是创作初衷很正经,并能坚持到最后不妥协的那种。不一定是文艺片,只要不是院线观众可能喜欢的题材都很难,至于观众喜欢什么,实际上真的没人知道,投资人能扯的只有所谓的大数据,而大数据和好电影之间没有半点关系。
中国电影当下浮躁的环境,根本就找不到钱拍导演们想拍的东西,钱已经是一个问题了,广电总局的审查又是另一个致命的问题。老一辈的导演当年还想着打碎这个铰链,而如今的电影人都很中庸,他们会自我阉割,带着铰链跳舞,还要标榜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别怪中国电影屡屡无缘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是中国电影市场现在这种糟糕的大环境使然。就算有些人拍了个不错的文艺片,也想着上院线,想着排片,想着观众喜好,算计着受众群体,想着赚钱。想赚钱,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永远别指望文艺片能抗衡商业片,能像商业片一样赚钱。文艺片叫好了,你又想叫座,这是一件很难兼得的事情,就像鱼和熊掌。
想跟有心做艺术电影的朋友说,安心磨品质吧,钱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钱的事都交给资本家吧。一定要考虑钱和投资的问题,那就尽量保证故事的可看性,在自我表达和创作初衷上不妥协,同事试着压缩制作成本,尽可能更容易能回本一点。
中国导演在三大电影节后继无人,也是因为中国电影现在这种浮躁的大环境里,一有拍艺术片的新导演被捧出来,他们就立刻转头商业院线片的阵营了。口碑并不能满足他们,奖项又是一件真正考验才华的事情,很多人还不一定有呢,还是赚钱才是硬道理。
在这个票房天天报的年代,票房数字就是一切,有商业价值的导演,票房动辄十亿起跳,有了票房,就等于成功,身价就可以无限翻倍,热钱也就涌向你了,你的下一部新片投资也就不愁了,你短时间内也八成就废了。还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呢,连点精神洁癖都没有,只会在浮躁的市场泥潭和资本游戏里越陷越深。一旦爱上了钱,就再也没法回头过苦日子了。
今年威尼斯电影的主竞赛入围片单,可谓是星光熠熠,有各种好莱坞大牌明星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导的新作,甚至从看点和热度上不输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比柏林电影节都好看。
前几年前有戛纳电影节的强势,后有多伦多电影节的崛起,名导嫡系都被戛纳揽走了,好莱坞奥斯卡预热又选了自家后院的多伦多,反正好莱坞那套重叙事的拍法,去了欧洲三大也基本上没奖可拿,跑一趟就是烧美刀赚吆喝。在大家觉得威尼斯式微的印象下,你可以说今年的主竞赛片单算是一次回春,当然也可能是一场回光返照。
当然片单华丽丽是一回事,片子最终耐不耐看,能在影迷心目中留下几部又是另一回事。像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里,场刊评分垫底的就是好莱坞电影,西恩·潘的《最后的模样》,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里,口碑垫底的也是好莱坞大牌主演的《天才捕手》。
主竞赛有好莱坞电影,有一线的大明星,媒体和影迷的关注度自然来了,但另一方面也不是什么好事,可能最终口碑垫底的,选片口味在社交网络上遭遇口水和笔伐最多的,都是这些好莱坞电影。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的20部入围片单好看,就是因为有《爱乐之城》《劣质爱情》《大洋之间的灯光》《夜行动物》《悍女》《第一夫人》《时间之旅》和《降临》等8部好莱坞电影。虽然都是混迹好莱坞的作者化风格很强的导演,片子的卖相也都很不错,但你很难保证它们的场刊评分会不会垫底,最后有几个人会搞砸。
我个人比较期待丹尼斯·维伦纽瓦、达米安·沙泽勒和汤姆·福特3位导演的新片,虽然都很难获奖。至于泰伦斯·马利克这位带有强烈宗教向和哲学向的导演,一而再再而三的这么拍,大家对他的风格也基本上免疫了。我前年读过《大洋之间的灯光》的小说原著《灯塔里的孤独女孩》,关于道德两难和亲子之爱,人人都要面对之间的选择,应该是那种画风唯美超级催泪的片子,虐死你没商量那种美式文艺片。这些好莱坞电影,最后顶多拿个表演方面的奖项吧。
就这8部好莱坞电影里的大明星,单就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迈克尔·法斯宾德、艾米·亚当斯、娜塔莉·波特曼、杰克·格莱恩哈尔、瑞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等人,随便来几个,走走红毯就足以挑起全球各国影迷的当日话题了,足够各国记者和摄影师们折腾了,还不是随便谁都能采访得到呢。
选好莱坞热门的做法,按照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套路,其实并不是什么传统的套路,都有为了攒红毯星光的嫌疑,选各种文艺名导和嫡系导演的新片才是正道。还有个原因就是,好莱坞电影的套路和拍法根本不符合欧洲三大的文艺路子,导演的风格再作者化,骨子里也不是欧洲的艺术电影,气质上根本就是两类电影。
不过在影迷看来,气质如何无所谓,电影好不好看才是王道。不过最终问题还是什么样的电影节选什么类型的片子,每家电影节也都在标榜着自己的特色,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电影节颁奖这事,并不是你口碑好就能拿奖,比如刚刚落幕的first青年影展,就算低成本伪纪录恐怖片《中邪》的口碑再好,评委们也不会把最佳影片之类的大家给它,因为它是商业片,骨子里就是一部以小博大的B级恐怖片,《女巫布莱尔》再好,也不可能提名奥斯卡一样。
拿奖这种事,主要看气质,看类型,好莱坞电影就是好莱坞电影,它们在气质上注定不会是法国新浪潮。不能标榜自己的艺术品位和特色,口碑再好,也不会给你奖。能入围当然也是一种荣誉,但对好莱坞电影商人来说,这种早就知道没奖拿的事,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来烧钱陪玩。
好莱坞电影之外,像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银河路漫漫》、法国电影弗朗索瓦·欧荣的《弗兰兹》,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阿兰胡埃斯的美好日子》,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战争天堂》,菲律宾导演拉夫·鲁兹的《剩下的女人》,阿玛特·伊斯卡拉特的《野蛮地区》和法国导演史蒂芬·布塞的《一个女人的生活》等7部才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选片最具代表性的样子。
都是电影节系的文艺片名导,而且也都在三大电影节上有过入围和斩获,后两位导演虽然名字陌生,但也都是在戛纳拿过奖的新导演,有光环笼罩,他们的上一部分别是《赫利》和《市场法律》。至于那些大师级和准大师级的导演新作,根本就无须说什么,反正吸引力就在那里。
威尼斯和戛纳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年的片单并没有给人培养嫡系的感觉,各家电影节自然都是培养嫡系导演的,可能捧红一个新导演的筹码太大吧,并一定赌过了就能赢。像今年阿根廷和西班牙的《杰出公民》,瑞士和意大利的《螺纹》,意大利的《皮乌马》,智利的《基督的盲目》和意大利的《这些天》等5部,冷到你甚至在豆瓣上连导演的名字搜不到。
其实并不怕这类的新人导演作品太小,这类新导演也是一回生二回熟,出一部让影迷能记住的文艺佳作,下一回也就是熟脸了。怕的是好莱坞的片子太多,入围四五部左右是可以的,撑一下红毯人气和关注度,一下子入围了8部,这事本身就有点可怕,估计也是正常的路子凑不出看上去组够华丽丽的片单了,所以才说今年的华丽丽也可能是威尼斯式微的一次回光返照,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不过好莱坞的片子入围这么多,对于前方媒体预测谁得奖倒是轻松了许多,反正好莱坞的片子基本上都没奖可拿,还是前面说的那个气质和套路的问题,倒是拿奖范围一下子缩小了一半。
不过普通影迷看电影,影评人和媒体记者看电影,拍电影的人看电影,这三类看同一部电影,看到的优点和缺点也常常可能是三部电影。这三类人如果是三个圆,三个圆自然会有交集,只是重合的地方很小,所以到头来媒体打出来的场刊评分,影迷在社交网络上的呼声,都和最终的拿奖结果无关。电影人更愿意看到创作者们有没有打造电影制作的传统和套路,有没有不一样的尝试和新东西。
如果需要红毯星光,其实非竞赛单元才是拉拢好莱坞大明星的地方,各种来展映卖片的,只要档期合适,手腕够硬的话都可以尽量的请来。当然,人家片方愿不愿来烧钱吆喝又是另一个问题,多伦多电影节在卖片方面又抢去了优势。无竞赛,友好卖片的多伦多,就像一个大party,离好莱坞又近,除了财大气粗的主流制片厂出品的片子,一般的小片谁有钱来欧洲吆喝啊,况且自家还有圣丹斯电影节和特柳赖德电影节。
比方说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大热的黑人史诗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今年奥斯卡被指责太白之后,这片子也被视为明年奥斯卡的大热门,但它肯定不会来威尼斯。你很清楚为什么,因为这片子和欧洲三大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奥斯卡是奥斯卡,威尼斯是威尼斯,各家有各家的玩法,各家有各家的规则,价值观不同,套路不同,标榜的品味也不同,这和电影本身的好坏无关。
今年的展映单元就有闭幕片安东尼·福奎阿的新版《豪勇七蛟龙》,梅尔·吉布斯的《血战钢锯岭》、安德鲁·多米尼克的《再一次体悟》、金知云的《密探》和保罗·索伦蒂诺的《年轻的教宗》(剧集)等名导的新作,无缘主竞赛自然也是因为太商业,气场上就不合,还是那句话,你不用指望商业片可以干艺术片的事情,这俩在运作上就不是一回事。
其实真正关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人,平日里都算是影迷,电影节那几天又不是每个人能看到片子,大家也就是看看前方媒体和影评人的报道,跟着凑凑热闹,哪部片子口碑爆了,大家跟着标注一下,然后在未来的日子无限的憧憬期待。其实影迷就是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好电影,自己喜欢才是硬道理,重在参与了话题,其他都是套路,评委们玩的开心就好。
[责任编辑:沈文烨 PK044]
责任编辑:沈文烨 PK044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