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艺谋昔日工友:他曾是领导眼中“不三不四的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人参与 评论

汶川地震波及咸阳,雷佩云抱着一沓书稿就往外跑,出来之后才意识到家中还有妻女。这书稿就是《我的朋友张艺谋》。张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他看了这本回忆录很感慨,“当年我们这些爱好文艺的青年里,很多人都比我有才华,但我有机会上了大学,命运从此改变。”

张艺谋和他的工友们

“当年我们这些爱好文艺的青年里,很多人都比我有才华,但我有机会上了大学,命运从此改变,成为今天的张艺谋,而我那些朋友,现在只是普通的退休工人。”

农历蛇年腊月二十九下午,阳光像被遮了一层弄脏了的薄纱布。这样的天气在古都咸阳已司空见惯,倒是呼应其“中国西北纺织基地”的名头。

雷佩云的家在咸阳市东边的一处工厂生活区里。屋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已在不时响起,但雷佩云没有在意马上就要到来的马年春节。一整个下午,他对《中国新闻周刊》逐一介绍着客厅墙上挂着颇有年头的字画和照片,并展示他所收藏的各种剪报和摄影作品。家人已经习惯了在雷佩云接受采访时不去打扰,他们要么外出,要么关上房门,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

雷佩云的收藏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张艺谋有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的媒体不时找上门来,也都因为张艺谋。

雷佩云并不讳言,自己的后半辈子好像就为张艺谋活着。周围人这样说,他也不介怀。

2006年,雷佩云满60岁。这年4月,张艺谋出任北京2008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从媒体上得知消息后,雷佩云想写本书。此前,他从未在报章上发表过作品。

雷佩云要写的书,主人公就是张艺谋。他手头有100多张张艺谋拍摄的照片,还有很多张艺谋的设计作品。而30年前和张艺谋一起工作、生活了7年的经历,更是他写书的“独门秘籍”。“我看了很多关于张艺谋的报道,多是道听途说和凭空想象,太不真实,我有信心能超过他们。”雷佩云说。

雷佩云早前并没想过张艺谋会有一天成为世界级名人。收藏是他自9岁时就有的习惯,他会把自己喜欢的书法和绘画作品都保存下来,分门别类地装订成册,每个册子都制作精细。这些册子里,包括中小学同学的作业,有“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原因是,字写得好。

书快要完稿的时候,碰上了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咸阳。在家中感觉地面在晃动,雷佩云抱起书稿就冲了出去,刚出大门,对面一堵4米高的围墙轰然倒下,他这才意识到,家里还有老伴、女儿及孙女。

这让和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伴指责他没有良心,把书稿看得比全家人的性命还重。雷佩云也自责,但他觉得:“以我现在的年纪和精力,如果书稿毁了,我不大可能再写出来,这将对不起我的朋友张艺谋,也对不起马上要召开的北京奥运会。”

《我的朋友张艺谋》2008年8月出版,共计25万字。为了赶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把书印出来,他找了香港的一个书商,自费两万多元出版。

“不三不四”的才子群

插队回乡的初中毕业生张艺谋,被分配到位于咸阳市陕棉八厂,虽然工作出色,却是厂领导眼中“不三不四的人”。但作为工友的雷佩云就是愿意整天和他“混在一起”。问题出在俩人悬殊的“出身”上,张艺谋的父亲曾是黄埔军校学生,国民党党员,被定成“历史反革命”,母亲则是“大地主的女儿”;而雷佩云根正苗红,至今家里客厅的最显要位置,还挂着一张报功书——1952年,其身为陕西军区雒南军分区独立11团特务连连长的父亲雷振声,因在剿匪中战功卓著,荣获特等功,被西北军区司令部嘉奖并驰报鸿禧。

经常“在一起混”的还有和张艺谋同乡、同岁的郝民权。1971年,因为篮球打得好,21岁的张艺谋被正筹备成立篮球队的陕棉八厂(以下简称八厂)看中,破格招工进城,离开了插队已三年的咸阳市乾县大杨乡(原杨汉乡)北倪村,进入雷佩云、郝民权所在的前纺梳棉车间,先做推条工,后做抄车工。郝民权和雷佩云,都早张艺谋两年进厂。

1971年8月30日张艺谋正式入职,和郝民权一组,郝是组长。他还和郝住同一间宿舍。俩人的床靠窗而对,郝民权在东,张艺谋在西,中间搁一张木桌。这张木桌,很快就几乎被张艺谋一人独占,成为他的摄影和设计工作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国家对内陆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一批纺织企业在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古都咸阳建成,随后这里成为中国西北的纺织基地。如今已更名为陕西八方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陕棉八厂,位于现在咸阳市最繁华的主干道人民东路北侧。公司南区里,一栋墙体斑驳的灰色三层筒子楼和30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这栋楼道阴暗的筒子楼就是当年八厂的男职工宿舍,每间宿舍面积不到10平方米,四人合住。张艺谋和郝民权住二楼,雷佩云住三楼。

[责任编辑:邹欣宏]

标签:张艺谋 书法 字画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周迅四合院:地处闹市 1院拥13间房(图)

0条评论2014-02-25 09:55:42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