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评《纸牌屋》:它同时颠覆了左右两派对美国的想象


来源:南方都市报

人参与 评论

一般人问该剧是否真实,是想问“政客会不会亲自动手杀人,会不会偷情,会不会玩3P”。理论上讲,无论是民主还是独裁制度,政客杀人一般不用亲力亲为,所谓“置人于死地”是一种修辞,但戏剧中,把抽象的内容进行具象化处理,戏会吸引眼球。可以说,《纸牌屋》中的情节分解开来都有可能发生,但绝对不会那么密集地发生在短时间内及少数人身上,正如一名警察只可能在剧中才能一举囊括警局的所有刑侦故事。纵观美国政坛,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都有过。但电视剧不应被当作政治教本,当作辅助读物则未尝不可。

《纸牌屋》海报

《纸牌屋》真的有大家说的那么好看么?

“尽管《纸牌屋》第一季并非美国剧评界一等一的宠儿,你在美国剧评家们2013年的年度十佳里,也不是经常能见到它的名字(对剧评家们来说,国内要小众许多的《女子监狱》才是新贵Netflix的最佳代言人),但它在颁奖提名上的风光,也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剧集。可惜,《纸牌屋》第二季已经开始初显‘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疲态。”———爪赛赛

该怎么评价《纸牌屋》如今在国内的江湖地位?在第二季开播前一个星期,豆瓣《纸牌屋》第二季就已经有了八九百人的评分人数,分数也自然是直逼满分。

美国上线时间搭上了双节,再加上国内拿下了独家权益的某视频网站“同步开播”,《纸牌屋》第二季在中国互联网以近乎群魔乱舞,哦不,狂欢盛宴的方式开场。所有的新媒体都在不停告诉你:奥巴马在看,王岐山在看(消息源自《凤凰周刊》的《王岐山脸谱》一文),高端观众都在看。

人人都在说的《纸牌屋》看上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嗯,只是好像……

尽管《纸牌屋》第一季并非美国剧评界一等一的宠儿,你在美国剧评家们2013年的年度十佳里,也不是经常能见到它的名字(对剧评家们来说,国内要小众许多的《女子监狱》才是新贵N etflix的最佳代言人),但它在颁奖提名上的风光,也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剧集。

可惜,《纸牌屋》第二季已经开始初显“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疲态。

第二季变成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黑暗”,成天狩猎来屠宰去的,真的好么?

这很大程度上缘于它对第一季模式的重复程度让人有些心生厌倦,最明显的莫过于弗兰克“打破第四堵墙”的“跳戏独白”开始变得无聊。不过看着凯文-史派西那么自我陶醉于那些并不好笑的笑话和含金量其实很低的类比,倒也是观剧的一大乐趣。

除去重复带来的疲劳感,《纸牌屋》第二季还陷入了一个更大的麻烦:它的主基调好像已经从“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演变成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黑暗”,成天狩猎来屠宰去的。如果说第一季是名副其实的“高大上”,第二季则更像是在端着架子洒狗血。更糟糕的是,咱们这位“华府第一屠夫”,好像在第二季连个像样的对手都没有,唯一和他一个量级的只有自家老婆。当然这在第一季已经有所体现,不过至少那时我们还对雷蒙德-塔斯克(Raymond Tusk)有点期待,结果呢?亏得下木君还在第二季说什么“山越高,路越险”,咱是一点儿都没感觉到。

照这样一黑到底下去,这剧真的能写得下去么?

好吧,公平点说,第二季也不是完全没有调和的元素(可怜的弗莱迪),但实在远远不够。说到底,纯黑暗系最大的问题是很容易写成一个戾气重的青春期少年(或是少女)想要报复社会,再加上第二季的“独角戏”属性进一步加重,实在很让我们怀疑剧集情节设定的自我生长能力。换句话说,这剧还写得下去吗?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你对美国政治足够有兴趣,那么第二季绝对能比第一季更加满足你,因为其中对美国时事的影射实在是太多了:政府误导公众(班加西事件)、政府对民众的监控,以及中美外交的客观反映,等等。在“美国政治生态导读手册”这个问题上,第二季显然比第一季做得更好。

《纸牌屋》的红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闻编辑室》,两者同为政治题材,同在国内“口碑爆棚”,在美国本土口碑却“只能”打上A-。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国内观众品味不够”的问题。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这两部剧正中某个特定人群的G点:这群人在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以男性为主,事业上小有成就,对华盛顿的兴趣远远大于好莱坞。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中文互联网有最大的话语权。

不过好消息是,按照这一季的大结局,下一季的弗兰克也是该走下神坛了。也许只有到那个时候,这部剧才能恢复它往日的生命力。这也是我对新季最大的期待:谁最终能把下木君扳倒?《纸牌屋》里的记者们憋屈了两季,是准备最后让他们赢回大的吗?——爪赛赛

[责任编辑:管健铭]

标签:纸牌屋 纸牌屋第三季 纸牌屋结局

人参与 评论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周迅四合院:地处闹市 1院拥13间房(图)

0条评论2014-02-25 09:55:42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