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昆:红头绳永不断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人参与 评论

冯婉珍学的是洋唱法,和王昆所学的民歌唱法不是一个体系,但是,冯婉珍说:“我们都觉得王昆、郭兰英唱得非常好。王昆的《农友歌》和郭兰英的《南泥湾》,是非常令人佩服的。很长时间都想给她们找个B角,但是找不到。来唱歌的人,不是差一点,是差很多。《农友歌》和《南泥湾》非常不一样,但是两位大歌唱家唱出了不同的气质。王昆唱《农友歌》朝气蓬勃,很朴实,很有力量,像英雄人物一样。”

2007年12月王昆在西安

王昆和田青

2009年10月7日演出结束后,王昆和刘改鱼、李明珍、刘红权等合影

2009年10月7日王昆为《烂漫开花调》题词

长吟白毛女,高歌赤卫军。

翻身变人鬼,挥手掌乾坤。

坦荡捍旧梦,殷勤助新人。

北风吹落星如雨,雪花飘尽泪满襟!

11月21日下午,刚刚从台湾回来的音乐学家田青在从北京去宜兴的火车上,突然想给好朋友、周巍峙和王昆的儿子周七月打电话,电话通了,他问七月:“王昆老师怎样?我到宜兴开完会回去看她。”七月说:“十分钟前刚刚走了……”

于是,南下的路成了田青悲伤的旅途。他独自在车中,流着泪,写了上面这几句诗。诗中充分使用了王昆代表作、歌剧《白毛女》提供给人的信息,将经典唱段“北风吹,雪花飘”融入诗中……

演唱《农友歌》的气质

全国再找不到第二人

田青的父亲田广成倘若活着的话,就100多岁了。田广成20世纪初读北京大学的时候,与王昆的四叔王洪寿是同学、好朋友。大学毕业后,俩人一起到天津工作,关系更铁,成为至交。于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田青就与王昆相熟,称王昆为“大姐”。王昆的长子周七月比田青大,两个年轻人品味相投,王昆见小哥俩玩得好,就对儿子打趣说:“按理你该叫田青叔叔!”田青哈哈一笑,说:“我还叫你‘大姐’,但和七月得另排!”

三代人传下来,田家与王家成了世交。

王昆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纲演唱《农友歌》的时候正是39岁好年华。她那时候住在和平里,和中央乐团宿舍在一起,所以中央乐团合唱队员冯婉珍经常可以看到王昆。这一年,冯婉珍32岁,参加《东方红》合唱一年多时间,和王昆常常在一起。

冯婉珍回忆说:“当时江青想整顿文艺界,周巍峙部长就搞了《东方红》。那意思是,我们都在排主旋律的东西,江青就不好插手了。”

冯婉珍学的是洋唱法,和王昆所学的民歌唱法不是一个体系,但是,冯婉珍说:“我们都觉得王昆、郭兰英唱得非常好。王昆的《农友歌》和郭兰英的《南泥湾》,是非常令人佩服的。很长时间都想给她们找个B角,但是找不到。来唱歌的人,不是差一点,是差很多。《农友歌》和《南泥湾》非常不一样,但是两位大歌唱家唱出了不同的气质。王昆唱《农友歌》朝气蓬勃,很朴实,很有力量,像英雄人物一样。”

演《东方红》的时候,正值国家困难,条件有限。3000个演员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用餐,每桌十人,每桌就一脸盆菜,白菜、粉丝、肉和汤都有了。冯婉珍记得主要演员王昆和大家一样在这里吃饭。有时候周恩来总理在二楼开会或接见外宾走过楼道,都主动和演员们打招呼。大家在一楼就欢呼。

电视直播点名叫田青讲话

轰动三分钟催生原生态

王昆在自己的歌唱事业上走过弯路。当西洋唱法风靡中国的时候,她拜苏联专家学习发声方法。结果,大歌唱家不会唱歌了。周恩来说:“我们还要原来的王昆!”

经过痛苦的思考,王昆扭转观念,坚持自己的本色唱法,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这使作为歌唱家的她,对民族传统更加珍惜。

2000年第九届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通过中央电视台直播,王昆担任监审组成员,田青是民族唱法组的评委。以往,因为在评委中观众熟悉的面孔太多,所以几乎没有理论家发言的机会。而这次,王昆点名让田青发言。

田青不是搞声乐的,平时对声乐比赛也不太关心。但是这次因为被摁在评委席上,所以听了很多青年歌手的演唱,他越来越发现“学院派”“千人一面”的现象太严重了。于是,他郁积于心的感想通过三分钟时间向全国直播了出去。他说出了观众朋友可以感受却没有机会表达的心声。他的好朋友、音乐学家张振涛多年后说:

借着青歌赛间插于表演之间的讲坛,田青把书写需要几年才能普及的学术观念瞬间普及到千家万户。当年杨荫浏在全国汇演现场让民间艺人不要炫技而要注重内涵的接受者不过千把人,当年吕骥在首都体育馆介绍民间音乐的接受者不过万把人,比之一个晚上让两三亿人懂得“原生态”和“非遗”价值,可与乔布斯媲美的速度来说,他的“借力”是前代人做梦也想不到的。

把学术界关心的事变为整个民众关心的事,青歌赛之前没有机会,田青把握了机会,让全体国民迅速调整到与学者一致的价值认同度上。虽然只有几分钟,但讲演还是成为“非遗时代”前进途中的金声玉振。不能不说,在这个支点上,他发力时,整个中国振动了一下!

多年后田青回忆说:“我说什么,事先和王昆大姐并没有交流。但是,王昆大姐凭着和我多年接触对我的了解,她知道我的观点,知道我能够讲出有价值的话。所以,她为我创造了一个在全国听众面前讲话的机会,从而成就了日后的‘原生态’。”

渴望知识,崇尚理论

喜欢跟乔羽田青聊天

王昆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渴望获取更多知识的滋养。和同时代嫁给演员的那些女歌唱家不同,与作曲家、文化高干周巍峙结为夫妻,社交圈子不同了,让年轻时乡村气质浓郁的王昆身上有了知识分子气质。

有一次,担任某声乐比赛评委的王昆和很多圈里人在宾馆大堂等车。同是评委的田青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笑,只有王昆一个人在默默地读大堂柱子旁边立着的一个高大花瓶上的唐诗。其中有一个字王昆不认识,她拉住田青请教。具体是一首什么诗田青记不得了,但是这个情景还在眼前。

田青说:“在王昆看来,唱歌的人应该不只是会唱歌,要有较为广博的学识。这是王昆一生的追求。”

王昆晚年对田青倡导的“原生态民歌”坚决支持,不只是因为私情,更是艺术理念上的心心相印。田青认为王昆坦荡,对艺术理想始终如一。

王昆曾表示过,她愿意和两个人聊天,年长的是乔羽,年轻的是田青。这话不是当着田青的面说的,但田青听说后,很是感动:“大姐更是我知音!”

山西原生歌手

因为王昆的支持更有信心

山西民间歌手刘改鱼1955年16岁,唱着左权开花调参加全国民间音乐演出,唱到了中南海。活动的策划人是周巍峙,他曾撰文夸赞少女刘改鱼歌声的纯朴。第二年,刘改鱼应邀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教唱民歌。在这里,她有机会与王昆相见。因为在一个学音乐的环境中,刘改鱼也萌生了学习发声方法的愿望。但是负责其事的喻宜萱说:“你是我们的老师,可不要学。”担心刘改鱼在这一环境中走样。王昆把她推荐到了中央歌舞团最具民族风味的“民歌合唱队”,和一样来自民间的陕北同行一起演出。

1957年,文化部为“世界青年联欢节”选节目,王昆推荐了18岁的刘改鱼。刘改鱼唱的还是那首最有名的《土地还家》,遗憾的是,因为当天感冒没能唱好,被淘汰了。这可能创造她一生最辉煌时代的机会丧失了。

1958年,“民歌合唱队”解散,王昆的意见是让她到郭兰英所在的中国歌剧院。但是思恋家乡的刘改鱼决定回山西。因为没有听王昆的话,所以好多年她都不好意思和王昆联系,更不敢见面。一直到50年后的2008年,刘改鱼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文联春晚,才有了比较长的时间和王昆近距离接触。对于很多年埋没在山西的刘改鱼,王昆有点自责地说:“那时候我要是亲自管一管,你就回不去了!”

王昆喜欢民间歌手,尤其喜欢山西的歌手。我第一次在银幕下和王昆相见是2003年10月10日下午。那天,田青把以我弟弟刘红权为主唱的左权盲人宣传队带到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演出,虽然下着雨,但是已经78岁的王昆来了。虽然那天来的名家很多,但是王昆是名家中的名家,同时应邀而来的不少记者觉得这是难得的采访机会,所以把她拉到一边采访,听音乐的乐趣被记者们搞得很破碎。但王昆在与记者们讲民间音乐的力量。

2007年岁末,我受田青委派到西安观赏“原生民歌大赛”,虽然没有发言、投票的任务,但也混在了评委圈里开会。这样,我与担任评委的王昆老师有了比较多的接触。我拉上参赛的山西青年歌手刘海平到她房间聊天,她还没有收拾好,但是很亲切很愉快地和我们谈话,鼓励海平好好唱。

那次,两位山西来的歌手,一个晋北的高保利,一个晋中的刘海平,都没有获得好的名次,王昆私下很忿忿,对其他评委的艺术主张,感觉很无奈。

两年之后的2009年10月7日,我策划组织并主持的《烂漫开花调——献给新中国成立60年山西左权民歌演唱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事先,我打电话邀请王昆老师,她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随后,她让高保利和我联系,要十张票,她要让在北京的她的学生们来聆赏民间音乐。我把最好的票都给了她。

演出开始前,我在后台忙,没有在贵宾室迎候王昆老师。太行山来的最好的民间歌手、民间舞者刘改鱼、李明珍、石占明、刘红权、刘海平、刘瑜以及太谷秧歌名丑孙贵明等一直载歌载舞三个小时。王昆老师坚持看到演出结束,还上台和演员合影,她对这些交往或深或浅的民间艺人,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人们散去,我才在签名册上看到王昆老师的墨宝:“左权民歌好听,纯朴,我很喜欢。”我注意到王昆喜欢的理由是旋律美和演唱上的“纯朴”,这就是她评价民间的标准,如她自己的追求一样。

2013年10月21日,我在北京皇家粮仓主持《向天而歌又十年——刘红权答谢演唱会》,没有惊动周巍峙、王昆两位老人。但是周七月应田青邀请来了。我很高兴,和弟弟红权把从太行山带来的鞋垫送出两双给两位老人,表达我们太行人对于“知音”的感恩。

老艺术家相濡以沫70年

分别仅仅70天,相伴西去

在自己的演唱领域做到了“顶级”,还用心呵护民间,这样的王昆却不保守。田青说:“王昆大姐大胆起用新人,培养新人,在她当团长时期,创造了东方歌舞团的第二次辉煌!”音乐评论家李西安说:“王昆是中国声乐学派的创始人,她创作了一个属于她的时代。她努力向民间学习,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同时,她广泛吸收世界音乐,印度的,非洲的,拉美的,对中国通俗歌曲的诞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西安担任第四届中国音协书记处书记、《人民音乐》主编。在此之前,对待通俗歌曲的态度,在严肃音乐界分歧很大,音协一大部分人采取强硬的压制态度。而李西安主持下的《人民音乐》,支持新潮音乐和通俗音乐,开辟了“通俗音乐”栏目。

一次,李西安到朝内大街203号拜访周巍峙、王昆。王昆以她自己的方式发问:“你们支持通俗音乐是真的还是假的?”多年后李西安回忆说:“这说明王昆老师特别关心新一届音协对待通俗音乐的态度。”过来人都知道,音协作为音乐家的组织在很多年里阻碍了声乐的多样化,让人心生寒意。

在政治风雨交加的20世纪,身处高位的周巍峙和王昆,始终以“艺术创造”为己任,不曾打棍子,更多地捧作品,捧新人,立于时代的潮头。我第一次见到周巍

峙是在二炮总医院住院楼的电梯里。那时,田青住院,我跑去看望,和周老相遇。他91岁了,一个人来医院看望比他小很多的音乐学家。我记得那天在病房,周老说:“‘春晚’应该给‘原生态民歌’更多的展示机会,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

1943年,王昆、周巍峙结婚,到今年71年。2014年9月11日下午,正在恭王府办书画展的田青突然想起了周部长,就打电话给好友周七月,问:“周老最近怎样?”七月说:“不好,医生说就这几天了。”田青问:“你在医院吗?”七月说:“在。”田青放下手头的一切,急忙赶到医院。此时的周巍峙已经不认识人了。田青与老人默默相对了一个多小时。

次日,田青打开手机,第一条短信是周七月发来的:“谢谢你来看我爸,他走了……”

仅仅70天之后,田青又想起王昆大姐的时候,王昆大姐在他想到的十分钟前走了。由此,田青得到了一个经验,你假如想起某个老人,就赶紧去看他,要不就没有机会了。这也令人联想到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你觉得它是遗产的时候,就抓紧保护,不保护,可就没了。生命需要活态传承,精神也一样。

田青22日上午在宜兴参加的是“星云文化基金会”的活动,为奔赴这个活动让他错过了和王昆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但是,王昆会高兴的,因为很多人在为“文化”奔走,如田青这样。

北风吹不到宜兴,雪花也飘不到宜兴,但是田青的心里感受到了。并且,王昆作为中国声乐艺术发梢上最耀眼的红头绳,因了更多人一起努力着“扎起来”,所以永远不会断!

文并供图/刘红庆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标签:王昆 歌剧院 唱段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周迅四合院:地处闹市 1院拥13间房(图)

0条评论2014-02-25 09:55:42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