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访《索尔之子》导演:我对以往的集中营电影很失望


来源:凤凰娱乐

导演拉斯洛-杰莱斯1977年出生于匈牙利,1989年他随母亲一起搬到了法国巴黎生活。拉斯洛-杰莱斯和他的团队花了5年时间为影片《索尔之子》努力,终于能在今年完成并送交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你拍摄本片的时候有什么其他参照电影吗?

对我而言,导演依莱姆-克里莫夫1985年的电影《自己去看》是我灵感的一个源泉。这个电影就是描述了在1943年二战东线一个男孩的故事,导演的镜头有机地跟随者这个男孩的视角,共同见证了他如地狱一般的战争经历。但导演克里莫夫跟我们不同,他在那部影片中呈现了更多巴洛克风格的拍摄内容。

在影片第一幕里,镜头里所有的东西都模模糊糊,然后一张脸突然出现,是主角索尔,这有何寓意?

影片里主角就这么不知道从哪儿就冒出来了,我之前的短片《有一点耐心》也是这样处理影片开头的。观众一看到这个主角出现,就会立刻明白“他是主角”,观众也明白自己需要在影片自始至终跟随这个角色。就肢体语言这一部分,我们和演员一起做了大量工作。无论是集中营的规定,还是在集中营里生存下来,都需要非常特定的肢体语言:例如永远目光朝下看,永远不要目光直视党卫军成员,走路的时候要用快速的小碎步,看见德国人要脱帽致敬,平时不要说德语,但如有需要的话,则要用德语清晰明了地回答问题。

电影角色在集中营环境的表演里,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情感逻辑,例如对党卫军的服从,对其他特遣队员的孤独感。但同时也存在着张力和反抗,以及集中营内抵抗力量的组织,如何协调?

毫无疑问,在电影恐怖的氛围里有很多情感的支撑点:各种各样从投降放弃到组织抵抗的情绪都会存在,而且集中营里也会有很多抵抗的方法。在电影里,我们见证了一次抵抗行动,实际上这次抵抗行动发生在1944年,这也是整个奥斯维辛集中营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武装抵抗行动。然而对索尔而言,他选择了另一种抵抗的方式,尽管这种抵抗方式和武装抵抗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在实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索尔自然做出了不同的行为:在毒气室里找到儿子尸体之后他就去了集中营的尸检室,在那里他遇到了医生和解刨官;在寻找犹太教默哀仪式主持的时候,他遇到了其他的特遣队员,护送后来进入毒气室的犹太人队伍。主角索尔这么一圈走下来,正好也和武装抵抗组织成员走了相同的路径。索尔就这样看到了那些武装抵抗成员准备反抗纳粹的一举一动,而与此同时,观众们也随着主角索尔的视角去观察、理解、拼接自己看到的片段。没有谁能够看到全貌,无论是角色还是观众,大家都试图用自己观察到的片段去拼接起来一副完整地图景。

在影片的一些片段里,索尔正好碰到了一些抵抗组织成员,他们正在要偷偷拍摄纳粹种族灭绝的屠杀过程,这一段是怎么想的?

偷拍屠杀这个事情,毫无疑问是被党卫军严厉禁止的。但在比克瑙集中营,波兰抵抗组织曾经成功偷偷给特遣队员送进去几部相机,用来记录种族灭绝的屠杀过程。拍摄者承担了难以想象的巨大风险,居然能成功偷拍到了毒气室门关闭前的瞬间:镜头里,赤身裸体的妇女在门后面向着镜头。此外,拍摄者还拍到了毒杀结束之后,毒气室门开启时候的场景:成群的尸体堆在一起,随后被清理出来,就地掩埋。

你说的照片就是2001年“集中营回忆录展览”里的那四张照片吧?

那四张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直接证明了种族屠杀。这些照片构成了证据,并提出了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一张影像?这张影像代表了什么?我们面对死亡和凶残的时候应该有怎样的观点?我们把这些照片对应的片段融合进了电影的核心,因为这些片段直接对应着主角索尔在集中营中行动的一个瞬间。在这个瞬间,索尔突然参与了我们对大屠杀认知的构建(因为我们身为观众一直在跟随索尔的视角)。

音效在这部电影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是怎么处理的?

这部电影的音效设计是托马斯-赞伊。他参与了我之前所有电影的音效工作。就这部电影的音效,我的想法是想要尽可能的简单、粗糙,但同时也要复杂、多维。电影声效要能够让人意识到地狱般死亡工厂里那种非常特别的声音环境。一个声音环境里要能够同时实现多种声音效果,纳粹军官叫喊的命令、受难者的尖叫等。而且在这个环境里,不同的语言也混在了一起:党卫军说的德语、囚犯们说的欧洲各地的不同语言等。声音可以和图像叠加在一起,有时候甚至超过图像,占据主导地位。我愿意将这种处理方法描述成很多不同(乃至对立的)声音层同时叠加在一起的手段。最后一点是,所有这些用于叠加处理的音频素材都要是原始粗糙的,不能经过重制或者修饰。

能谈谈片中饰演索尔这个角色的演员吗?

格扎-罗赫不是一个演员,他是一位居住在纽约的匈牙利作家和诗人,我是几年前认识他的。我之所以为这个角色找到他,大概因为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他的面部表情和肢体特征总是在不断变化:你没法说清他的年龄,他一会儿年轻一会儿衰老,有时候英俊有时候丑陋,可能平凡也可能与众不同,可以深沉也可以冷漠,不时机灵也不时迟钝。他知道如何坐立不安,也知道如何沉稳冷静。

戛纳电影节对电影《索尔之子》的总结语

索尔这个角色和导演拉斯洛-杰莱斯的电影《索尔之子》努力呈现了死亡典礼和死亡工厂的对比、仪式和机械的对比、祷告与吵杂的对比。当没有了任何希望的时候,在这个地狱的最底层,索尔心中的声音告诉他:你必须活下去,完成这个对你来说充满意义的行为,这是一种属于人类的、绵延已久的、神圣的意义。这种行为处在所有人类和所有宗教的起点,那就是——祭拜死者。

[责任编辑:张翾茜]

标签:索尔之子 拉斯洛-杰莱斯 戛纳电影节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