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独家]斯科塞斯多伦多对话录:盛赞揭露印尼屠华纪录片


来源:凤凰网娱乐

凤凰网娱乐讯多伦多时间9月11日,电影巨匠马丁-斯科塞斯亮相多伦多电影节,参加了由他联合导演的纪录片新作《争鸣50年》(The 50 Year Argument)的映后交流活动。马丁在对话中除了

马丁-斯科塞斯

凤凰网娱乐讯 多伦多时间9月11日,电影巨匠马丁-斯科塞斯亮相多伦多电影节,参加了由他联合导演的纪录片新作《争鸣50年》(The 50 Year Argument)的映后交流活动。马丁在对话中除了详述了他拍摄纪录片的经过,还对纽约市这些年的城市发展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认为纽约在“911事件”之后的变化让他无所适从。但与此同时,马丁在电影方面特别肯定了揭露印尼屠华的纪录片《杀戮演绎》,他认为此片是对“电影语言”的一次别样的呈现。但马丁全程只字未提另一部来多伦多展映并由他监制的刘伟强新作《青龙复仇》。

《争鸣50年》:纪录美国半世纪思潮变幻 视频网站已可观看

马丁-斯科塞斯这部纪录片新作聚焦了美国著名刊物《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从创办至今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纪录片不仅采访了这本刊物仍然在世的创办人和作者,也通过《纽约书评》在不同年代关注的焦点话题,带领观众再次重温了美国50年来的思潮变化:从黑人运动、女权运动到反对越战、苏东剧变;再到近几年的“占领华尔街”与“阿拉伯之春”……《争鸣50年》以《纽约书评》的发展过程为视角,记录的仍旧是这半个世纪影响美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多个政治事件。

本片早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就已经进行了全球首映,8月又在特柳赖德电影节做了北美首映。这部纪录片现在也已可以通过美国有线电视台或付费网站进行在线观看。但此次《争鸣50年》在多伦多进行的展映活动,却是马丁本人首次为此片到场宣传。

为此,凤凰娱乐前方记者独家采集了马丁-斯科塞斯在对话活动上的全部谈话内容,编译如下:

马丁谈电影:不要把电影粗暴分纪录片与剧情片 《杀戮演绎》便超越界限

主持人:没有几个导演可以像你一样游刃有余的游走于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除了你之外也就有乔纳森-戴米(《沉默的羔羊》《费城故事》)和斯派克-李(《为所应为》《局内人》)了吧。我很好奇是什么吸引你始终在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摇摆呢?

马丁:对于纪录片来说,投资回报率方面肯定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它更像一场赌博。但难道纪录片就不算电影了?我不喜欢把电影划分为纪录片或者剧情片的概念,归根结底它们都是电影啊。纪录片激起我的一切想法,让我感受到一种不受叙事所禁锢的自由,我所指的叙事是那种传统的叙事手法啊,就是那种一直以来我使用的方式,毕竟我没拍过实验电影或其他什么种类的片子。

所以对我来说,这个禁锢可以在纪录片中消失。它让我明白自己可以处于一个不同的创作频道上。当然处处都有挑战,可能有时纪录片挑战反而更大。但既然有了更大的自由,那么我可以在这一领域尝试更多不同的风格。比如找到《争鸣50年》这样的故事我就很惊讶,我这次也不想做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我希望它更像一个新闻报道、高质量的专题片那种东西。我想大家也一定期待电影中能有更新鲜的元素吧。

就像最近奥本海默拍的那部关于印尼屠杀的电影《杀戮演绎》(The Act of Killing),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它有一种对电影语言十分别样化的呈现。

主持人插话:奥本海默的又一部印尼屠杀电影《沉默之样》(The Look of Silence)这几天就在多伦多展映。

马丁:啊!那我一定要去看,肯定非常震撼!说回来,关于《杀戮演绎》,你能说它是一部纪录片吗?或者它是一部非虚构类的故事片?它的构成就像一篇乐章,它用另一种讲故事的方法让你即刻感受到“我们是谁”、“我们作为人类是怎样一种存在”,它让我们感知到了“我们事实上就处于那种(泯灭人性的)境况当中”。所以,根本无法把这样的片子粗暴分类,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影片最终会走向何处,包括我讲鲍勃-迪伦的那部《没有方向的家》和另一部《乔治-哈里森:生活于物质世界》。其实我们都有不少想法,但是真要去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的话,挑战又是如此巨大:有些吓人,有些刺激。

相关专题:第39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责任编辑:刘娜]

标签:斯科塞斯 多伦多 电影节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