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晓卿韧劲面对人生 拍纪录片的老家伙


来源:凤凰网娱乐

我们和《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聊了聊纪录片、电影和人生。这位拍了二十多年纪录片的老伙计说应该用韧劲而不是爆发力来面对工作和人生,而他想拍的,是那种有点儿荒诞的电影。 学影视的乖学生

我们和《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和《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聊了聊纪录片、电影和人生。这位拍了二十多年纪录片的老伙计说应该用韧劲而不是爆发力来面对工作和人生,而他想拍的,是那种有点儿荒诞的电影。

学影视的乖学生

“我是特别乖的那种学生,有一段大家都听崔健,那时候我觉得那都是特别不好的学生才听的。大家都听英文歌曲,我听的是卡朋特,外教让我们学英语的那种,多low啊。”回忆起大学岁月,陈晓卿笑着调侃自己“天生胆小”。面对摄影师的相机,这个留着平头、棕色皮肤、黑眼珠炯炯放亮的方脸汉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一再强调说要把自己拍成普通人,“Loser”,陈晓卿自嘲道。

作为两季《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现在可能是中国最知名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人。时间回到32年前,这个从安徽灵璧考上北京广播学院的年轻人只是个连相机都没用过的大学新生。他最初报的是记者方向的新闻采编专业,但因为个子高、不近视,他落进了招不满的摄影专业。

1980年代的北京广播学院只有1000多人,但学习气氛却出奇地热烈,好学生陈晓卿读完4年本科,又被推荐直接读研,跟着朱羽君老师学习摄影美学。陈晓卿说自己从小生活在比较闭塞的世界,受的教育也是灌输式、宣传式的教育,北京的学习生活让他在思想上见了世面,知道了更多的东西,“在北京有同学跟我说,你去看有本小说特别好看,卡夫卡的《变形记》,之前我都没看过,根本都不知道”。更重要的则是看片,作为广院电视专业第二批研究生,陈晓卿很受照顾,片库和教师阅览室都对他开放,每周四还有专门的拉片,从《教父》《出租汽车司机》到《愚公移山》《丹麦交响曲》,7年的学习生活中,陈晓卿看了大量的故事片和纪录片,他开始明白“影像、画面语言是个什么东西”。

陈晓卿还清晰记得那些影响、帮助过自己的恩师们:“王季元老师给学生们带回来很多日本的新闻纪录片;朱羽君老师更多的是让我遵从内心,把手艺做到最极致;周传基老师更多在思想上,他的那种个性化的东西对我影响也很大;在司徒兆敦老师家看了很多影片,他家的床底下我随便翻带子……”一直到陈晓卿1994年拍《龙脊》的时候,这4位老师还专门聚在一起看他拍回来的素材,“几乎就把我之前拍的东西都否定了”。

做纪录片的年轻人

本科毕业时,陈晓卿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实习,用出差拍的素材编出来个15分钟的纪录片《战士从这里起步》。他还记得1986年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在北广讲课,《战士从这里起步》作为学生推荐作品放给了伊文思看。伊文思盯着一个战士哭的画面问陈晓卿:“他哭了多久?”“十来分钟。”“你拍了多久?”“十几秒。”“为什么不把他哭的镜头拍完再关机呢?”这一问让陈晓卿心里一震。

研究生毕业后,陈晓卿进央视工作,老师们对他的帮助依旧,他还记得1991年周传基老师给他看《怒江,一条丢失的峡谷》时讲声音同轴的话题,“周老师说我敢预言,将来观众再也没有跳轴这件事情。你看现在,哪还有跳轴啊?大家都已经习惯蒙太奇了。一个大学问家,就应该站在时间的前面,来做预言。”回忆起那些向老师取经的日子,陈晓卿感叹道:“周老师和司徒老师告诉了我,其实还有更多种方式去触摸影像。”

1991年,陈晓卿拍摄了自己工作后的第一部纪录片《孤岛纪事》,影片本来是抗洪片,陈晓卿和摄制组在一个村子里待了20多天,扛着摄像机把村子里的许多生活场面完整地拍了下来,影片被选送至法国戛纳电视节参展。

1993年,陈晓卿又拍了《远在北京的家》,这部纪录片拍的是从安徽去北京当保姆的女孩们的生活,片子获得了四川国际电视节的纪录片大奖。那时国内的纪录片还很少,陈晓卿说他们都是以干私活的方式去拍,“当时花了五六万块钱,安徽台和安徽省民政局签了协议,出3万块钱,但是要给民政再拍一个专题片。其他钱都是找人赞助的,有冰箱厂,还有一个酒厂。我前两天清明节还专门去那个酒厂想谢谢那个大哥,但酒厂已经倒闭了。”陈晓卿还记得当年那个酒厂厂长见了他,说:“没事,没事,钱不是问题,你先把这杯酒喝了。”陈晓卿喝了一大杯白酒,从酒厂出来,脑袋挂在车外面一路吐了50公里。

接着,陈晓卿又前往广西山区,拍摄了反映山区教育情况的《龙脊》(1994),深山农村条件的艰苦和村民的淳朴给陈晓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在那里发现了平凡生活里的乐趣。拍村民的生活时,这部片拍的距离近到“真是摄像机都不想要了,扔田里算了”。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普通中国人和他们的家庭在时代中的变化,成为和美食并驾齐驱的主题。不过,被问到是否有意为之,陈晓卿却说这些只是调研的时候偶然出现的,“比如一个调研报告里就有两个留守儿童,三个空巢老人。可能这种东西太多了,哪怕拍一个也行。”

《龙脊》之后,陈晓卿做了《朱德》《刘少奇》等一批文献纪录片,接着又做了《百年中国》《见证》等历史题材纪录片,直到2003年,才又跑出去拍了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这时,中国的纪录长片在国外频频获奖,陈晓卿心里明白电视和电影纪录片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圈子,他在电视台,“更多的需要把基础观众维持住”,那些出国获奖的事交给别人,比如比他小一届的师弟徐童。陈晓卿说以前他总是为徐童瞎操心:“读书的时候我觉得‘哎呀,你这以后怎么办啊’到他工作之后,我就说:‘哎呀,你得找个固定的工作啊,你这样多不踏实啊。’”

被“舌尖”改变的生活

2009年陈晓卿开了个人微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微博的内容基本都是北京各色饭馆的点评和各种笑话段子,其中不乏荤段子,有传媒大学的后辈在他微博后面评论:“师叔,你的副业是写短信笑话赚稿费么?纪录片真是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些午夜发出的微博其实也是陈晓卿那时生活的写照—工作时做片子做到半夜,闲的时候就带着儿子在北京搜寻各路美食。由他牵头组织的“老男人饭局”,聚集了王小峰、柴静、老六等一批北京文化名人,大家经常一起聚会,海阔天空,文艺非常。当年那个坐火车回老家,被火车上在北京做保姆的家乡女孩激发出《远在北京的家》创作想法的年轻人,早已是和老友打起电话满口“你丫”的老男人。陈晓卿说自己最喜欢做《见证》时期的生活,“对一个东西感兴趣,有一大堆导演来对这个东西进行探讨。大家一起买同一本书来读,有读书分享会,很文艺的,晚上还能去喝点小酒”。但是现在,这种生活几乎没有了。

改变陈晓卿生活的是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和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作为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的工作越来越忙,他考虑更多是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和未来。当初“满中国跑着拍片”的浪漫理想早已破碎,谈及现在的心态,他说:“遇到的挫折多了之后,可能就会知道,应该用韧劲而不是爆发力来面对。其实这个韧劲要做很多担当,可能要有很多承受,同时,也必须有特别多的妥协。”

现在的陈晓卿公务缠身,天天接受媒体采访,这种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说:“50岁,想过的日子就是稍微轻松一点,有更多的时间来陪家人。现在的这种状态,每天要回答很多质疑什么的,人就会变得非常脆弱、神经质。”有老六、柴静等好友给他打电话送温暖,但是也有平时的好友相信了满天飞的谣言,“一开始我会觉得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因为大家天天在一起,应该最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为人。后来慢慢地想,好多东西我以前都是明白的,其实所谓的友情、所谓的感恩,有多少是跟利益纠葛的,有多少是跟个人胸襟有关,又觉得出现这么一个事,挺好的”。陈晓卿笑说想明白了这些,“不禁拍拍自己的肩膀说:‘小陈,你又成长了。’”

当然,陈晓卿依然是那个爱讲荤段子的“陈黑子”,采访的尾声,聊起自己喜欢的电影,陈晓卿又讲了一个段子:“记得一次我跟雅克•贝汉说:‘我特想过你演的那个《天堂电影院》里的生活。电影里,托托妈妈跟你演的成年托托说,每次都找不到你,每次都是女人接电话,不同的女人接电话,那种生活太美好了。’雅克•贝汉诧异地问:‘我演的电影里有这个吗?’”

[责任编辑:张岩]

标签:坚韧 舌尖 纪录片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