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访]秦海璐:成名之初主动放弃去好莱坞


来源:凤凰网娱乐

凤凰网娱乐讯 伦敦时间6月1日至6月7日,由英国驻华使馆、英国旅游局主办,凤凰网娱乐全程参与的中英电影合拍项目GREAT英国电影之旅(Film is Great)在英国顺利完成既定行程。在此期间,担任

(三)谈中英合作:“英国人知道中国市场没那么好啃”

凤凰娱乐:那天其实我们在BFI的总部见到《杀手没有假期》的著名制片人皮特-切尔宁,但其实他跟你聊的很细节,甚至是一些他认为有困难的东西,在征询你的意见,他觉得“我不了解,我怎么去拍?”然后你从你的角度给了他一些回答。

秦海璐:对,我觉得其实无论是见他还是见《帕丁顿熊》的制片人,包括后来我有见过美国奥斯卡的选片人,跟他们聊天,其实我觉得这几天的这一拔人的会晤,我个人觉得他们对中国都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我非常能够理解他们对于中国的这种不确定。我个人觉得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实在是做出了让全世界人都非常惊讶的事情,很多事情因为发展的速度太快,崛起速度太快,让大家还没有了解的时候它已经在改变,所以他们根本无从下手去了解中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这种神秘感不仅仅来源于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历史,也来源于三十年飞速的发展,他们真的有时候会无从下手。

所以,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更多地是要告诉他们中国是什么样子、现在应该怎么来做这件事情,因为对于老牌的帝国主义来讲,他们有很明确的规范、条文、条例告诉你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地去做,但是对于发展飞速的中国来讲,可能真的像螃蟹一样八条腿在走路(笑),可能需要非常得当的方式方法。当然,我觉得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可能就需要中国更多的关于电影、电视、文化方面的咨询公司,能够给到他们最中肯的建议,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中国和世界电影(世界文化)接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

其实我们现在自己做的,等于是说这些的咨询公司并没有,只是大家在自己发展,还在满足内部市场的时候,为了迎合大家或者是所谓一些条条框框,必须要和国外的公司合作。但是其实并没有真正深入地从经济、文化方面更深层次地融合,这种融合当然需要时间,也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士,我倒是觉得这一部分其实是大家应该引起注意的。

凤凰娱乐:接触这些英国电影人,你觉得他们对中国电影的理解程度是比较深层次还是比较浅层次?

秦海璐:我觉得其实对于国外的制片人来讲,看到的和国内非专业制片人看到的是一样的,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其实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很大的空间、很丰厚的利益可以博取。但是我觉得他比国内非职业制片人相对理性,甚至是说比我们的职业制片人要专业,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这块蛋糕没有那么好啃,要怎么下手,怎么把它端进来,要怎么切分,其实他们可能真的是深思熟虑的,要想好了才会去做。当然,可能想好了之后,可能这块蛋糕已经分完了(以中国这样的发展速度)。

我想说,一个市场并不是真正的一个蛋糕吃完了就没有了,它是有延展性的,因为我们不断地有人进到电影院,不断地有人退出电影院,有人在修电影院,有人在盖电影院。所以,其实它并不是一块能够看到饱和性的蛋糕,而是一个无限期的东西,在延长的一个东西,我个人觉得更理性地去选择它,去消费它,在你的消费过程中博取最大利益,其实才是比较理性的做法。

(四)谈电影制片:“中国制片有钱就好英国人更专业”

凤凰娱乐:其实你这几年也参加了很多的国外电影节,也当过一些评委和电影大使,在你“走出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感觉到中国电影的地位在一点一点地提高?

秦海璐:我个人觉得它是一个综合吧,我觉得提高的层面不同,其实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都还好,因为经常有一些影片送到影展会获奖。但是现在可能更多的中国影片去影展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市场(卖片),可能在市场的环节中中国的影片充斥量会越来越多,不再像过去只是单纯的艺术性或者目的性非常明确,现在可能对于市场的选择性其实更强一些。

凤凰娱乐:今年戛纳我们去了四百多位中国制片人去注册,是历年来最多的,凤凰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制片人,他们可能就是租一个展位,碰碰运气,看有没有人买我的片子,就像你说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秦海璐:对。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大家都在摸索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和所谓的原则,我相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这种影片代理公司——就像我之前说的所谓的中介公司——我个人觉得社会的发展进步代表着社会分工的明细化,我相信制片公司就是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就是发行公司,而并不是说这一个公司什么都有,我觉得中国的公司目前来讲还没有强大到这种程度,即便是将来有了,也是屈指可数的几家,可能更多的还是术有专攻。

凤凰娱乐:中英电影合作签署之后,你除了作为一个演员可以参加更多的国际项目,你有没有想更多以制片人的方式帮助我们的电影“走出去”或者把外国电影“引进来”?

秦海璐:我不知道,因为其实作为制片人来讲,可能在国外的制片人和国内的制片人有着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国内的制片人真的可以什么都不懂,有钱就好。但是在国外,如果你要是不懂这些东西的话,没有办法做一个制片人的。

凤凰娱乐:你那天看到的《帕丁顿熊》的制片人,他就在现场自己盯着。

秦海璐:对,甚至他会提出像导演这种职能的要求,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差别。我个人觉得,我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因为在过去以往我的履历中出现过这种状况,虽然是被动的,但是我相信之后可能之后还会有被动的。所以,其实我不排除,但是我也不会抗拒这个东西。

凤凰娱乐:《哈利波特》、《帕丁顿熊》的制片人大卫-海曼在和你征询意见的过程中,他觉得:“中英合拍的未来是乐观中又有谨慎的。”他大概的意思,用我们的理解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秦海璐:这是一定的,这不仅仅是中英合作,我觉得可能跟中国合作,其实大家都会有一种忐忑。因为你想,他做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五年,做到现在在拍摄的过程,五年对于中国来讲,变化太大了!你最初的想法可能在这五年里面,可能已经天翻地覆了,可能之前想的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实施,哪怕你五年前看的景,这房子都已经不在了。

凤凰娱乐:这几天你一直都有在和英国电影交流,我们以媒体的角度注意到,你考虑的问题其实都比较深入,尤其是产业和制度方面。你平时会特别留意电影产业的新闻吗?为什么会对这个有兴趣?我们注意到很多演员根本不看这方面的消息。

秦海璐:其实我偶尔会看一点,但是我并不是有一个新闻出来我马上就会看,我个人其实只是比较冷眼地在看这一个市场。我已经有差不多十个月没有进过电影院,但是我对这个行业并不陌生,我只是从旁边大家形形色色地看到的这些人、说的这些话当中,其实你能够判定这一段时间来在影院发生的事情(影院前面的和影院后面的事情),然后你会从和朋友的交谈中知道现在又有了新的状况,制片方和发行方、院线的矛盾纠葛。

凤凰娱乐:其实身为演员,你可能是我们报道的这些产业新闻中最前沿的,最能感受到它的变化。

秦海璐:对的。

相关专题:GREAT英国电影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管健铭]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