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香港电影金像奖三十年 港片传奇难再续

2011年04月11日 08:22
来源:新闻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新闻晨报4月11日报道 香港电影金像奖创立于1982年。彼时,正值香港电影新浪潮蓬勃发展之时,金像奖的设立大大鼓舞了电影人的创作,让香港电影佳片涌现。30年过去了,它见证了香港电影的“猝死”,最终不得不以合拍片的方式“投胎”;而香港金像奖也在而立年纪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即鼓励本土电影的初衷不变,但难掩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尴尬。

第28和29届香港金像奖令人印象深刻,组委会大热影片分别是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罗启锐《岁月神偷》,两部电影皆立足香港本土民生百态——香港精神大于金像奖的分量。即将举行的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各大奖项入围名单,上榜香港电影反响平平,难掩尴尬。前任金像奖主席文隽表示:“我已经听见很多人抱怨金像奖如何不公平,但我想告诉那些人,你们有没有了解金像奖设置的初衷?这个奖项本来就是为表彰和鼓励为香港电影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电影人而设立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不是为了迎合所有华语片而设置的,它从诞生之初就明确了它的区域性特点。我们面对的就是香港电影的从业者。”

不可否认,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20多年来,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制作的电影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仅次于美国。再说票房,即使不计票价不断上涨的因素,早在1982年,香港本土电影的票房就达到4亿港元——这些皆为传奇——既因为它绚烂时让人不可逼视,也在于好景不常在,其辉煌难再复制。

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呈现邵氏、嘉禾、新艺宝三足鼎立的兴旺局面,拍一部电影成本只有40到80万港元,平均制作周期只有3周左右,能轻松收回成本且盈利,这一特征既为香港电影走向极盛奠定基础,又为其迅速衰落埋下伏笔。正因为赚钱容易,令香港影人自信心空前膨胀。

1988年,港产电影发行数量从70多部激增到110多部,至1992年,港片年产量已超过200部,最多时400部,质量参差不齐,但本土观众的消费力跟不上港片产量猛增的步伐,观众进影院人次比1988年减少1900万人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情形是,港产片大量减产,票房连续下挫,韩国等地外埠片商对港片采取抵制及压价措施,导致卖埠价钱直线降低。但演员平均片酬基本是每年翻一倍,每部港产片投资高达2000万到5000万港元,制作周期也大大延长。

1997年后盗版猖獗,更如雪上加霜。加之吴宇森、袁和平、林岭东周润发、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人才外流,令香港电影元气大伤。香港电影的港人陆续北上,连坚守的两大标杆人物之一杜琪峰也在今年北上试水拍爱情片《单身男女》,另一人物许鞍华在香港拍摄《桃姐》时接受内地记者采访坦言,北上并非不愿,而是没有投资人敢来请。

2010年,香港电影在数量上不足50部,跌至近30年来的最低谷。《叶问2》以4331万港元,成为港片票房之首。回想1986年的港片票房冠军《英雄本色》,当时便已能拿下3400多万港元票房。在20多年后的现在,物价飞涨,制作费用上涨,港片票房却还停留在原地。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