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美国大片进口配额增加分成提高 院线:利润摊薄

2012年02月20日 08:59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专电(记者赵琬微)中美双方18日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悉,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值得期待,将对国内电影市场提高质量、整合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进口大片见证国人开放心态

“进口大片配额的增加表明了一种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对产业发展利大于弊。”旗下有全国80余家影院的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说。1994年,中国引进第一部美国大片《亡命天涯》的时候,“狼来了”的担忧很多,但实际上促进了电影市场的繁荣。

经过近20年的商业化实践,中国电影产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进口大片的作用不可忽视。201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131.15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分账大片49.1亿元,占37%。与此同时,中国影片自身的活力不断增加,一些国产小成本影片的表现也令人欣喜。

实践证明,进口片的刺激对我国电影的长远发展有利。高军表示:“当年,我们用狼和羊比喻大片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关系。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增加配额以进一步刺激市场是水到渠成。”

直面“短痛”期待“绝处逢生”

本次调整从每年引进20部大片升至30余部,意味着平均每个月将有两三部大片在国内影院上映。国产影片的生存空间减小,竞争更加激烈,一批质量不优的作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对于面临的挑战,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欢迎。“中国电影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导演高群书表示,“中国电影市场对外开放,毁掉的是那些靠侥幸、靠明星阵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场取得某种成功的电影制作者。对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对符合电影规律的制作者,是幸事。”

影评人、编剧张小北表示“不破不立”,扩大引进片对中国电影创作会是一个好的刺激。粗制滥造的国产电影将遭到残酷淘汰,有机会进入市场的国产制作会更加重视电影本身,而不是那些非市场因素的运作。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引进的影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可以看出是以促进技术发展为目标。据业内人士透露,引进大片的同时也将开启中美联合制片的新篇。如果美方在内地开设联合制片基地,中方将从合作中受益良多。

引入竞争观众受益最大

调整配额后,市场上高水平的电影有所增加,观众受益最大。影视传播研究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整体规模仍然很小,处于缺少行业规范的无序竞争和“急功近利”阶段。引入新的竞争者将对挤出市场泡沫、加速行业整合起到积极作用。

电影票价高是很多观众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次将美方的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是否会对票价带来影响?对此,高军表示这意味着“利润摊薄”,使得国内院线的发行商在单部影片上的利润减少。对国内观众来说,票价的高低更多取决于影片放映幕数的多少,因此是否变化还有待观察,但存在一定下浮的空间。

尹鸿建议,应对“外片”带来的挑战,国内电影大企业应该加速品牌建设、积极促进行业规范化,而中小企业应该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真正提高影片的质量,一味靠“大制作、大明星”来吸引票房,将难以赢得观众。

[责任编辑:黄敏] 标签:票房 美国大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