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娱评:汤唯与娱乐圈若即若离

2013年04月01日 09:07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万佳欢

她就连关注的东西也和别的女生不大一样。一次,汤唯班上排演前苏联话剧《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她邀袁鸿来看戏,跟他聊起了丘里姆斯克这个靠近西伯利亚的偏远小镇,聊起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社会构成。袁鸿有些吃惊。汤唯是导演系学生,但她的所有讨论都从演员角度出发。

作为一个导演系出身的演员,汤唯一直守着演员的本业。其实,出生于浙江的汤唯中学时期学习美术,本想报考美院,但因专业不合适转投中戏表演系。在中戏附近的一个平房里,筹备考试连续两年未果,最终选择导演系成功被录取。“以前念书时,还是有做一个出色话剧导演的雄心壮志的。”汤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只是现在不想,这是警告自己不要三心二意。”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汤唯读书时,被来校讲座的导演赖声川注意,他问在场的制作人袁鸿“她像不像吴倩莲?”并且嘱托袁鸿“要好好照顾汤唯,别让她走弯路”,不久,汤唯被李安挑中出演《色戒》,一举成名。

“汤唯不是在意穿哪一季服装的那种演员”

没人知道,如果没有《色戒》引出的风波,汤唯会不会顺风顺水的成为明星,收获名利也失去个性。但命运还是让她经历了那些事,她远走英伦。

2010年汤唯借《月满轩尼诗》复出后,一篇汤唯的“口述”在网上盛传。在文章里,汤唯只身在英国闯荡,靠在伦敦街头表演行为艺术和当羽毛球陪练维持生计,有种不屈不挠的味道。

虽然汤唯的经纪公司很快澄清该文章纯属捏造,但大众更愿意相信和接受自己想象中的汤唯。在某些人心中,她已经被塑造成一个叛逆体制与传统、勇敢的个人主义偶像。

而据袁鸿所知,汤唯在英国有限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莎士比亚时期的古英语。她自己租了一间小公寓,每天上课、排练、做汇报演出。有空时,她坐地铁出门,接触不一样的艺术形态,也常常去伦敦西区看戏。

2009年8月,去英国参加爱丁堡艺术节的袁鸿跟汤唯碰面,一起看戏。汤唯看起来状态不错。这一天,他们从早上8点20一直看到第二天凌晨2点15,只在换剧场的路上随便吃上一口三明治或汉堡充饥。遇到实在好看的戏,他们就去看第二遍、第三遍,后来在汤唯力荐下,袁鸿于2010年把壁虎剧团作品《外套》引进中国。在那之前,汤唯私底下把《色戒》的奖金全部交给袁鸿,投入一个戏剧基金,专门扶持优秀舞台作品。

两年进修没有白费。很多人感慨她竟然能在《月满轩尼诗》中讲一口粤语,又赞叹2011年在戛纳电影节受访时流畅的英文,更对她2012年主持釜山电影节的大方表现大加赞扬。

不仅是在英国的时候,袁鸿觉得这几年汤唯基本保持在一个“学习度”上。她有时候会借走袁鸿工作室里的一些书,偶尔也会向袁鸿推荐一些书。

汤唯把自己学习的原因归结为“人都会有一种饥饿感”,而不是自己“爱学习”。没有新东西进脑子时,自己会“发慌”。

汤唯觉得无聊就是一种发慌。很多人一无聊,会去唱歌,逛街,旅游,可她“比较懒”,忙完一段就只想安安静静呆一会儿。所以她就只好求助于“学习”,定期给脑子喂点东西。

汤唯以这样的方法来保持她的职业状态。这也是她喜欢演员这个职业的原因之一,“有太多便利条件,学别人所不能学的。很多时候是行家来教,绝对专业绝对正宗,还被人叮嘱着学,速度快一倍以上,可好了!”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与记者采访时,就像对一个熟识的朋友聊天,放松、大大咧咧。

获得了一些肯定,但汤唯在表演方面仍有自己的困惑与反思,比如她最近满脑子都在琢磨一个问题:赖声川曾赞她“有一种特别的专注力”,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隐隐发现自己有些注意力不够集中。

“可能是性格原因,也有可能是受到现在接受信息方式的影响,太碎片了。”汤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自己也慢慢开始有意识地调整。

“(汤唯)不是用心在穿哪一季的时装、穿哪个品牌、或者走红毯的那种演员,”袁鸿评价,“这种演员现在很少。”

但在娱乐圈,噱头才是王道。所以汤唯还是被系在《色戒》或“回锅肉与香菇菜心”上。“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演员,特别是做一个女演员,要坚定地走向她的事业,力量太微弱了。”袁鸿说。

几年下来,33岁的汤唯似乎明白这一点。她的目标很明确——职业演员。她的下一个角色挑战将是在许鞍华的新作《黄金时代》里扮演女作家萧红。★

[责任编辑:赵大卫] 标签:走红毯 娱乐圈 中国新闻周刊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