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娱评:中国音乐类选秀节目就是一副娱乐暴发户作派

2013年05月28日 08:42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慢三

事实上,从2004年《超级女声》至今,中国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地步(虽然都是买的国外节目版权):节目制作更加精良、宣传手段更加丰富、比赛规则更加完善。此外,无论是制作方还是观众似乎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节目的主角只能是那些充满个性和歌唱技巧的歌坛新秀们,再大牌的评委或导师都无非起点缀和增色之用。

因此,《中国最强音》的四位导师就算个个都是国内音乐和影视方面最顶级的大腕,在面对水准整体偏平庸的参赛学员时,也会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四位导师风格各异,评判标准也涉及各个方面,比如罗大佑偏向于对音乐本身的考量,郑钧专注于原创和摇滚,陈奕迅从唱功方面入手,章子怡则从外行的角度更加感性的看待歌手演唱。这样的设置本身并无问题,这几个腕儿也第一次上选秀节目,很有新鲜感,但问题出在,节目组过度地渲染导师的风采而忽略了内核。

在各种前期和中期的宣传片中,导演将四位导师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跑车邮轮、直升机,夸张而奢靡的元素充斥荧幕,山寨好莱坞大片似的包装将他们弄得不像是歌坛健将,而是刚参加完海天盛筵回来的娱乐暴发户。这种脱离音乐本身而深度开发娱乐效果的作派倒是与湖南卫视多年来的气质很符合,却明显走了偏路,与眼下观众对选秀节目的要求相去甚远。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去年火爆一时的《中国好声音》,同样的大牌导师,但节目组除了给他们设置了转椅子和盲听的形式外,几乎隐匿在了吴莫愁们的身后,成为一群真正为音乐、为新人服务的前辈们。这样的好处一是让节目显得真诚,而是能让观众们更加关注节目的核心——选手,从而达到真正造星以及全民情感参与的目的。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最强音》虽然也打的是寻找“好声音”的旗号,但在选拔过程中,对选手的随意筛选、对音响效果的轻视、对舞台置景的粗糙搭建,无一不显示了节目组对于选手们的不尊重。他们宁愿把钱都花在了明星和摆阔上,也不愿意在节目的核心价值上作出哪怕基本的投入。从这一点上,我想从中折射出湖南卫视如今在娱乐观念上的落后以及手段上的捉襟见肘。在全世界都明白明星已经不再唱主角的时候,芒果台仍然无所不用其极的大打明星牌,在全人类都知道内容才是王道的时候,湖南的制作人们还在无可遏止的把钱扔进奢华包装的无底洞中,老实说,我真的对这个曾经的娱乐王国有点失望透顶。从这两年湖南卫视收视份额持续走低就能明显看到他们的错误。

相比节目内容的呈现,接下来唯一让我期待的是即将登场的所谓“联赛制”,这会是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新,还是又一个吵闹喧哗的噱头,得等看过之后才见分晓。

[责任编辑:赵大卫] 标签:音乐类 情感参与 节目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