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京国际服务平台启动 人才是演艺行业发展动力

2011年12月27日 09:11
来源:凤凰网娱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玺璋和关皓月

现场

杨乾武

12月26日下午,十余位业内人士和媒体评论人齐聚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剧院,针对北京演艺行业面临的现状,对从业者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度对话。为期20天的“2012北京国际演艺服务平台·启动仪式”以闭幕论坛的形式拉下帷幕。

主持人朱红和盛博率先提出剧场的生存现状问题。据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毛修炳介绍,“现在北京的剧场大概有180多个,可是真正达到饱和状态(一年演出在200场以上)的剧场只有40多家,大部分剧场处于半闲置甚至是闲置的状态。”在场嘉宾大多对此观点表示赞同。朱红现场做了一个小调查,没想到几乎所有在场的剧场从业人员都举手同意“预定剧场难”。既然有如此多的闲置剧场,预定剧场为何还会有困难。戏逍堂总经理关皓月表示,“并不是预定剧场难,而是适合自己现有剧目演出的剧场不好找。”

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认为,“剧场选址、人才作品的流失以及票价定位等因素导致了剧院不好定。”谈及票价问题,关皓月透露,自己进行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小剧场行业,大众觉得满意的票价是65元。但这个票价对剧场来说,票房好的情况下也只能保证不亏钱,如果票房不好,剧场就一定会赔钱。歌华中演总经理张长城表示,“演出票价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演出的票价就应该不一样。剧场只是整个演艺行业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剧场也有自己的开销,票价问题不应只归结于剧院,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除了票价问题,讨论最为激烈的是“什么是决定演艺行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场嘉宾几乎一致认为,人才是演艺行业发展的动力。《北京日报》主编,文化评论人解玺璋说,“需要‘一个人’来让大家记住一个剧场,这个人就是编剧、导演和演员。人才培养才能真正保证演艺行业可持续发展。”国话先锋剧场总经理傅维伯也表示,“演艺行业的发展不在于建多少剧院,而是要充分调动和使用现有的剧场资源,这需要有人才来创作好的作品,所以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与会者对底层戏剧艺术家的生存现状也很关注。关皓月说,“现在小剧场的编剧生存现状很艰难,有些人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张长城表示,“‘2012北京国际演艺服务平台’是一个包括从生态链前端的文化政策分析、演艺项目咨询策划及投资,到生态链中演艺作品制作、演出,再到末端的营销、票务、衍生品开发等,覆盖演艺行业全产业链内容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这就是为有才能的人专门打造的一个平台。”

[责任编辑:张园园] 标签:演艺行业 北京国际 剧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