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上海·爱浓”让上海话插着音乐的翅膀飞出去

2012年04月12日 10:20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让阿拉用上海闲话发言,一时头有点转不过来。”昨天,在衡山电影院的阳光屋,一场小型却充满笑声的发布会在此举行。4月30日、5月1日,两场“上海·爱浓——沪语童谣童声合唱音乐会”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上演。

而为了呼吁上海方言的保护,昨天到场的主办者和有关专家学者,都被要求用上海话发言,但大家却因为一时不习惯,现场也因此多了很多欢乐的笑声。到会的文化学者翁思再表示,上海方言现下越来越式微,但沪语的保护事关海派文化的传承,而这场音乐会,正是为了“让上海话能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出去”。

演唱会收集18首沪语童谣

此次演唱会的策划人徐俊,曾是沪剧演员,因开办了一个幼儿园,引发了重拾“沪语童谣”的想法。“当年,很多老一辈上海人都是听着妈妈朗朗上口的‘沪语童谣’进入梦乡的。但现在,沪语童谣却面临逐渐失佚的危险,所以我们就想重新寻觅这童年的记忆。”

为此,主办方光启文化组织邀请了语言、音乐、戏曲、服饰、民俗等各个相关文化领域的沪上专家、学者,就“沪语童谣”进行专项研讨,同时开始系统搜集整理“沪语童谣”。最后在演唱会上演出的18首童谣,都是选自田头山歌发展而来,且广为流传于沪上的童谣,包括“小八勒子开会了”、“猜冬猜”、“笃笃笃,卖糖粥”等上海人从小耳熟能详的曲目。另有几首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民谣,以及将《春晓》、《山居秋暝》唐诗宋词融入套曲的曲段。

在这些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曲调基础上,曾经参与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家何占豪带领了音乐创作组,对这些曲调和配器进行了再编,尤其对合唱声部反复推敲,使其既保留民族民间的淳朴精华,又焕发出时代的气息。而上海少年广播合唱团在交响乐的伴奏下,合唱也力求使这些民谣更悦耳动听。

沪语童谣助本土文化保护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方言保护的语言专家钱乃荣表示,上海话是上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上海小朋友已经不会说上海话。这些年,保护沪语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沪语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何保护沪语已成为当下一个重要课题。而从唱歌开始接触沪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在座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沪语童谣声韵活泼、童趣盎然,可以激发儿童的沪语兴趣,同时也有助于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沪语童谣今后可以广泛推广,有助于上海本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

演唱会导演徐俊介绍说,这台演出除了重拾沪语童谣,其实更是一场全方位展示上海本土文化的视听怀旧之旅。届时,整个演唱会由一百余名上海儿童用沪语童声合唱,与此同时,由少儿组成的情景舞蹈将展现老上海的生活情景,如跳橡皮筋、造房子、踢毽子、推铁圈等。整个舞台背景也将重现上海特有的背景画卷,对于成人观众而言,可以勾起很多温暖的童年记忆和怀旧情愫。

演唱会18首沪语童谣

1.《小八勒子开会了》

2.小调“紫竹调”:《一根紫竹直苗苗》

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小调“田山歌”:《飞过太湖梢》

5.孟浩然《春晓》(唐)

6.童谣情景舞蹈

7.小调“道情调”:《八仙》

8.《猜冬猜》

9.王维《山居秋暝》(唐)

10.《酱油蘸鸡萝卜烧蹄膀》

11.小调“九连环”:《说不尽的好风光》

12.小调“花鼓调”:《凤阳花鼓》

13.《笃笃笃,卖糖粥》

14.童谣情景舞蹈

15.“绣腔”:《绣荷包》

16.孟郊《游子吟》(唐)

17.小调“春调”:《孟姜女》

18.《小皮球》

[责任编辑:高鹏] 标签:童谣 上海东方 小调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