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晓鹰解读话剧《哥本哈根》:思辨的力量

2012年08月20日 07:36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文/李雪薇 图/洪水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王晓鹰解读话剧《哥本哈根》

王晓鹰举办公益讲座

凤凰网娱乐讯 8月19日,国话2012“消夏戏剧广场”公益讲座第三讲在国家话剧院举行,主讲人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导演王晓鹰为大家现场解读话剧《哥本哈根》。正值该部话剧在剧场热演,作为这部话剧的导演,王晓鹰以“《哥本哈根》——思辨的力量”为题,为大家深度解读《哥本哈根》,从剧本台词到思想内涵、从舞台布景到台前幕后,王晓鹰导演生动而细致的讲解令到场的观众感触颇深。

《哥本哈根》是剧作家迈克佛莱恩写于1998年的戏剧作品,2003年由王晓鹰导演搬上中国戏剧舞台,上演9年间演出场次多达170场,累积了成千上万的“哥本哈根”迷,很多观众观看次数超过了10次,在戏剧界形成了“哥本哈根现象”。整部话剧以特殊的结构方式、神秘的戏剧色彩以及激烈碰撞的逻辑思辨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故事本身是“哥本哈根会面之谜”,这个至今没有揭开的谜,对于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核威胁、未来科学与人类生存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哥本哈根》通过解密这次“哥本哈根会面之谜”,展开对原子弹研制成功前后历史的审视。王晓鹰从导演的角度,用敏锐的视角和清晰的思维为大家深度解读了这个“永恒的谜团”,让大家看清了剧中三位科学家对科学、战争、人类的内心探究和思考。王晓鹰表示《哥本哈根》中,有优秀戏剧所具备的特殊的情节、感情、人物命运,“这并不是这部剧抓人眼球的,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剧中时时刻刻表现着人与人之间相互较量的内心思辨的过程,饱含着生命的情感与智慧。”

前来参加讲座的观众很多都是提前一个月就来报名的《哥本哈根》迷,大部分观众都不止一遍看过这部戏。现场除了王晓鹰导演深入的讲解,《哥本哈根》迷们还抓住了这样一个能与导演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有观众对于《哥本哈根》上演九年演员一直没有换过提出疑问,王晓鹰表示,自己希望三位主演一直演下去,“一直在考虑排两组演员,但是台词的磨合很困难,无论之后是否会加入新人,都希望这三位演员一直演下去,我曾经和他们开玩笑说就算是老了他们也能演,因为这三个角色是鬼魂。”

[责任编辑:陈柳莹] 标签:哥本哈根 王晓鹰 话剧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