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金兆钧:看谭晶“伦敦的约定” 再谈中国音乐

2012年04月09日 11:18
来源:凤凰网娱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谭晶“伦敦的约定”音乐会在伦敦成功举办

去年11月28日, 谭晶“伦敦的约定”音乐会在伦敦成功举办。我因为腿伤未能成行去现场,甚为遗憾。好在近日央视播放了音乐会的录像。观看之余,想起了我几年前写过的《中国音乐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和语言走向世界?》。那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当时已经成风的赴海外音乐厅或剧院举办演出现象有感而发。听过谭晶这场音乐会。有些旧话觉得不妨重提,谭晶伦敦音乐会本身也足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如果记忆不差,中国音乐人出访海外有名的音乐厅堂应该算是从2008年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虎年音乐会”开始而成风潮。记得当年我也很为这样的出访鼓吹了一阵子——毕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请进来的太多了,走出去的太少了。

但后来事情慢慢有点变味,越来越多的音乐团体和音乐人走向各个世界厅堂不但似乎成了“走出去”的成果,也变成了“走向世界”的身份标志。而且老实讲,就我看过的一些录像包括现场,我们有些“走出去”的节目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但也有不少文章大力赞扬和捧场,并以此强调这就证明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也是我写下上述那篇文章的初衷。

走向世界,现在很容易。交了场租,绝大部分厅堂剧场是开放的——我们的人民大会堂现在不也接受大量的商演吗?但究竟什么叫真正的“走向世界”?我当年的观点是:除非人家像我们一样把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披头士的唱片摆在自家书架上,时不时要拿出来重温,而不仅仅是听个新鲜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走向了世界。

谭晶音乐会是一场以奥运为纽带的文化交流活动,它不是单纯地走出去,而是中西音乐家的一次全方位的合作。值得提出的一点就是绝大部分曲目包括谭晶本人的曲目都经由了西方人的重新编配,于是两种不同质的音乐得以在新的诠释中碰撞而融合。其中《在那东山顶上》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编曲风格有了很大变化,产生了更新奇的审美效果,从而也使得谭晶的演唱也有了新的处理。其他不少曲目也是如此,谭晶也得以展现了自己在流行歌曲、传统民歌,创作民歌等等多方面的演唱功力和在原唱基础上的现场翻新能力。

这便是说:首先,我们“走出去”的姿态是什么?我以为展示实力固然不错,更多的合作才更彰显“包容”精神。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与多元化的发展中坚持独特的民族性格是一个方面,在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能够更多地碰撞和交流、融合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了解、理解才是接受的前提。

谭晶伦敦约定音乐会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达到的语言上的沟通和相互理解。这里说的语言有两种,一种是口头语言,谭晶努力学习外语,争取必要的现场交流,包括选择适当的外国曲目确实可以达到更深层、更活泼的现场交流目的。另一种则是音乐的语言。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但各民族的语言却仍然是交流中的一种障碍。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双方合作,在适当的音乐曲目选择基础上重新编配的做法值得提倡。事实上,很多艺术领域的“跨界”现象是一种世界化的潮流。这是由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所决定的。比如说,中国有非常多非常好的原生态音乐,但若要“走向世界”,除了一般性的展示外,还需要艺术家以带有普适性的艺术语言予以“包装”才可能不仅让他人惊叹,还可能让他人收藏并成为世界化的作品。在这点上,杨丽萍的《云南映象》是一个出色的例子。谭晶的这场音乐会从现场反应上看也相当地成功。出了国门,更多地只能让同胞欣赏能叫真正地“走出去”吗?

也正在这个意义上,我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理解是,民族的精神、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不可放弃的,但是一定要有国际化、普世化的艺术提炼和表现。

所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大潮流,但不能是文化大跃进,它需要脚踏实地去做实事。文化“走出去”是大方向,但不能是文化大旅游。也需要做实事。何谓实事?第一,作品要是精品,是能为他文化氛围中的人们可理解、可接受的精品。第二,表演者的表演也应当是精品,而且同样是可以为她文化氛围中的人们可亲近、可欣赏的表演。第三,文化的交流不是征服,是沟通,是融合。谭晶这场音乐会的现场性极强,融合性也很强,很适合当今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要求。

谭晶近年来很努力,艺术上日渐成熟,做人做事上也更见用心。祝贺她这场音乐会的成功。当然,艺术止境,无论是演唱上更臻化境,还是推出更多为大众喜爱的新曲目对谭晶来说也还是任重而道远。希望谭晶在艺术人生之路上更上层楼,也希望更多的歌者能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而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张园园] 标签:谭晶 伦敦 音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