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乐评:李云迪严谨才是基础 曝光度和实力无关

2012年12月03日 08:56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周皓

在高调的曝光度中,李云迪开始了他的钢琴独奏会巡演。12月1日晚国家大剧院,长期以诠释肖邦著称的钢琴家弹起了贝多芬的“热情”“悲怆”和“月光”三首奏鸣曲。这也是李云迪今年重回DG公司之后录制的新唱片曲目。

当晚的音乐会仍然以李云迪最为擅长的肖邦开始。《夜曲》第9号之一和之二的演奏基本延续了李云迪近几年的诠释风格——音色明亮,节奏甜腻,音乐线条硬朗,有很强的叙事感。

但接下来的三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却难以给人音乐的享受。《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是贝多芬结构最为均衡和完整的奏鸣曲之一,整部作品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第一乐章的核心基础是12/8的节拍。在乐章之初的演奏中,李云迪还能严谨地恪守节奏,但随着八度主题的进入,李云迪在节拍方面就渐渐失准。

演奏中所展现的另一个难题源于李云迪对力度和音色的把握。他选择了较为直白的音色表现“热情”开始的主题,却没有充分地铺展,在演奏附点节奏的琶音时,力度明显不均匀,手指跑动也没有展现出作品大气的一面。还有在演奏著名的拿波里和弦时,过度的发力反倒遮盖了作品本身均衡的动态。整个第一乐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得当的力度对比呈现,但李云迪的随意却让作品极富逻辑感的结构被拆散。

“热情”第二乐章堪称贝多芬写就的最为美妙动听的变奏曲,这属于李云迪擅长的范畴,除了第三变奏力度不够均匀之外,钢琴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作品充分的歌唱性。但第三乐章又再次显现出了尴尬境况,不稳定的节奏和不流畅的乐句,加之太过主观的力度取向让音乐表达变得粗鲁。

在下半场,“悲怆”和“月光”仍然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多得近乎夸张的错音也不应该出现在如此水准和年轻的钢琴家身上。贝多芬音乐的宏大情怀得益于对乐谱中每一个表情的精准演奏和整体把控能力,李云迪显然还需要多加研习。

在返场环节,李云迪演奏了《彩云追月》和《皮黄》两首中国作品改编曲。《皮黄》的演奏令人眼前一亮,音符精心雕琢,极度浪漫的演奏风格与作品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赵大卫] 标签:李云迪 音乐线条 附点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登 录注 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