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千手观音》亮相大剧院 高难舞蹈惊艳全场

2011年01月28日 10:52
来源:凤凰网娱乐

张继钢在《千手观音》亮相之前,曾经说过:“《 千手观音》的美术设计要简洁、要单纯。

这个长12.5米宽9.5米、重达17吨的超大型屏幕 成了演出的主舞台,令演员的脚下生出万千变化。

作为舞剧的本体,《千手观音》的舞蹈凝聚了张继 钢最大的智慧和心力

由著名舞蹈编导家张继钢历时七年创作完成的大型舞剧《千手观音》于1月27日亮相国家大剧院,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效果。

作为国内最大对艺术平台,国家大剧院一直以推出民族艺术精品为己任,2011新春演出季,国家大剧院选择了民族舞剧《千手观音》作为“首推舞剧”。据悉,该剧将从1月27日持续上演到2月1日,并且应观众强烈要求,特别在1月29日加演下午场,希望能够让更多观众感受中国舞蹈的动人魅力。

舞剧《千手观音》 并非舞蹈“加长版”

在此之前人们曾猜测,舞剧《千手观音》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一种改编或者扩展。在当晚的首演中,张继钢证实了自己之前的解读:“舞剧和舞蹈只有一点相同,就是题材相同,人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崭新的作品!”

在这次创作中张继钢遵循了他所坚持三个信念:一是永远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二是手段要丰富,境界要单纯;三是坚信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把演员逼到一个狭窄的空间,在极小的范围内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为了《千手观音》,几年来张继钢率领核心创作团队,足迹踏遍三晋大地的山山水水,黄河壶口瀑布、北岳恒山都给予了他巨大的想象空间;山西源远流长的儒、释、道三教文脉和黄河文化、根祖文化、晋商文化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基本元素;五台山、云冈石窟等文物景区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他展现剧情的背景资料。

十二首颂歌 谱写人间大爱

舞剧《千手观音》采用了一种崭新的阐述方式,摒弃了一般舞剧惯用的幕场式结构,而是用十二颂歌的方式来把整个故事分为十二个段落,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层层推进。这样的设计使舞剧看上去更像是一座圣殿,圣殿里回荡着十二首颂歌,悬挂着十二幅画卷,讲述着美丽的传说。张继钢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颂扬、礼赞,也是我们中国目前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友善与互相帮助,这样一种和美,这样一种幸福,就是这部舞剧自始至终所要传达的思想理念。”

舞剧围绕着代国公主为救父王历经千辛万苦寻找神奇莲花,最终化作千手观音普度众生的故事展开,表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仁爱的崇高精神,以及中华文明的绚烂之美。整部作品借鉴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人物刻画、氛围渲染、舞蹈编排、音乐、舞美和服装设计等方面独辟蹊径、勇敢探索,凸显了寓言般、传奇性、梦幻感的艺术风格。

超大屏幕 打造奇幻舞台

张继钢在《千手观音》亮相之前,曾经说过:“《千手观音》的美术设计要简洁、要单纯,呈现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万物归一的设计理念。”

但是在此之前,张继钢对于舞台究竟要如何呈现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当晚的演出中,这个神奇而梦幻的舞台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整个舞台上并没有亭台楼阁、高山大川的实景,然而却将三公主翻越千山万水寻找神奇莲花的过程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惊叹,这其中的奥妙要归功于一块巨大的LED屏幕所组成的舞台。这个长12.5米宽9.5米、重达17吨的超大型屏幕成了演出的主舞台,令演员的脚下生出万千变化,同时配合着一个巨大的LED“外框”,里外两块屏幕进行着三维立体式的转动,制造出仿佛万花筒一般的奇幻舞台效果。

采集古刹钟声,营造梵音仙乐

为了使全剧的音乐做到“静、净、境”,《千手观音》不仅采用了高水准的现场伴奏,更特别采集了一些特殊的音乐元素。导演张继钢在演出前专门安排专业人员到采风地——千年古刹太原崇善寺采音。凌晨四点,夜深人静,工作人员安装好设备,静候古老寺院僧人们顶礼膜拜时,那清静而悠远、穿透天宇似的一声声磬音,没有杂声、没有欲念,从而达到了整场舞剧所要求的效果,同主题完美协调。梵音仙乐,晨钟暮鼓,在舞台上空回荡;翩翩舞姿、灼灼身影,让观众怦然心动。

超大场面 高难舞段 美轮美奂

作为舞剧的本体,《千手观音》的舞蹈凝聚了张继钢最大的智慧和心力。仅仅是舞蹈演员总量达到四百余人的超大阵容,就足以令人惊叹。

全剧最出彩的还要算其中最核心的双人舞,《千手观音》的双人舞是神与人之间的舞蹈,表达与呈现因此也更加微妙。其中一段表现三公主和童子为寻找莲花走遍千山万水异常疲惫地在茫茫荒芜上进入梦境的舞段,表现出了超强的难度以及对演员极大地考验。在这段舞蹈中,有一个极为复杂的托举,被张继钢称作是“史上最难的托举动作”。当晚的演出中,男女主演张小川和张傲月出色的完成了这个动作,给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结尾处的压轴舞段“千手千眼”,更是可以用叹为观止来形容,这一段的编排完全突破了之前舞蹈《千手观音》的成功模式,没有再度运用直线型结构来表现千手观音的形态,而是以400余位演员全体登台的队形,真正呈现了“千手同台”的壮观场面,给人颇为深刻的印象。

[责任编辑:张园园]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