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香港电影节独家观察:修复经典 大势所趋

2013年04月03日 07:41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文/郑政恒

《天堂之门》海报

凤凰娱乐讯 曲终人散。综观这一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最少有两个焦点,焦点之一是香港电影首映,杜琪峰《毒战》已是先声夺人,想不到黄修平的《狂舞派》气势更强。焦点之二是修复经典单元,由于时间有限,我看了《天堂之门》(Heaven’s Gate)、《沙漠枭雄》(Lawrence of Arabia,内地译:阿拉伯的劳伦斯)、《戒严夜》(After the Curfew)、《云堆里的星》(The Cloud-capped Star)、《火山边缘之恋》(Stromboli)、《极限》(Limite)六部,就观察所见,入座率相当不错。

在一些外国的大型或中型国际电影节,都设有修复经典单元。香港国际电影节在2009年特设资料馆珍藏单元,2010年改名为修复经典,当年有《大都会(终极修复版)》(Metropolis—Restored original cut)、《孔夫子》、《红菱艳》(The Red Shoes),广受注目,自此成为重点环节之一。到2012年,选映电影由三部倍增到六部,《的士司机》(Taxi Driver)和《零用钱》(Small Change)尤其受人注意。今年更扩展至八部,修复影片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为什么修复经典单元水涨船高呢?

第一是影迷的怀旧心理使然

我们总会听见新不如旧的说法――“现在的电影没有以前的好看”、“过去是名家大师辈出的年代,现在遍地是平平无奇的货色罢了”。事实上,在国际电影节云云新片中找出珍品,并不容易,策划人也很苦恼,反而重看经典,是十分稳妥的选择,至少不会徒生压错宝的慨叹。

第二是影片放映质量上乘

许多影片本来因为年代久远,摆放不善,处于危险状态,光影画面随时会从此在世上消失,一去不回,幸好影片修复的技术不断发展,才能够让老电影重见天日。另一方面,一些经典影片透过修复,可以用更好的画质放映,例如今次电影节放映的《沙漠枭雄》,是全新的8K修复版,比一般的2K和4K解像度更胜不止一筹。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看《沙漠枭雄》,对于用手机或电脑看电影的香港观众,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视听享受,即使是看惯IMAX电影的观众,也不得不说8K修复版的画质实在完美无瑕。

第三是影片本身的长度

《沙漠枭雄》和《天堂之门》都是超过三个半小时的史诗式大制作,而分成上下集的二战集中营纪录片《大浩劫》(Shoah,1985)更长达九个半小时,几乎不大可能用手机、电脑或电视观看,影迷也不得不乖乖买票入场。

第四是影片本身的艺术意义

我看过的六部修复经典,都是大师之作或上乘佳作。我点出其中两部大制作:大卫连(David Lean)的《沙漠枭雄》是公认的经典,具备古典主义的大气派,几场大漠行军的镜头更教人目不暇给,体现了崇高的视觉美学。大卫连在访问中说过,他们“先在约旦境内拍了五个月的沙漠外景,然后到西班牙去拍内景,之后又到大马士革拍了一些实景,最后再往摩洛哥去补拍一些未完成的内景。”可见制作旷日持久。彼得奥图和奥马沙利夫的演出实在是绝配,彼得奥图在死亡沙漠孤身回头,营救失落了的同袍一段,拍出人与自然的角力,体现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我们也不难想像《沙漠枭雄》对吴宇森有很深的影响。

米高契敏奴(Michael Cimino)的《天堂之门》当年投资额达天文数字,但票房大败,嘘声四起,终结了七十年代导演主导的美国新电影时代,片厂和监製控制电影製作的时代来临,影响至今。《天堂之门》主要是看场面调度,片中的毕业礼、舞会、枪战等等,都拍出丰厚实感,影片以怀俄明州的移居者遭受杀戮为题材,描述了纯真理想的失落,时不我予的残酷。片中拍出怀俄明州风光美丽但内里残酷两面,当中的风光摄影也许影响了李安《断背山》,另外影片中饰演妓女的伊莎贝雨蓓(Isabelle Huppert)不过二十多岁,美艳动人。

电影修复已是大势所趋,我相信日后修复经典单元还有扩展的空间。当中的好处是可以看到一些难得一见的经典,又或者过去只看过影碟的出色作品,由于机会难逢,所以观众都踊跃支持。然而,我们不断回望经典,也不应忽略新作品和新导演,毕竟电影是相当年轻的艺术媒介,前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最后我也希望中国电影资料馆,可以跟外国的修复工作室有更多紧密合作,甚或自行研发影片修复技术,让许多民国年间或五十年代的出色作品(例如封禁多年的孙瑜《武训传》),得以焕然一新,跟现在的观众再见见面。

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高晓雯] 标签:修复经典 电影节 香港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