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华语选片顾问揭秘欧洲三大电影节选片评奖趋势

2011年05月25日 09:15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李云灵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早报记者 李云灵 发自法国戛纳

戛纳电影节于当地时间22日闭幕,《生命之树》在争议中摘获金棕榈,早报记者于昨日专访了威尼斯电影节华语片选片顾问陈志恒,他解析了该片斩获奖项正是近年来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大势所趋。对于9月份的威尼斯电影节,他透露华语片报名情况出现井喷,《金陵十三钗》《一代宗师》都在考虑之列。

东方早报:今年的趋势是什么?

陈志恒:因为近两年人们面临了金融危机、战争、灾难,所以人类生存、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一个被关注的话题,这也是今年《生命之树》获得金棕榈的原因。中国和它的差距就在于我们的电影总是在说“我们我们”。

东方早报:电影节是否有掌控评委的权力?

陈志恒:电影节选出的评委可以说都是在各个领域担任了意见领袖的位置,在担任电影节评委时,他们身上是肩负了使命感的,他们的一个决定可以改变一个导演的一生,所以,通常评委都是非常敬业地捍卫自己的艺术观点,想要掌控他们,几乎没可能。

东方早报: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很快,但在大型国际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受到的关注较以前少了,为什么?

陈志恒:还是中国电影不符合国际电影节的标准。我们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国内市场发展非常好,就需要进军国际,这样的说法其实不对。中国就在国际市场里,但它的配额少之又少,属于第三世界平台,我们中国电影人必须承认这一点。

东方早报:国际上对于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现状有怎样的认知?

陈志恒:中国市场已是国际电影行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这次在戛纳举办了世界制片人大会,全世界制片人纷纷对投资中国电影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前景无限。

东方早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电影选片上有哪些差异?

陈志恒:柏林偏政治,威尼斯讲艺术,戛纳重人权,但近年来,这个概念已慢慢淡化。去年威尼斯选择了商业电影《狄仁杰》,当时也受到很多争议,但这部影片目前在法国放映票房排名第二,所以已经没有这么大的差异了,我们都在挑选让观众认可的好电影。

东方早报:今年9月威尼斯电影节中国影片的报名情况如何?

陈志恒:目前,报名的影片已经有40多部了,比往年多出三分之一,这个数字令我惊讶,我们会在7月初公布结果,因为距离这个时间还有一个月,其间可能还要大幅增长。

东方早报:今年戛纳大师特别多,欧洲三大国际影展在选片策略上是否刻意亲近大牌导演?

陈志恒: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选片中,大片小片都有。以中国为例,我们希望《金陵十三钗》作为开幕影片,但其完成制作可能要到10月,不知道张艺谋导演能不能提前完成,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都在赶做最后的特效。值得一提的是,报名的新导演的处女作有十几部,这对中国电影发展来说是件好事。

东方早报:选片中,会遇到那些大制片、大发行公司的压力吗?

陈志恒:我们每年都会收到3000多部电影报名参赛,其中上百部是大制作、大公司。电影节和大公司双方也都有着默契向前走。如果条件符合,电影节没有理由拒绝,公司方面也没有必要施压,因为它们即使不参赛,也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国际上亮相。

[责任编辑:吕若漓] 标签:电影节 选片 华语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 陈志恒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