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十三钗》金球突围艰难 外媒:人性之痛沦为视觉炫技

2012年01月13日 17:48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李英伦 谷逸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金陵十三钗》海报(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凤凰网娱乐讯 (编译/李英伦 撰文/谷逸)第69届金球奖颁奖在即,作为入围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中国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征战命运一直备受国内观众和媒体关注。此前,有报道称《金陵十三钗》在北美恶评如潮,凤凰网娱乐原文编译了北美几大权威媒体对于《十三钗》的评价。虽然北美的《票房》杂志给予了“新颖、激动人心、令人难忘、值得高度推荐”的正面评价,但《好莱坞报道》、《纽约时报》、《综艺》、《洛杉矶时报》、《乡村之声》等多家北美权威媒体都对《十三钗》评价不高。其中,《乡村之声》毫不客气地指出:“张艺谋证明了没有什么历史惨剧不能转化为歌剧般优美的表演——人性之痛沦为一场视觉炫技。”

从北美媒体对《十三钗》的评价来看,该片的冲击金球和奥斯卡的前景都不容乐观。《每周娱乐》断言:“《十三钗》本来也不是最被看好的参赛片,伊朗的《一次别离》在最佳外语片中呼声最高。 ”

外媒的批评焦点: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被弱化

《纽约时报》评价说:“《十三钗》的败笔在于影片题材本身的重量和张艺谋对其轻描淡写的处理不相协调。他拒绝对南京大屠杀表达一个明确的自己的态度。他只是借由南京这个大背景来进行一种好莱坞式的华丽叙事,投艺术电影之所好。张艺谋没能传递出给多的重要信息——比如宏大的历史全貌,深切的苦难与关怀,而这些才是让这部电影具有价值的因素。”  《纽约时报》还认为,《金陵十三钗》远逊于陆川《南京!南京!》,而《好莱坞报道》、《乡村之声》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刻意煽情 滥用伤感

这几家外媒普遍认为《十三钗》存在“为煽情而煽情”的嫌疑。《洛杉矶时报》认为:“《十三钗》充满了模式化的人物和叙事,以及用泛滥的伤感主义。”

而《纽约邮报》也批评说:“做作的,过分伤感的剧情,却没有真正的情感冲击力。张艺谋拍了部滑稽的肥皂剧,真该给他的圣诞袜子里塞一袋黑煤炭!”

道德尴尬 不合逻辑

以十三个妓女的命去换十三个女学生的命,这样情节发展引起了北美媒体的强烈质疑。美国最大的音乐杂志《Slant》指出:“十三个妓女的生命与十三个女学生的生命是否等价,使这部影片陷入了道德上的尴尬。”《纽约时报》也表示:“《十三钗》对悲剧的表现也非常模糊。一群人代替另一群人去牺牲,似乎暗示了结局,却没有真正搬上银幕。”

《综艺》则批评了《十三钗》的叙事逻辑:“一幕一幕看下来,《十三钗》是一部不合逻辑,叙事笨拙的影片,有太多戏剧性的曲折和过分夸张的视觉冲击(如子弹穿过教堂玻璃射进小女孩儿脖子)。” 《Slant》也认为《十三钗》有太多模糊、不连贯的线索:“比如小女孩儿的父亲这个人物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对白过于矫情,旁白缺乏主旨,与情节甚至并不能呼应。”

画面浮夸 耽于炫技

影片的画面之美,一直是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所为观众称道的。而这一次,北美媒体却认为张艺谋在画面上使过了劲儿。

《纽约消费报》评论说:“张艺谋将暴力,矫情与花样繁的形式混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美学。看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将色彩斑斓的衣服炸得漫天飞,以及在透过教堂彩绘玻璃的阳光里发生的强奸未遂,你会怀疑,这些浮华的画面到底是削弱了战争的恐怖还是适得其反。”

《乡村之声》也认为:“张艺谋沉湎于华丽的画面语言,以及戏剧化的慢镜头,每一柱从枪伤的伤口喷涌出的血液都会被强调。”

【下一页:凤凰网娱乐编译原文】

[责任编辑:谷逸] 标签:十三钗 金球 外媒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