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哈7(下)》观影:史诗般终结 “永别”的情怀

2011年08月04日 09:30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伊梵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终极BOSS伏地魔

终极之战扣人心弦

如果你再也见不到儿时一起玩耍到大的伙伴,再也见不到某个和你交往甚久的朋友,或者再也回不到某个难以忘怀的地方,你一定会痛心、留恋、不舍。如今,相信那些真正喜欢《哈利-波特》的“麻瓜”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亦如是。8月4日零时的时钟敲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将在内地全面上映,一段关于一个戴着圆眼镜的小男孩开启的魔法之旅也随之接近尾声。十年一觉魔法梦,对于这部《哈7(下)》来说,情节虽曲折、角色虽出彩、配乐虽独特、特效虽值得肯定……这些皆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一种关于“哈利”、关于成长的情怀,让我们与心中那个长不大的自己告别,足以给它打出五星的分数了。

风格:大走“哥特风”  画面凝重音乐悲壮

《哈7(下)》的哥特风格与蒂姆-波顿电影以及吸血鬼题材电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用德国科隆教堂的阴森和灰冷比喻波顿电影和一些吸血鬼题材电影的话,《哈7(下)》更像是法国巴黎圣母院,虽黑暗、凌厉却华丽、宏大,前者更邪恶,后者更人性。

其实从“火焰杯”开始,《哈利-波特》电影版一部比一部压抑,一部比一部黑暗。就这样,铺垫已久的沉郁和压抑随着终极大战的临近而充斥整个画面,英伦哥特式的风情,华丽、低调而内敛,血腥和恐怖元素被镜头逐步放大,传递着躁动、不安和颤抖。终于,大战结束镜头一转,阳光洒下,众人淡然一笑,观众的情绪从决战胜利的稍舒口气即刻转化成为永别的伤怀,潸然泪下。

这部终结篇的配乐也非常独到,特别是刚开始时的女声哼唱,给影片的整体风格打下了悲壮的情调基础,此后不少桥段平静异常,无声胜有声。恰到好处的音乐煽情给影片增加了一份厚重感,呈现给观众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级的听觉盛宴。

卢娜片中亦有出现,非常出彩

剧情:忠于原著高潮迭起 英式幽默会让人笑着落泪

《哈利-波特7(下)》的重点就是毁掉四件魂器以及打败伏地魔,中间穿插了不少记忆、幻觉等桥段来对故事进行一个完整的交待。如果看过《哈7》的原著,您肯定会发现,除却霍格沃兹大战有少许的调整外,终结篇的情节和原著几乎如出一辙,导演很好的把罗琳“一切基于原著”的原则刻进了脑袋里,再用影像在大银幕上一一道来,给这个系列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若说唯一的缺陷就是高潮部分太过于分散了,四件魂器四个扣人心弦的桥段,再加上霍格沃兹保卫、哈利伏地魔对决等,全篇大大小小的战斗场景接连不断,让人疲劳,后半部分尤为突出。但是,后半部分的情节也值得赞叹,叙事手法严谨而流畅,诸多角色登场、诸多场景切换让人印象深刻。

英式幽默依然在片中成为小小亮点,罗恩和赫敏这对小情侣让人心生快慰,纳威临危时要向卢娜表白也让人哈哈一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麦格教授在保卫霍格沃兹之时,下了“石像”的咒语后的一句其实她早就想用这个咒语的插科打诨,让观众的笑发自内心,更增添了一份悲壮的成分。因此,如《伊利亚特》之于希腊历史一般,这场霍格沃兹之战也会成为罗琳的魔法世界里值得纪念的史诗。

影片的主旨意味深刻,同样亦如世界各地历史上的史诗一般,用灰色的影调诠释牺牲的精神和爱情的主题。影片的主线,与其说正与邪较量,倒不如说是现实与永恒之间的矛盾,求“永生不死”的伏地魔和相继死去的斯内普、弗雷德、唐克斯和卢平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追求生命的永恒,一种坚持情感的忠贞;一种活得自私让人愤恨,一种死得其所让人感人。影片结局,伏地魔的含恨而死可以说是对“永恒”的嘲讽,也是他自身一生悲剧经历的映照;而哈利成为孩子的父亲,也终将随着岁月苍老成为一名凡人,“爱和真实”无疑成为影片一种最崇高的解读。

[责任编辑:王春蛟] 标签: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哈利波特 史诗 情怀 观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