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哈利-波特》:“好莱坞大片”应找英国人来拍

2011年08月07日 16:49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大卫·叶茨拍4部《哈利·波特》电影。比起之前的导演,拍电视剧出身的大卫·叶茨资历最浅名气最小,但没想到他却是当中最有掌控力的导演。从他的电影中,你会看到他拍片之前就为电影定下了很清晰的主题和基调。譬如《凤凰社》的政治风格、《混血王子》展现成长之痛、《死亡圣器(上)》用侦探片风格阐述忠诚与背叛。如今《哈7(下)》则选择爱与勇气、生与死作为主题。

如果《哈7(下)》交给像迈克尔·贝这样的大片导演来拍的话,霍格沃茨大战那场戏绝对会拍得比《变形金刚3》芝加哥大战那场戏还长,因为书中所描写的内容,远比如今电影展现的要多。如果交给詹姆斯·卡梅隆来拍的话,可能最后邓布利多与哈利在国王十字车站的谈话,会被拍得比《泰坦尼克号》还催泪,因为书中所写的这场戏,除了电影展现的那段之外,还有邓布利多痛哭流涕阐述自己内心黑暗的秘密这块。

大卫·叶茨舍弃这些能让暑期大片变得更吸引眼球的内容,因为他并不打算把《哈7(下)》拍成暑期大片。对于有想法的导演来说,拍《哈利·波特》电影是个很艰难的事情,因为作者J.K.罗琳要求电影要绝对尊重原著。但即使看过小说的人,在看《哈7(下)》时都会为电影创作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居然还能毫不冲突地融进自己的想法而震惊。小说中复活后的哈利躲在隐形衣下暗中做了很多事情,电影中变成他一醒来就与伏地魔正面对抗,强化生死对抗这个主题。小说中纳威在大混战中一人砍掉毒蛇纳吉尼的头,电影中变成了罗恩、赫敏刺杀毒蛇不成,要被纳吉尼咬到之际纳威出手相救,放大了爱与勇气的感觉。所有的一切细微改动,都让主题增强,节奏更好,变得更行云流水。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电影主创一开始就给《哈7(下)》设定了个很古典的风格,电影画面从头到尾都是灰暗的,呈现出的效果接近黑白电影的感觉,为该片生与死这个母题铺下了很沉稳的色调,复古中居然透出时尚感。斯内普召集霍格沃茨学生训话那场戏,学生们走进礼堂时那整齐的步伐声让人想起希特勒训练下的军团登场的感觉,而最后食死徒与霍格沃茨师生隔着魔法防护罩对峙的场面,更拍出类似“二战”题材电影的氛围。把所谓的“儿童片”拍出史诗电影的派头,这是多大的功绩!

接连看到《黑暗骑士》、《哈7(下)》的成功,难怪《纽约时报》建议,以后的好莱坞大片,请交给英国人来拍。

[责任编辑:王春蛟] 标签:好莱坞大片 斯内普 哈7(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