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浮城谜事》命运多舛 娄烨:超出接受底线不会署名

2012年09月28日 00:52
来源:法制晚报

业内囧态

制片人无权失控的影片走向

芦苇和娄烨先后放弃署名权,总体来说,都是因为“影片不是我想要的那样”。这是近些年中国电影业内部权责分工冲突的一个缩影。

影片的质量把关,到底该谁说了算?在好莱坞已经十分成熟的制片人制度,在中国电影圈还没有形成气候。如果《白鹿原》《浮城谜事》都能有一个成熟的制片人,具备理顺编剧与导演关系,以及把控影片拍摄走向、规避审查的风险的能力,最后就不会出现“不想署名”的个人化泄愤行为。

怎么署名至今没有个明文规定

过去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对电影人的合作模式可谓负面影响深远。电影圈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很多电影的制作还没有规范化。关于怎么署名,很少有法律文本的规范,很少在电影制作的最开始,比如吸引投资前就进行约定。

据好莱坞的从业人士介绍,在好莱坞,关于署名的约束文本就往往长达十余页,怎么署,署在第几位,都有严格的规定,制片方漏署要支付巨额赔偿,该署名的要求不署,一样要给制片方相应的“补偿”。

“不署名”已经成为最后的武器

署名权之争,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停留在怎么署名,署名排序的争议上,实际上,芦苇和娄烨也给业内提了一个醒儿,“不署名”对于影片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对权利的放弃,同样是对义务的放弃。

怎么署名,一方面保障了要求署名的创作者的权益,一方面也是影片制作方权益的保障。试想,一个有市场号召力的导演或者编剧,他们的名字也许是票房的重要保障,如果随便就想不署名,就可以不署名,也没有合同的约束,那么对于影片的成本回收将造成巨大的伤害。

在好莱坞,电影创作者的权利受到各自工会与法律的保护,而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圈,芦苇、娄烨等人也只能把“不署名”当成最后的武器,这是一种创作者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序化”的撒娇。 文/记者田婉婷

有话要说

放弃署名:一场有关“姿态”的PK

在宣布放弃《浮城谜事》导演署名后,娄烨说:“改多少、怎么改不重要,他们要的是我的姿态。”——屡屡“触底”、刚刚解禁的娄烨,多少还有些“重点观察对象”的味道,而《浮城谜事》作为他解禁后第一部在国内公映的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创作者与体制博弈权衡的符号。

说到底,娄烨的电影还是小众的范畴,导演署名与否,对电影的发行和票房几乎无影响。这次审查最后变成了一场有关“姿态”的较量,而娄烨用“斗士”的心气来宣告自己的委屈。

放弃署名的破天荒之举,将会在中国电影审查史留下一个鲜明的记号,或许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体制的一丝丝进步,但如今的结果更多的还是娄烨的性格所致,换作别人,多半会息事宁人——毕竟吃了那么多年的“禁闭”,多大的风浪都经历过,为什么不低调老实点,在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向前走呢?何况,目前的审查结果也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推动体制改良注定是一次漫长的征途,而愤怒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文/fall

[责任编辑:李琳] 标签:娄烨 导演 底线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