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业内人士谈分账“与国际接轨”瓶颈 院线缺竞争

2011年12月02日 07:55
来源:新京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张伟平引发了一场大战。(图片来源:资料图)

新京报12月2日报道 日前,张艺谋新片《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十三钗》)片方和发行方联合向院线要求提高最低票价和分账比例,引发了国内八大院线的联合抵制。经广电总局电影局领导出面召集,经过4小时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共识。谈判结果是双方均有妥协让步,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实现了“和平解决”。此事件在业内引起极大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这次双方的利益之争其幕后究竟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演变过程?消费者每买一张电影票,钱都分给了谁?业内一直呼吁的“与国际接轨”究竟能否实现?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引子】

《十三钗》引发分账变局

11月15日,《十三钗》片方新画面联手发行方中影、华夏向院线发放有关《十三钗》的票价通知,其核心内容是:片方与院线影院的分账比例由目前惯用的43%:57%,调至45%:55%。该通知发布后立即引来院线方面的不满,中影南方新干线、北京新影联、上海联合院线、万达院线等八大院线联合公开表示抵制,因这八大院线的票房收入约占全国的60%左右,因此也引起了广电总局电影局的重视。11月23日,在电影局领导出面召集下,片方、发行方与八大院线的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长达4小时的谈判,谈判结果确定:在5亿票房之内,新画面与院线的分账比例为45%:55%,超过5亿,这一分账比例则将调整为41%:59%。在最低票价方面,则满足片方要求,一、二、三线城市分别涨至40元、35元和30元,但如存在团购、促销、半价日等特殊情况的影院,可通过院线向片方申请调整最低票价。

从这一谈判结果来看,至少在5亿票房内,无论是分账比例还是票价上,新画面都基本上实现了原定的“目标”。新画面董事长张伟平定下的目标是10个亿,虽然对此院线方面并没有表示“定能达到”,但也均认为《十三钗》的票房绝不会止步于5亿,而5亿之后的分账比例甚至比目前惯用的43%:57%还降低了两个百分点,因此也促进了影院对该片放映排场的积极性。这个结果可谓双方均有妥协让步。

对于《十三钗》与八大院线的谈判结果,此次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不存在哪一方“完胜”,事实上双方均有妥协。而香港安乐公司老板江志强也认为,“协商分账比例并不存在合理不合理,必须按照市场化的规律来操作”。但是对于如何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机制,受访者则都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建立起完善成熟的行业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

【演变史】

张伟平“一个人的战斗”?

建国后,长期以来电影发行公司执行的是“统购统销”政策,即制片企业(国营电影厂)的影片无论制作成本高低,电影公司都以一刀切的统一收购价收购并安排发行放映。据从事电影制片、发行20多年的业内资深人士卓顺国介绍,在1993年引进分账大片之后,国产片才开始有了分账的概念,《黄飞鸿》等这样的合拍片或者国产大片开始提出按照票房进行分账,但这样的影片数量很少,规模也不大。1997年《甲方乙方》算是当时国产片最大规模采取分账发行的影片,但实现分账也多是在一、二线城市,其他城市依然采取买断的方式。

分账制度和民营制片的开放一定程度上唤醒了90年代后期的中国电影市场,而国家在2003年启动的院线制改革也直接带来了新型多厅影院的大量兴建、银幕数量的快速增加。为了鼓励资本投资影院,刺激放映业的发展,有关部委不但直接补贴新影院的建设,还承诺票房分配向放映方面倾斜,达到“50%以上”。

至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张伟平提出片方在分账比例上从当时行规的37%左右提高到39%左右,这也是院线制改革以来首次由片方提出这样的要求。到《十面埋伏》再提到41%,《满城尽带黄金甲》提到43%,并直接催生出广电总局电影局2008年底颁布的《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只有强势大片才能够拿到43%,有些低成本影片甚至可能低于40%。双方的协商更像是实力强弱的博弈,并不能保证足够的公平性。

此次的《十三钗》,张伟平则又提出提高至45%。在历次分账比例的变革中,张伟平堪称是中国制片方阵营的“工会代表”,冯小刚(微博)日前在微博上表示支持:“张伟平说话的方式,很多人难以接受,他也曾骂过我,但这次调整分账比例的言论言之有理。我支持。制片行业的掌门人,你们不要坐享其成,该说话时要发声……”

【瓶颈】

为何不能“与国际接轨”?

《十三钗》提出提高分账比例后,业内人士开始拿“与国际接轨”说事。其实在国外通常采用的是片方梯级递减的分账制度,即放映首周,片方拿大头,视市场潜力可能会分到60%至80%,但第二周则一般是五五分账,第三周则开始是影院拿大头,越往后越向影院方面倾斜。

发行:院线缺乏真正竞争

为何这种梯级分账制度在中国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在卓顺国看来,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并没有形成一个市场,“1996年以后院线制逐渐形成发展至今,说是有40多条院线,但在我看来其实就只有一条院线,因为院线之间并没有形成一种市场竞争机制。比如《十三钗》只选择在国内一条或者两三条院线上映,那么这些院线与片方之间肯定会有很合理的分账协商,可能首周与片方二八分,然后梯形递减,与国外通常采用的方式一样。但是现在是全国院线都可以放映《十三钗》,这就成了一种垄断经营,八大院线此次能够联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从院线影院的市场化发展角度来看,张伟平是做了贡献了。我个人也认为,这次大家一闹也不是件坏事,也不存在谁输谁赢的问题,但“分院线发行”一定是未来院线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合理解决分账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如果影院建立市场化机制后,院线影院对影片本身的关注度会加强,对影片的市场潜力会做更细致的分析,影院的硬件设备、服务质量都会提升,这些都会直接刺激影片制作质量的提高。”卓顺国表示。当然,以目前国内影院的现状,全国近万块的银幕数还远远不够,国内院线票房产出最高的还不到总票房收入的20%,一些民营电影公司因同时大力开发影院建设,对此的态度相对中立,而政府在相关政策、协调关系上还没有主动推动这种竞争机制形成的明确态度等,都表明实现“分院线发行”还需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

院线:数字化建设成本高

为何不能效仿好莱坞,让片方分得高达60%-80%的票房?当张伟平斥责“影院就是躺着把钱给赚了”,院线人士也自认很冤。接受记者采访时,有院线人士表示,在房租、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影院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最大的成本压力就来自数字放映设备的更新。

据悉,近年来,在《阿凡达》效应的带动下,国内影院数字化建设发展迅猛。数字放映机是传统胶片机造价的两倍,而片方提供数字拷贝却大大降低了发行成本,业内人士将其很形象地称为“虚拟拷贝费”。具体说来,如《十三钗》这样的国产大片,目前全国影院约有2600多家,银幕数近1万块,就算仅覆盖一线城市,拷贝投放量也需要超过1000个,而《十三钗》因片长较长,胶片拷贝的制作成本需每个1万块,1000个拷贝便需要1000万的制作成本,而目前全国影院的数字厅约占银幕数总量的一半,且多集中在一、二线票房产出很高的城市,因此数字拷贝便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发行成本。

此外,数字拷贝的投放如同移动硬盘那样操作方便,在国内的一些二、三线城市,一条院线旗下的影院甚至可以共用一个数字拷贝,轮流拷贝到各个影院即可放映,这也为片方省去了人工、运输等不少费用。

最后,数字拷贝的大规模发行,也为影片的加场排映带来了便利,如2006年取得3000多万总票房的年度黑马《疯狂的石头》,当时影院急着加场也只能先等加印拷贝,大大浪费了时间,而今年已创下3.3亿票房的《失恋33天》,上映首日便可实现由6000至6500场加至9200场,最高一日甚至全国排映达到约17000场。在早几年,票房再火也做不到这个数据。

■ 账本

票价究竟怎么分?

消费者每购买一张电影票,究竟都分给了谁?以比较好计算的100元一张票价为例,其中5%作为电影专项资金(电影专项基金中有部分基金是用于对新建影院的补贴,但并非所有新建影院都有资格享受)上缴到专资办,营业税收取3.5%,剩余的91.5%再由片方发行方与院线影院按照分账比例收取,按照《十三钗》提出45%:55%的分账比例,意味着片方发行方能收取40元左右,院线和影院则收取50元左右。

这其中发行方一般会向片方收取5%至10%左右的代理发行费,院线一般会向旗下加盟的影院收取2%至5%个点不等,即一张100元的票价,影院最终能够收到约45元至48元,片方则能收取约30元至35元。这也是为什么业内常说,票房至少要达到投资成本的三倍,片方才有可能回本的原因。

[责任编辑:吕若漓] 标签:与国际接轨 美剧 院线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评论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