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西游降魔篇》:周星驰的明星经济

2013年01月05日 00: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肖帝雷

2005年,诸大媒体纷纷看淡贺岁档,因为当年度冯小刚周星驰不“贺岁”了。2007年,国内贺岁片扛旗人冯小刚谈到明星贺岁片时,坦言中国只有5人有票房号召力,分别为周星驰、刘德华李连杰梁朝伟葛优。周星驰,无疑成为贺岁片和票房号召力的代表。

2013年春,内地贺岁档将亮相周星驰的新作《西游降魔篇》,此时距离他上两部票房大片《功夫》《长江七号》已有五六年,距离周星驰驰名华人地区的《大话西游》更是10余年。世易时移,在内地影视业反超港台,冯小刚、徐峥等宿耆新秀越战越酣之际,周星驰还有多少战斗力?有人发问“尚能饭否”,有人奔走相告,无疑是一件公众关注事件。

怀旧情结加搞笑三杰

近日,媒体消息传出,由华谊兄弟、中影、比高电影、威秀电影、文化中国传播集团和安乐影片多达五六家公司联合出品,倾尽大制作大腕阵容的喜剧大片《西游降魔篇》,将在集导、演、编才华于一身的周星驰亲自率军下,于2013年春节档登陆大屏幕。制作方称,该片仍旧带有典型的“周氏喜剧”烙印,关于主演人选和主要剧情的各种版本传闻更是众说纷纭,自开拍以来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可见该片对票房冲刺战的慎重。

在一年的制作期之后,这部拍摄期“零宣传”的电影继概念预告片和概念海报之后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片方公布了60秒先导预告,三大主演文章、舒淇、黄渤正式亮相,与预告片中用高等技术制造出的一群鱼妖、猪妖、猴妖一起再现周氏西游的魔幻世界。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10多年前被全民传诵的《大话西游》经典台词言犹在耳,业界认为这部《西游除魔》必然能煽动几代观众的怀旧情绪。至于周星驰本人近年来由幕前主演渐渐退居幕后,“星迷们”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会削弱周星驰的号召力,有人则肯定了他作为导演才华的喜剧风格的成熟。

虽然周星驰在本片中不主演,但向来以慧眼著称的他,还是选取了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阵容。此次文章(唐僧)、黄渤(孙悟空)、舒淇(白骨精)三大强力阵容正式曝光,3个人同台飙戏已很难得,再加上星爷的超级喜剧功底,令人惊呼“期待值极高”。

而自《少林足球小子》之后,周星驰与时俱进,在《功夫》、《长江七号》中加入的特效风格,在自己最有想象力的“西游”系列中当然也倾全力而为。据片方介绍,该片斥巨资设计了众多妖怪形象,“无论从视觉或故事情节上,都令人印象很深,与观众以往的传统印象不大相同”。而该片喜剧风格,片方称“延续了周星驰惯有的喜剧风格,笑中有泪,但又不乏温情令人深思,将一解大家对周氏喜剧的4年思念之情。”

周星驰的票房魔方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周星驰现象”就引发了香港到内地影迷、专家的诸多分析,《唐伯虎点秋香》《鹿鼎记》、《大话西游》等部部经典影片,引发人们对周星驰戏路、角色、影响的大讨论,专家把周星驰影片定位为“后现代主义解构之作”,影迷则奉周星驰为“性情中人文艺新青年”代表,迄今仍有各路论坛在盘点奉周星驰为偶像的各路明星,印证着周星驰在江湖上呼风唤雨的那个时代。

除了攻克人心,周星驰的电影在香港影市式微之后,在内地继续传扬。在《喜剧之王》转型为导演的初次磨炼后,2001年,星爷凭借一部自导自演的《少林足球》火遍华人世界及日韩欧洲,并获得好莱坞公司的垂青,买下该片在美国的上映版权。2004年,他的《功夫》在全球56个国家、地区上映,内地票房为1.7亿元,香港票房为6128万港元,全球票房总额1亿美元。这个在今年看来不算惊人的票房数据,刨去通货膨胀、人力制作成本上涨等因素,仍然是赚得盆满钵溢。尤其在香港创下的票房为香港历年最高票房,至今仍未被其他电影打破。

2008年,《长江七号》上映一个月,让周星驰进账近3亿元,也让片中太空狗“七仔”成为当年影视界的第一个 “宠儿”,该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为影片创造了新的盈利点,也带来了人们对中国电影后产品开发的诸多思考。《长江七号》为中国电影及其衍生品开发贡献了两个创新——正版玩偶比盗版的更便宜、出品方和影院合开直销店。

明星经济是 电影产业成熟的产物

20世纪90年代是香港电影产业极其辉煌的年代,在迄今为止的华语片香港票房排行榜中,“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的影片就有39部,占78%。其中由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就有《功夫》、《少林足球》等18部,占了36%,这可以说是香港电影业的一个奇迹。而这“双周一成”也是经过市场锤炼出来的“票房保证”,他们的足迹近年已经深入国内电影产业。业内人士认为,涌现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真正明星是电影业成熟繁荣之后才可能出现的产物。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从香港无线的“艺人培训班”开始,其由星探发现潜力股,然后由产业链上下游的影视公司对其进行包装,并由市场给予其丰富的锤炼机会,香港的电影产业模式合力造就了“明星经济”。

著名电视制作人铁佛认为,国内近年来虽然也涌现不少新秀,各能驱动一部分粉丝,像“囧”系列也把徐峥等人才推出了水面,不过要说到大面积、长时期的票房号召力还远远不够。“根本原因是产业还不够壮大,市场空间太小。即使中国电影100亿元的规模,也无法跟好莱坞作为美国第四支柱性产业的现状相比,而市场不够壮大,是无法培养和承载大批的名导、明星、名编的。”铁佛说。

“华谊兄弟具有像当年香港无线那样的人才培训能力,但最大的问题是,它的生产稳定性不强,真正的好片子出得太少,艺人的机会还是不多。”陈少峰认为,目前电影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树立起良性循环的机制。

标签:周星驰 电影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