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专访萧若元:春晚是对一部分文化的剪辑而非传承

2013年02月09日 08:15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蔡嘉苓 谢雨彤 林苇晴

萧若元对话凤凰网娱乐

“春晚”这一名词于中国观众都不陌生,自从1983年除夕夜,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等人走进全国观众视野开始,30年的时光已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立足春晚的过去,它的未来又将会呈现怎样的走向和趋势,春晚的热度在历史舞台上能否一直留存下去?

带着这些问题,在蛇年来临之际,凤凰娱乐特邀香港资深传媒全才制作人、香港人网创办者萧若元先生,对这一年一度超大型综艺娱乐节目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春晚印象】感觉“仪式化”

凤凰娱乐:您对以往的春晚有什么了解?

萧若元:这样的大型晚会继承了改革开放的形式,感觉上很仪式化。从世界范围看,像这样大型的综合性节目,尤其是综合性晚会,是很难维持的。即使是做得比较好的节目如日本“红白歌唱大赛”,收视率不断下跌,因为大家认为它没有新花样。再比如香港小姐竞选,观看的人数也在减少。这是全世界的趋势,缺少个人风格和新意的节目容易被淘汰。

凤凰娱乐:您是否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五湖四海、各族人民表演的春晚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萧若元:各种文化的传承是否要通过春晚这一形式来进行呢?大多不是。世界的文化分为两种,一为流行文化,一为精致文化。精致文化需要先“教”观众怎么看,学会看后才会去看,如歌剧、交响乐和昆曲。若非从小开始熏陶,许多观众并不懂得如何欣赏,一味的宣传只会让人觉得可笑。

凤凰娱乐:您觉得近年来的春晚有没有进步的元素?比如今年草根明星、民间选秀明星的加入,是一种进步吗?

萧若元:这是一个进步,但真正的进步在于创新,是形式上、思维上的创新。例如,国内的主旋律电影其实没有多少人喜欢看,除非免费派票(笑)。现代文化需建立在个人主义上,现代文化的最高境界便是创新。在手机发展的五十年中,谁能想到美国垄断巨头摩托罗拉竟会一败涂地?随后领先的诺基亚,如今又被苹果打败,为什么乔布斯的去世会让人惊慌?因为现代文化的经济特色在于创意,而创意源于鼓励个人主义、鼓励竞争,而非集体意识的压抑。

凤凰娱乐:但近几年,春晚希望给人一种“我在创新”的印象,比如赵本山退出春晚和郭德纲加入等,您怎么看?

萧若元:里面有许多政治色彩,你参加了春晚并借此进行宣传,以后可以参加活动多挣钱,越这样越容易产生腐败。当然春晚有其宣传价值,看它卖那么多广告就知道了(笑)。

凤凰娱乐:回到春节这个话题,您对春节有什么回忆呢?

萧若元:我们有很多回忆,比如炸煎堆,做“角仔”。

【港人眼中的春晚】春晚是否值得存在?

凤凰娱乐:您认为香港人如何看待春晚?能否把香港的某个节目和春晚做对比?

萧若元:TVB举办的“欢乐满东华”、“ 星光熠熠耀保良”等慈善筹款节目是较容易理解的,对参与嘉宾的考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人气和筹款数量。然而对于春晚,决定参与嘉宾往往有政治考虑,比如各种艺术是否有被表现,各个民族的风采是否有展现等,带着权利斗争的色彩。同时,央视在全国范围的垄断也预示了春晚是难以进步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香港TVB也有同样的问题。

凤凰娱乐:什么样的春晚才能吸引到香港人或内地的年轻人观看?您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萧若元:从解放思想的角度,春晚是否值得存在已经是一个问题了(笑)。举个例子,你把全国的大明星都召集来春晚,我做一个全国最大型的相亲节目,教大家“如何嫁给亿万富翁”,可能不需要一个明星就可以击败你啦。

凤凰娱乐:香港人怎么过春节呢?也会有类似的晚会吗?还是有别的方式?

萧若元:香港人这时候大多都外出游玩,不会看电视,因为有许多别的娱乐节目。过年时香港人最流行去年宵市场。香港人被称为“殷商之遗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当初殷被周灭国后,其后一些国家如鲁国都是以殷后人组成。中国的姓氏九成来自“子”姓和“姬”姓,子姓便是商朝的遗民,我的姓“萧”也属于商朝遗民,这些遗民有流向海外也有流向港台。年宵和繁体字都是传统文化的标志,港人说的广东话也非常贴近古代的语音。所谓“礼失而求诸野”,港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无间断的。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和中秋,香港的节日气氛依然浓厚。

【传统文化】春晚只是“假古董”

凤凰娱乐: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您觉得非常珍贵的传统文化?

萧若元:首先要回答,什么是民族?从DNA来说,种族是没有存在价值的,汉族人间的DNA差异往往大于汉族人和白人之间的差异。民族的分别在于,你为什么是你?你为什么不是他?这源于记忆的差异。你由你的过去所组成,如果有天你失去了所有记忆,重头再来,你便不再是你。民族就是文化的传承,对过去的传承和记忆构成了民族的主体。文化的传承是后天的,是学习得来,你向父辈学,父辈向祖辈学,这个庞大的集体回忆便构成了民族的主体部分。

凤凰娱乐:有嘉宾提到春晚是国人文化身份的构成部分,您怎么看?

萧若元:我认为春晚不足以构成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假古董”,是对一部分文化的剪辑,而并非真正的传承。看着春晚的表演形式和喊的口号,很多香港人都觉得是笑话。

凤凰娱乐:许多综艺和娱乐节目都有它的寿命和历史任务,您认为春晚是否会有历史低谷和结束的时期?

萧若元:这不是我能够预料的。可以试试开放竞争,看看春晚能否继续存在。今年内地10部最卖座的电影,有7部是外来的,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从国外引进的二三十部片子,会打败本土制作的数百部片子?闭门造车,横加限制,封锁人的思想和创造力,就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你的文化便不能领先。当今的世界是一个资讯世界,光凭无法登陆脸书、维基这一点,我们的资讯就落后了。

[责任编辑:李琳] 标签:萧若元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