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京日报:《后宫甄嬛传》未沾染浅薄与庸俗

2011年12月26日 09:18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甄嬛传》好评如潮

最近一段时间,长达76集的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以每天4集的频率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吸引了许多平日很少看电视剧的观众,口碑也相当不错,看过的都说好。这在古装、后宫、穿越一类电视剧肆意泛滥的当下,无论如何都是很难得的。

该剧改编自网络流行的同名小说,却没有沾染一般网络流行小说的浅薄和庸俗;场景以清代后宫为主,主要角色不是皇后、嫔妃,就是太监、宫女,所述之事也无非一群豢养的女人,围着一个男人,钩心斗角,争风吃醋,献媚邀幸,恃宠而骄,但叙事却很少脂粉的香艳气和腐朽的权力欲,或如许多穿越剧所表现的小女人津津乐道的对后宫生活的浪漫想象。这些艳俗的东西在剧中被另外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所取代。比如后宫政治对人性的伤害和异化;后宫女人争宠恃宠失宠,但没有最终的胜利者;后宫女人和皇帝的感情也表现得相当复杂,既有真情投入,也有对得失的考量,还有在宫内宫外各方势力之间的权衡,打破了皇帝后妃海誓山盟、天长地久、甜言蜜语,情意缠绵的一帘幽梦;甚至还表现了个别后宫女人在个人情感上的觉醒,尽管它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该剧的成功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即厨子重要还是原料重要?虽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老话,但在有“米”的情况下,饭做得如何?却不能不看厨子手段的高低。实际上,在我们这里,一直保持着重题材、轻表现的传统,“题材决定论”的阴魂几十年来一直纠缠着我们,直到今天,我们常常还习惯于简单化地以题材来判断作品的优劣,以为古装、后宫就一定如此如此,现实、历史就一定如彼如彼,殊不知古装、后宫也可以拍出历史感,也可以抵达人性的深度;而现实、历史也可能拍得很平庸,很浅薄。这样的例子并不难找,有些打着历史正剧招牌的电视剧,对历史真实的表达恰恰不如《后宫甄嬛传》这样一部取材于民间叙事的作品,后者对历史真实的理解和把握显然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由此可见,题材不是决定性的,类型也不是决定性的,关键是如何表达,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重要的不是拍什么,而是怎么拍。既然如此,拍戏的人,或者说“厨子”,就成了重中之重,他有什么手段,他的思想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和深度,将直接关系到作品品质的优劣高低。恰如《后宫甄嬛传》,我们既感慨它在同类作品中的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也就更加感念创作者的深思熟虑,不随流俗。这样说并非看轻了题材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候,创作者一旦拥有了进步的社会历史观和思想价值观,有了较高的精神追求,就可能使得他手中的作品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所谓“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责任编辑:潘剑] 标签:甄嬛传 社会历史观 后宫甄嬛传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