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忧伤:后冯小刚时代的喜剧大杂烩
资料图:冯小刚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即使在主打艺术电影的欧洲,在本国市场能与好莱坞“叫板”的,也主要是中小成本喜剧电影。但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通过喜剧成名后都想转型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投资人更是只想拿喜剧挣钱。这是中国喜剧无可奈何的困境
本刊记者/马海燕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产各类影片数量达893部,电影总票房继续攀升,达170.73亿元人民币。国产影片票房82.73亿元,占全部票房总额的48.46%。而这是国产影片票房总额连续9年超过进口影片后首次处于弱势。
如果没有《泰》近12亿元和成龙的《十二生肖》7亿多票房,扳回11%的份额,国产影片可能还要输得更难看些。
在冯小刚渐渐淡出喜剧、在港产喜剧渐渐没落的时候,喜剧片的再次爆发引起业界关注。票房直追最高纪录的《阿凡达》,越来越多观众看不懂了:《泰》就是中国喜剧电影的最高水准吗?
1997年,当39岁的冯小刚用《甲方乙方》这一喜剧片的模式把多年不看电影的观众在农历新年拽进影院时,他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原来的电影弱档会成为中国电影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档期,更不会想到他历时18年的圆梦之作会败在一个导演的首部小成本喜剧影片之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直言,“因为喜剧,所以火”。
后冯时代的喜剧大杂烩
恰恰是在冯小刚不拍喜剧的那几年,中国喜剧电影开始出现一些转变。2006年6月,小成本喜剧《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 300万小成本、没有明星、在6月最差档期,却创造2300万的票房,不仅创造了小成本影片的最好成绩,也让喜剧成为投资风险小、回报率高的最主要类型片。
从2007年开始,喜剧片占全年电影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经常创造票房奇观。比如2008年《十全九美》以800万的成本赢得4600万票房;2009年宁浩的第二部电影《疯狂的赛车》,2000万成本收获过亿票房;2010年暑期上映的《人在途》以800万投资获4000万票房;2010年贺岁档的《大笑江湖》《武林外传》都以千万元投资博得过亿元票房;2011年的《失恋33天》,更是不足千万投资揽下3.6亿元票房,成为《泰》之前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国产电影。
低投入、高收益的刺激下, 2011年和2012年公映的国产类型片种类排名中,喜剧片总量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两年都在40部以上。普遍的路数是,找几个明星,按好票房影片的套路胡编乱造点剧情,加上狂轰滥炸的宣传,能拉几个人进影院就拉几个,能赚多少是多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说,除冯小刚的喜剧品牌外,凡是票房成功的喜剧电影,都是编导、投资方事先所没有预料的。编导每做一部电影都抱着一种“赌”的心态。
喜剧片一时间成为投机者最好的选择,却也毁掉了原本不成熟的喜剧市场。
在观众几乎对喜剧电影质量失去信心的时候,2010年,被称为“鬼才导演”的姜文拿出一部《让子弹飞》,在搞笑之外,以古讽今,对时代的嘲讽甚至对政治的某些暗喻,让这部电影获得诸多关注,也让一直饱受诟病的中国喜剧有了一个新的模样。2010年的《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一共拿下近12亿票房,占当年首次破百亿的中国电影票房的10%。
在《泰》创奇迹后,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并没有高兴反而多了担心。“去年《失恋33天》火了,就有很多老板找到我,问我这里有没有90后的女生可以写写小清新剧本;今年《泰》火了,几乎可以肯定将一窝蜂地上这类影片。”陈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程序的不规范、市场不成熟意味着票房的不规范。
2012年,喜剧依然扎堆,但除了都市浪漫喜剧《新天生一对》和宁浩的《黄金大劫案》还有《泰》等,很少有影片赢利,这与前两年的情形已大为不同。陈山说,他正在参与一个电影评奖,200多部候选影片中,类似《泰》这样的片子还有不少,但大多数连他都没听说过。
喜剧电影已过启蒙时期
说到中国喜剧片的源头,电影史研究者会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辉煌起步。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陈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那时,喜剧片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虽然如《劳工之爱情》《都市风光》之类的喜剧片挣了很多钱,但它们无法代表国产片的制作水准。代表国产片高水准的还是《渔光曲》《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正剧”。
1949年后,电影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越来越多,娱乐功能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也出现了《李双双》《大李、小李和老李》《锦上添花》《魔术师的奇遇》这样有喜剧色彩的电影,但既不揭露讽刺也不一味歌颂的中间路线显然不能体现喜剧的功能。
让内地观众真正了解喜剧电影的是改革开放后港产喜剧的进入。与同时期大银幕上《咱们的牛百岁》《顽主》等内地反映红火生活的影片不同,港产影片表达市井生活的嬉笑怒骂让人们看起来更过瘾。那时候的港产片还只能通过遍布城镇的录像厅偷偷放映。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最早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为内地观众熟知,还包括梁朝伟、刘德华等人拍的浪漫喜剧和更早些时候许氏兄弟的港产喜剧。
正是录像厅时代,成龙、周星驰积累了最初的观众影响力,且各自成为香港电影的稳定类型,为他们后来“北上”打下了基础。事实上,成龙的《醉拳》《警察故事》和黄百鸣的《家有喜事》系列贺岁片,甚至包括《倩女幽魂》这样的古装喜剧从来没有公映过,但丝毫不影响它们在内地观众集体记忆中的地位。2004年成龙的《新警察故事》公映票房达到4000万,成为当时港产合拍片中的票房冠军。
最近几年拍摄的《新倩女幽魂》《唐伯虎点秋香2》《大内密探零零狗》《家有喜事2009》《花田喜喜事2010》《最强喜事》等等都能看到录像厅时代港产电影的影子。只是这些“旧瓶装新酒”的新一代合拍喜剧片影响渐渐式微,香港喜剧片再也无法重现过去的辉煌。
1
2
|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娱乐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209903
1火车上的艺考女生[高清大图] -
1159808
2[独家]小彩旗回家过年图集曝光 同杨 -
1148802
334岁殷桃新话剧挑战“全方位”激吻[ -
1109914
4港媒:大陆国宝级影帝澳门豪赌 欠债千 -
1086081
5柴静家族曝光:曾祖父是秀才 -
928959
6孙俪怀二胎挺孕肚踩高跟鞋出席活动[高 -
894566
7话剧《茶馆》开启三地巡演 濮存昕杨立 -
890425
8林志颖千万跑车被撞毁 友人驾车酿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