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黄哲伦:在美国 剧作家最大

2013年05月15日 02:30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你的多部作品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你是自己对京剧有兴趣,还是为了写作才去了解?

黄哲伦:后者。我小时候在台湾看过一点戏曲,《铁轨之舞》里用到戏曲是因为与演员尊龙的合作,他有过戏曲的训练。我想跟他一起为华裔美国人寻找并创造一种戏剧的样式。这次新版《铁轨之舞》有专门的戏曲顾问,“龙”的饰演者吴越坤也来自一个京剧世家。我想在中国做戏,这是我的梦想。

我的写作是关于“沟通的困难”

新京报:你是一个多元文化主义者,但你的作品中,主人公对东西方文化往往很努力地沟通,可是结果都不太好。这也是你的态度吗?

黄哲伦:在美国有种说法:只要我们目的是好的,一切就都能达成。但事实是,有时候也会好心办坏事,比如美国人制造的越战、伊拉克战争。我的写作是关于“沟通的困难”,这种沟通真的需要双方很大的努力。

新京报:这有点像传统戏剧里的“悲剧英雄”,努力地做一件事,但最终失败了。你认为你写的是悲剧吗?

黄哲伦:《蝴蝶君》会被认为是悲剧,但很多作品我觉得是讽刺剧吧。比如《中式英语》,结局是这个美国人拿到了合约,但爱情没了。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新京报:比起戏剧事业的顺风顺水,你创作的电影似乎就没那么好运了,这是不是也影响了世界上更多的观众认识你?

黄哲伦:对,尤其在中国。我更喜欢戏剧,你知道,在中国和欧洲的剧场,都是导演最大,在美国是剧作家最大。刚来乌镇时很多人叫我“黄导”,我说我不是导演,我只是剧作家。《蝴蝶君》的电影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大卫·柯南伯格导演把电影拍成通篇都是浪漫的爱情,我的戏剧其实牵扯到很多别的东西。柯南伯格显然对东西方文化、政治方面都不感兴趣。

新京报:但片头你的署名,除了“编剧”,还有“执行制片人”。

黄哲伦:卖剧本时经纪人会帮你谈到这些,这并不意味着你真的有这个权力。

家庭故事

老爸冠名“黄哲伦剧院”

黄哲伦的父亲亨利是生长在上海的银行家,母亲桃乐西是来自菲律宾的华裔钢琴教师。与桃乐西的内敛相比,亨利更在意名利。但看过儿子的处女作《新移民》后,他流泪了。他开始大力支持儿子的创作,其中最夸张的一件事是,他在洛杉矶赞助了一个剧场,并以黄哲伦的名字冠名(David Henry Hwang Theater)。

在采访中提及此事,黄哲伦的表情有些尴尬,但坦承“基本上是这样”,“这有点过了,虽然拥有一个自己名字的剧场像是种荣誉,但实际上就是我爸花钱买来的”。他开玩笑说,这个冠名“听起来好像我已经死了。”

黄哲伦创造的许多人物,原型都来自他的家庭,《黄面孔》(Yellow Face)里有个角色直接就叫“亨利”。在《富贵关系》(Rich Relations)上演时,他有意略去了中间名字“亨利”,却使父亲颇为伤心。亨利非常享受在儿子的戏里出现,即使被描绘得不太正面也毫不介意。“我父亲认为,只要能获得关注,不管人家说什么都是好的”。

[责任编辑:张宝钰] 标签:剧作家 美国 戏剧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