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小时代》将映 郭敬明:我提供了一种梦想的范本

2013年06月14日 10:53
来源:《影视圈》

郭敬明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最骄傲的是自己的审美和眼光

艺术形式是互通的,在电影之外,郭敬明也愿意谈谈自己的老本行。

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到凭借《幻城》成名,经历十年历练的郭敬明如今不仅是最具知名度的80后作家之一,同时也拥有了自己辉煌的出版王国。

这位商业奇才同时也被批评为“作品肤浅,制造文化快餐”。郭敬明对这样的质疑并不在乎,他更认同的是,自己长年致力的事业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远超作品本身的缺陷性。

郭敬明说,是“审美和眼光”为自己带来了如今在图书市场上的成功。主编杂志,推出文学新人,如今他的公司出品的图书已经占据了每年中国青春读物60%-70%的市场,“有一天我不做这个东西了,中国有70%的青少年不看书了,你能想象不看书的民族有多可怕。至少今天,我让你的小孩花钱花时间去看书,胜过他拿这个钱去打游戏、买香烟、喝酒。”

他认为,如果把这个贡献说得“伟大一点”,是在培养中国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很多人都在批判说郭敬明你的书要不要写深刻一些,但你给一个16岁的小孩看博尔赫斯,他不一定喜欢哦,他可能翻两页就丢了,他不一定养成阅读习惯。不管这个书是不是幼稚,有没有人文,深不深刻,我觉得至少他在看书,这就是个正面的东西。现在他看的是我的书,可能品味没那么高,没那么深刻,但是等他渐渐长大,他可以看更多更深刻的作品,反映历史、人性的厚重题材,但这需要建立在他具有阅读习惯之后才能做到的。”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图书出版也日渐成为夕阳产业,但是郭敬明公司的图书码洋并未受到过大影响。郭敬明坦言自己不会过多纠结于图书的载体形式,即使有纸书情结,但“当全民都在看电子屏幕,你纠结于杂志一定要印出来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是以前看竹简,还是看线装书,还是现在看高级印刷的书,还是未来看手机电子屏,甚至在视网膜上显示,这都不重要,内容是不变的。”

因此,传统出版是否衰落,并没有给他过多危机感,因为他始终是内容生产商:“你生产的是内容,这个永远是不会被淘汰的。今天人们还对书有兴趣,我就和出版社合作,等到有一天,所有人都不看书了,我就跟电子阅读的厂商合作。”

作为作家富豪榜的蝉联冠军,如今的他有时也会怀念自己早期的作品,那是他的来路所在。《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等作品记录了他迷惘脆弱的青春期,“那时青春期的脆弱敏感被无限放大。我现在离那个状态已经很遥远了,现在回过头再看那些作品,在技法上结构上会有很多幼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它有非常厉害的地方,就是饱满的青春的感染力,只有年轻人才会有的情怀,那是一辈子再也写不出来的东西。你让我今天再去写,我可以模仿出来,但那种原始的青春生命力,那种蓬勃而又脆弱,狂野而对世界充满了渴望又不断受伤的那种敏感的青春期的东西是再也抓不住的。”

在早期作品中,他流露了对小众电影和另类摇滚乐的喜好,这也是青春期的特质,“我要用我的小众另类来标榜我的品味有多高。当你真正过了那个阶段之后你会发现很没有必要,如果你真的发自内心去喜欢那就继续喜欢,如果你喜欢一些很商业很大众的东西,那也不会影响你的格调。就像你喜欢吃川菜和高级的牛排鹅肝,没有什么高级不高级,那就是个口味的问题。”

如今已三十而立的他,当被问到今后的创作是否会偏成人化一些,亦如此作答:“我不考虑说下一步转不转型,是不是更深刻更人文,我觉得顺其自然,到了那个岁数肯定会有最想写的故事,不管那个故事是什么,只要有冲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只要你还对生活充满好奇,充满激情,依然有倾诉的欲望。”

[责任编辑:张岩yl] 标签:《小时代》 郭敬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