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英若诚:在狱中仍然寻找幽默和尊严

2012年02月02日 15:33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刘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英氏家族”

“但我也相信这种故意的轻松是英家的传统,”英达说,“我和我的父亲都是这个家族长长的链条中的一环,思维方式、哲学逻辑、处世态度都源于此。”

“英氏家族”是与众不同的。中国的传统姓氏里并没有“英”这个姓。“我这一辈子从未碰到过跟我同姓的人。”英若诚口述中说。

他们的祖姓是赫舍里,属满族正红旗,1644年随顺治皇帝入关。英若诚的祖父全名为赫舍里·英华,曾参加康有为牵头的维新变法,后来“戊戌六君子”之外的大部分参与者得到特赦,特赦圣旨中的名字就是“英华”,那是“英”字第一次作为这个家族的姓氏出现,后代也都随之改为“英”姓。

英华后来逐渐做出了一番事业,并以自己的字“敛之”扬名天下。他仿效西方模式在天津创办了《大公报》,自己担任总经理和第一任主编;又奉梵蒂冈教皇旨意在北平创建了教会学校辅仁大学,任第一任校长。

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12岁开始在欧洲读书,毕业于伦敦经济大学,英文、法文水平很高。钱钟书曾回忆说:“蒋介石曾说要找两个国内英文讲得最好的人给他做翻译,一个是我,一个就是英千里。”英千里建国前夕南下台湾,后协助台湾辅仁大学“复校”,出任副校长。

1950年英若诚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随后去北京人艺,开始了一生的演艺生涯。家族的学术渊源到了这里似乎告一段落。此前,除英敛之和英千里外,英若诚的外祖父蔡儒楷是天津大学创办者,母亲蔡葆真19岁就主管北平的静宜女校,岳父吴保丰曾任上海交大校长??

“选择做演员是对家族传统的一种堕落或玷污?我想他多多少少有这种想法。”英达以前常常不解为什么每逢有大学讲座邀请,父亲总是尽可能应允。

“传家宝”:学好外语

重新审视英家每一代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做出的成绩,居然可以归结到一个简单的原因上:学好外语。

英敛之因为接触天主教会,对西方世界有所了解,才会参与维新、创办报纸和大学;英千里是以外语能力闻名天下的学者。

至于英若诚,他一生的成就更与此紧密相连。除却舞台表演外,他还将《茶馆》等作品翻译成英文在国外上演,并引进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国外经典剧作。生前病重时,他还在病房里翻译莎士比亚最受争议的作品《科利奥兰纳斯》,即2007年由林兆华导演、濮存昕主演的《大将军寇流兰》。

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巨著《演员的自我修养》就是由英若诚译成中文出版的。这部书对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仍是演员必读的经典教科书,乃至上世纪末周星驰电影里仍在拿这本书做嘲讽对象。

1986年,英若诚突然接到任命,同时就任文化部长的是作家王蒙。此前他几乎从未担任过行政职务,顶多是人艺资料室主任、创作组组长,相当于“股”级干部。

“我个人认为,一来是80年代后期,政府开始找一些真正在文化领域有成就的人担任官员,这是那个时期的特殊选择;二来过去外语人才真的很少,常常连驻外使馆的人都没几个会外语的。英若诚的特长就是外语,能胜任很多对外交流的事务。”蓝天野回忆。

“学外语是我们家族的宝贵传统。”英达回忆,父亲喜欢讲这样的比喻:假设翻过墙头是人生的目标,一个人徒手翻上光溜溜的一堵墙很难,但如果有两堵墙,这个人可以在中间互相借力左右攀爬,就容易多了。外语就是这第二堵墙。

[责任编辑:周舞阳] 标签:英敛之 1986年 1950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