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揭秘《赵氏孤儿案》火热背后:正剧饥渴症

2013年04月05日 11:47
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历史

恐怕写书的那一瞬间,司马迁浪漫起来了

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千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忠义节气的典型注解。同时,也是中国较早输出到国外的戏剧作品。但是这个故事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历史真相几乎已不可寻。

关于赵氏孤儿赵武,最早的权威记载出自《左传》,但在左氏的文字里,没有程婴,没有公孙杵臼,甚至没有元凶屠岸贾,呃—《左传》的故事是这样的:赵朔(就是孤儿他爸)死了以后,其遗孀庄姬和赵朔的叔叔乱搞男女关系(这种事在春秋时代还挺多),赵家人看不惯,把赵叔叔赶去国外,这下庄姬不干了,进谗言,把赵家的赵同和赵括杀了,刚杀完庄姬就反悔了,她自己也是老赵家媳妇,这不是变相地削弱赵家实力了么?于是她就把儿子赵武接到晋国王宫里抚养,以免被其他家族暗杀。后来赵武长大,在韩厥劝说下晋国国君又把土地还给了赵家。

但是过了几百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故事就完全变了样,《史记·赵世家》的故事和后世流传的已经很像了:屠岸贾尽灭赵氏,程婴救孤,复仇屠岸贾。而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赵氏孤儿》在《史记》基础上又做了些许改动,其中最重要的改动是:《史记》写程婴找了一个婴儿掉包赵孤,这个婴儿是谁,哪儿找来的,司马迁没说,反正不是程婴的;而纪君祥则把这个倒霉婴儿写成了程婴刚出生的儿子,这显然极大地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气氛;另外,司马迁写程婴藏孤于山中,纪君祥则写这孩子被仇人屠岸贾养大。最后,程婴的身份也有所不同:司马迁说程婴是赵家的门客,在元剧中则成为了不搭界的“草泽医人”,也就是民间医生。

这三个故事里,元剧是艺术创作,暂且不论。《左传》与《史记》哪个更真实呢?这个问题学界至今也无定论,但《左传》较《史记》可信的意见略占上风。清朝时考据学鼎盛,很多学者都认为程婴救孤“妄诞不可信”,那个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赵翼就分析说,司马迁写《史记》,多以《左传》为根据,只有赵氏孤儿一事听信了战国传说,恐怕是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那一瞬间超过了史家的自觉。

导演阎建钢

那时候的人更追求死的辉煌

《赵氏孤儿》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而经典是经得起千百次的改编和重新解读的。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读解。故事的原形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从传统戏曲、史记记载,样式很多种。电视剧是可以很从容讲这个故事,用什么样的语法。作为一部电视剧,首先我要给观众看一个好看的故事。一个著名的悲剧事件,这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转折,和我看重的价值观的体现。比如怎么看待生命、看待牺牲、看待责任、看待忠义、看待天与人。在程婴的时代,我觉得主流价值观包含这些命题。你能想象那个时候,生死都是为一诺。那时候的人更追求的是死的辉煌。程婴身上勇敢、智慧、牺牲和坚守的力量,都在这部电视剧里了。

你可以把程婴看成一个小人,可是在我眼里他是一个英雄。虽然我也听到不同的声音,说褒奖程婴就是提倡“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但如果对主流价值观嗤之以鼻,我觉得也是悲哀。程婴确实无权决定自己孩子的生死,可他更无权决定其他孩子的生死,交不交出自己的孩子,都得死。他面对的是小义与大义之间的、信与不信之间的选择。我觉得我们电视界的生态环境值得担忧,雷剧简直坏了观众的口味,电视剧一定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天天买雷剧播雷剧,为了收视率实在悲哀。我只能用四个字形容自己:聊以自慰。我知道我的同行有一大批是像我一样的导演,他们辛苦做的剧不好卖不好播。可如果我们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的话,那真是一件悲哀的事儿。这样的“作恶”不亚于屠岸贾,而我呼唤程婴。

“正剧”穿帮数则

晋国的内侍自称“奴才”。奴才这个词在南北朝时代才出现,而且不是中原的词汇。至于宫中被阉割的男性称奴才,更是迟至清代。在先秦时期,这类人甚至都不叫宦官,而是称为“寺人”,另外先秦时期的内侍不完全是被阉割过的。

秦国使者称“秦王”。秦国称王在公元前324年,在赵氏孤儿之后250多年,当时的秦国国君称“公”。

晋公欲收赵朔兵权时举出商鞅变法的例子。众所周知,这又提前了200多年。

韩厥给程婴银子供他住店。白银在先秦时代虽然有开采,但作为货币大规模使用是明朝的事情了。与之相似的错误是屠岸贾以黄金百两为赏格捉拿程婴、公孙杵臼二人,实际上春秋时黄金通常不以“两”为单位,而且当时三晋地区的流通货币是青铜所铸的布币,像铲子的那种。

价值观

忠义的帽子下,连婴儿与婴儿也不平等起来?

分析纪君祥对《史记》的改编,一种忠义价值观呼之欲出。将婴儿改为程婴亲生,将程婴身份由门客变为民间医生,加入赵孤受屠岸贾抚养之恩的情节,这种改动,固然出于戏剧性的需要,同时,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反映了元朝灭亡赵氏宋朝后,大部分汉族民众的潜在心理:维系赵氏血脉高于一切。在纪君祥这里,赵氏孤儿是故宋遗脉,乃至汉人衣冠的象征,因此,它的意识形态较司马迁更加鲜明。

我们不得不提到陈凯歌的同名电影,电影对元剧最大的改动,是把程婴、公孙杵臼主动履行救护赵武的责任,改编成阴差阳错的情况下两人迫不得已的举动,从而消解了元剧中强烈的忠义观和意识形态。陈凯歌解释道:“一个人会不会为救他人而自觉地献出自己孩子的生命?我觉得这是不可信的。你的儿子的生命和赵氏孤儿的生命谁高谁低,两条生命的价值是否相当?”

在电视剧《赵氏孤儿案》里,编导继承了部分现代性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元剧当中,程婴献上亲生儿子的理所当然。但与陈凯歌用普世价值消解忠义不同,电视剧通过程婴亲手摔死儿子的巨大牺牲,实际上肯定并赞扬了传统的忠义价值观。

我们并不想对创作者的价值观进行臧否,我们只是想说,让各种价值观并行不悖,不做你死我活的论战,是一个正常而健康的社会应有之心态。

市场

天雷滚滚下,一丝微弱的阳光也是好的

《赵氏孤儿》的狂欢,和一切天时地利都有关系。2012年是电视剧市场平淡的一年,除了贯穿全年并直至今日仍然不停播出的《甄嬛传》外,似乎没有更加令人兴奋的电视作品。即使是高希希导演、陈道明主演的《楚汉传奇》,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而2012到2013又多出奇葩,无论是看不到一点点金庸痕迹的金庸武侠剧,还是摆脱了刻板走向了疯癫的抗战剧谍战剧,总之观众在打开电视机之前,基本就要做好告别正常的准备。

观众的品位,永远是电视工作者最无法参透的谜题,可是观众就是会一边骂一边看,所以才有了暴烂的口碑和收视的冠军同时指向一部剧的奇葩。对此这个圈子里的老导演和老制片给出的回答,多半是呼吁管制、抵制这种只要收视率不要价值观的行为。可这又远远不足以说明市场到底为什么肯接受这样的雷剧。这当然说明了几方面的问题:《甄嬛传》在播出之前,主创人员虽然对内容有信心,但是对市场是毫无把握的。可《甄嬛传》的胜利就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狗血的剧有收视、和优质的剧有收视恰是合理的,只是平庸的剧没有市场。狗血满足了一个普通观众骂街的发泄需求,可是优质的电视剧也满足了欣赏的高质量需求。

从2月份在广电总局处备案的电视剧项目来看,未来电视剧的市场多半也并不乐观。在广电总局下令禁止泛滥改编历史剧之时,电视剧的题材不仅更加窄化、而且更加平庸。《更年期的战争》、《我的爱人是模特》、《岳父大人不好惹》、《咱家娶了个好媳妇》、《女导演的画外音》、《胶东汉子胶东参》……至少目前来看,都不值得期待。而今年的又一消息是,电视剧市场的热钱正渐渐减少、电视剧的投入和演员的片酬都有回落,这也许对行业可以起到洗刷和换血的作用,让烂剧项目无力搏击。

观众

做一件正常的事,就能满足饥渴

观众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一部正剧了。去年的《甄嬛传》和《楚汉传奇》都是让人激动一下的剧集,古装、历史、正剧?可惜他们都并没有喂饱长期对正剧饥渴的观众。

上一部喂饱观众的正剧是哪一部?曾经口碑和收视双丰收,同时引起社会话题的大剧《大明王朝》《新三国》,已经距今有多年的历史了。近年来更是没有高品质的正剧可以喂饱观众,种种因素促成了如今“拜托,好好讲一个正常的故事”就可以说服观众的局面。其实最早观众喜欢上正剧,也是因为早年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两部表象上看起来很严肃的电视剧,有电视行业的评论者认为:“十几年前的观众对于宫廷剧、历史剧都还比较陌生,所以看着很新鲜,但现在这些历史题材和人物已经被消费过度,同质化严重。”所以偶遇略有新鲜的人物和稍微讲究的制作,观众就会慷慨给出口碑。吴秀波和孙淳是《赵氏孤儿》里最大的亮点,至于其他的角色是否成立和饱满,观众已经忘记了追究。《赵氏孤儿》输出的价值观是否是集体主义的?还是正义和责任、牺牲和付出?甚至都没有被广泛讨论。这和《失恋33天》《泰囧》在电影上的成功是一个道理:在我们极度匮乏的市场,做一件正常的事,就已经大获成功。

无论是制片一方还是购片方,似乎都没有决心壮士断腕去狠下心来花更多的精力打磨剧本和拍摄,而问题也不能完全指向用略显粗糙的剧本和人气型的演员在短期内求得回报—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看看美剧的制作工业化也不难得出,快和烂没什么必然联系。于是今年夏天的《兰陵王》到底会呈现出怎样的品相,这也不得不引起担忧。高希希导演即将开机的新戏《北魏王朝》,由范冰冰主演、刘江导演的《武则天》都将面临交卷的一刻。所有的受众对历史正剧的饥渴,都在等待新作来填补。

演员吴秀波

我们在不同的道路上行走看见的风景不一样

程婴是我的榜样。给你个戏中的选择,一千个孩子的生命跟一个孩子的生命,如果势必做一个选择的话你选择哪个?我想每个人在戏里都会说,选择一千个孩子的生命,这没有什么可羞愧的,没有什么觉得你是残忍的或者是罪恶的,这是一个人善的本性。人类拥有三重力量,你拥有的第一重叫对抗,从小要在学习上赢过别人,工作上要赢过别人,生活上要赢过别人,碰到一个你能比过的你就比过他。第二重力量叫尊重,在中国几千年以前有一个叫孔子的人,他发现如果人与人之间尊重,这个世界犹如天堂,但是尊重的力量和对抗的力量是有冲突的,然后终于有了第三种人,他们找到了第三重力量,叫牺牲。人都会死,而人活着就总有一个念头,我佩服程婴是他坚信自己的念头,你不认同不重要,我相信有很多的人不认同,我记得以前有一个电视剧,就是类似演一个刘备摔孩子这样一个事情,所以我不演刘备演程婴,我做不到程婴,但是当我看到程婴的故事、剧本的故事,我对他万分敬仰,有人问我程婴和屠岸贾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有三个字最准确地形容这两种态度,叫道不同,我们在不同的道路上行走看见的风景不一样。

观众看法

大卷子程(前中新网娱乐编辑)

我是看了预告片看到吴秀波,才对这个电视剧略感兴趣的。如果是为着题材本身我是不会看,无论它是否拍摄精良。我觉得历史剧可塑造的空间已经被压缩得非常小,比如西施是怎样很难被改变,那么程婴是怎样的也没有多少空间可以任导演发挥。(于正的片子不在这个逻辑里,补充一句)想到程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去成全别人的孩子”,我就不太想看这部电视剧,好程婴是值得学习的、程婴是伟大的、程婴是这个时代少之又少绝无仅有的,这都无所谓吧。历史正剧我能想象得到的、感兴趣的话题是对那些边边角角人物的解读,小人物是如何改变历史的,否则这些已经被历史定性的人物拍来拍去,又有什么好看呢。真的想知道这段历史,观众也可以去读书啊。还不如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图个乐呵。

[责任编辑:李琳] 标签:正剧 公孙杵臼 赵氏孤儿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