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情观察室第006期:酱油炒冷饭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编辑部的故事》续集无法称“新”只能叫“2”
从“人间指南”到“人间猴戏” 复制经典不是“穷折腾”
李东宝、戈玲、余德利、牛大姐,想必提起这些名字的时候,生于70后、80后的人都不陌生,这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这部集合了赵宝刚、马未都、冯小刚、王朔等时代“奇葩”主创阵容的电视剧凭借其诙谐幽默、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的特色,给几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经典印象。然而,时隔21年之后,《新编辑部的故事》开播,偶像化、口水化,快餐化,时尚化的包装下,却并没有再一次掀起“人间之南”狂潮。何解?
从“人间之南”到“WWW”,历经了21年的时间,将近两代人的断档。从主观上《新编辑部的故事》足够可以脱离原本模式重新独立成一部新电视剧,然而,既然打着“新”的旗号,就必然要有一种传承在里边,这种传承不是一个吕丽萍就可以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风格、思考、逻辑的继续发扬。然而在《新编辑部的故事》里,我们很难再看到李东宝式的天然呆、余德利式的功利心、牛大妈式的一颗红心,甚至就连唯一接档的戈玲也从一个女强人变成了一个没啥标志性气质的普通中年女性。整部戏中,一张张的帅气可爱的笑脸,叽叽喳喳的台词,形式大于内涵的浅层幽默,却很难能激荡起观众发自内心的笑容。
21年时间,内地无论从文化还是电视领域来看,更开放了,更商业了,更多元化了,然而也明显的更局限,更肤浅,更皮毛了。这一点上,《新编辑部》无疑是基于前作的一本赤裸裸的反面教材。过度的无厘头笑料,夸张的肢体语言,浮夸的表演,嘈杂混乱的台词加叠无疑是一种退步,将老版本中基于角色人格特色的幽默和智慧抹杀的一塌糊涂。几个演员所表现出来的“幽默”,本质上与耍猴戏无异,浓重的表演痕迹看不出WWW杂志社与当年的“人间之南”有一毛钱的关系或联系。
纵观当今内地喜剧电视领域,从《粉红女郎》、《爱情公寓》到今天的《新编辑部故事》都是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亵渎无厘头文化,更是对观众审美和智商的一种侮辱。这种局势与近几年美剧喜剧大唱主流不无关系。幽默有很多种,但是此时此刻的内地观众与90年代末期无厘头盛行已经截然不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智慧、思考正在回归。或许短期时间之内,观众会为耍猴戏般的恶搞鼓掌,然而任何一部如同《老友记》或《编辑部故事》这样被奉为经典的喜剧电视剧,都不是靠这种“穷折腾”所能积累出来的。
21年前,《编辑部》告诉我们,小保姆也有权利、彗星撞地球纯属扯淡、冰箱质量不好要找厂家,这些表面上的故事所勾勒出的是一个时代下社会深层次的民生、民意问题。21年后的今天,《新编辑部》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一本杂志卖不出去、一群编辑要跳槽、一个女职员的找不到对象。狭隘么?特别狭隘!
这也是一个现象,将老《编辑部》从情景剧硬生生拉倒现实生活中的“都市剧”,却在话题和内容上反而萎缩回一个狭窄和闭塞的思考空间。人物特色和遭遇不再是重点,而时代问题成为主流,乍一听这似乎是种思考上的升华,然而呢?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紧抓时代问题,但是等出了拍摄成品后,这些时代问题早已经无人问津,脱离了话题性和时效性之后,无论你用多少偶像演员,再怎么上串下跳装疯卖傻,反到会导致剧情结构失衡,到头来只是一场过了时的闹剧。
续集,无疑是影视剧创作领域的一颗“烫手山芋”。借着前作的火热和知名度,却也承受着提升和创新的压力。同样是郑晓龙,《甄嬛传》是业内公认精品剧目,然而此番《新编辑部的故事》难免让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毕竟当年老《编辑部的故事》的主创阵容今日已经很难再复制,但是不代表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作品也没有机会。只不过,如果真的没有那个能力把握潮流、紧跟热点、洞悉深浅的话,还是去拍古装剧吧,别用昔日精品剧的余热“炒冷饭”。否则殇了观众的口味,当心影响《甄嬛传》续集的收视,得不偿失!
1
2
|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娱乐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1209903
1火车上的艺考女生[高清大图] -
1159808
2[独家]小彩旗回家过年图集曝光 同杨 -
1148802
334岁殷桃新话剧挑战“全方位”激吻[ -
1109914
4港媒:大陆国宝级影帝澳门豪赌 欠债千 -
1086081
5柴静家族曝光:曾祖父是秀才 -
928959
6孙俪怀二胎挺孕肚踩高跟鞋出席活动[高 -
894566
7话剧《茶馆》开启三地巡演 濮存昕杨立 -
890425
8林志颖千万跑车被撞毁 友人驾车酿车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