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钢的琴》:重口味工人阶级音乐剧 不怕见血见骨

2012年10月23日 12:47
来源:凤凰网娱乐

斗志昂扬去造琴

二车间场景大揭密

二车间里的工友们

一部不卑不亢的音乐剧,一个又幸福、又心酸的故事,《钢的琴》将于本月24日在东莞保利玉兰大剧院首演,随后开始全国巡演,明年1月在北京保利剧院与观众见面。

这部由保利携手著名音乐人三宝、编剧关山等众多实力非凡的主创人员,根据2011年国产电影口碑第一片《钢的琴》改编的音乐剧,筹备阶段就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最大的焦点在于有电影、话剧等版本演绎在先,音乐剧《钢的琴》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且看工人阶级如何当父亲

《钢的琴》讲述了国营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前妻小菊不堪生活重负,跟随有钱的商人而去。在争夺女儿抚养权的问题上,女儿提出谁能给练琴的她买一架钢琴就跟谁走。但对于下岗后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浑浑噩噩维持生计的陈桂林来说,一穷二白的他只有和工友们依靠仅有的双手,最终造出了一部“钢”的琴。

在保留了原剧充满黑色幽默甚至不乏魔幻色彩的基础上,音乐剧《钢的琴》在气质上的变化是最大的不同,对此编剧关山语出惊人,“我写的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戏剧”,他们的气质就是“二”!也许在某些方言里,“二”有贬义,但他却对“二”有着深情的赞许,剧中“陈桂林”们的顽强、执着、鲁猛、敢想想做、不计成败,最终完成了造一架钢的琴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性格气质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富于生命强力、生产荣耀的时代。

为了突出男主角陈桂林的“二”,剧本上做出的最大改动是陈桂林在造琴的过程中,得知女儿小雪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但他依然“二”到一根筋的要把琴造完。作为陈桂林的扮演者,曾经出演过《如果我不是我》、《我的祖宗十八代》、《驴得水》等多部优秀小剧场话剧的孙博谈及角色把握时说,其实陈桂林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钢琴换不来女儿。在失去了一切生产资料,被飞速发展的时代远远抛下的时候,他永远满足不了女儿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就永远不可能做成这个“爸爸”。他的执拗、善良与可悲在于,他只是希望通过“造琴”让女儿铭记父亲为她做过的一件事,一件一个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能做到的最为“惊天动地”的事情。

[责任编辑:张园园] 标签:钢的琴 见血 音乐剧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