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凯歌:我想拍文革作品 但不是为“揭伤疤”

2012年07月13日 08:03
来源:凤凰网娱乐 作者:尹茸苑 王保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陈凯歌接受凤凰娱乐专访 

相关新闻<<<陈凯歌谈《搜索》:对媒体我无心冒犯谁

导语:在将近60岁的时候,陈凯歌放下肩上沉重的“文化电影”担子,拍出了一部以“网络搜索”为蓝本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搜索》首周末4500万的票房,陈凯歌用“十分满意和有信心”来形容心情。电影中的陈凯歌,努力告诉大家“时代变了,陈凯歌也放下身段了,我想迎合观众口味儿了”;曾在《少年凯歌》中详细记录了文革经历的陈凯歌,直至今日对这段岁月仍然记忆犹新。他对凤凰娱乐记者表示,自己十分想拍一个文革岁月知青年代的电影作品,而很遗憾现实生活中,反应这段岁月的作品少之又少。

解读《搜索》 :

“我崇拜陈若兮是个悲情英雄,批评沈流舒代表的资本”

陈凯歌说,也许因为自己是从佛学得到教义,教育我们众生平等,所以不能单从电影里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是这不代表自己对现实没有判断和批评。比如“我非常赞美姚晨扮演的陈若兮这个角色,我觉得她是一个天真的女生。她以为作为新闻工作者,凭一己之力对抗的是社会另外一股强大势力,这就是资本,但是她以为能对抗, 她失败了是个悲剧英雄。其实她没有被打败,因为我要重新开始。我非常同情和感动她”。

而对于片中王学圻扮演的商人,最终成为赢家的结局安排,陈凯歌也有自己的考虑:“在这个电影里面,我是有批评的,像沈流舒这样的人,你可以说他聪明,也可以说他冷酷无情,在我们当下这个社会,滋生出这样一批代表资本的人物。他的人生哲学简单实用——一切拿钱看。”

拍片意义:

“电影赚较少的钱来反映现实,我愿意做第一个尝试者”

《搜索》首周末4500万的票房,相比11天破5亿的《画皮2》来说,稍显有些逊色。但陈凯歌则对此,十分释然。他说自己当时在决定开拍《搜索》时,考虑的核心问题在于“如果你觉得反映现实是重要的,如果你觉得你的电影和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那你愿不愿意让你的电影赚较少的钱,在当前的市场下,你愿不愿意下这个决定,而我拍《搜索》的意义即在此。首周末4500万,这和有商业诉求的电影相比,不能同日而语。但是我却觉得非常好,因为他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可能给了一些更年轻的导演一些信心,他给我的意义在此。我很高兴由我来做这样一个尝试。”

回应质疑:

“如果说别人说这不是我的作品,那表示陈凯歌又有进步了”

《搜索》是陈凯歌宣传最卖力的一次,无论是跑全国或者是参加各种曾经嗤之以鼻的综艺节目,陈凯歌通通接受并努力配合。到现在为止,他每天都会上微博搜关于《搜索》的相关评论,对于好的或者是不好的,通通接受。包括在混录的时候,很多跟他很熟的人,包括曾经合作过的同仁,都提出怀疑“这是你陈凯歌拍的吗?”但陈凯歌却表示,“如果真的不像我拍的,说明我又有一点进步。”

提起全国宣传的时候,他说起一件事儿,令他十分触动:“我跑全国的时候,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士起来问我,为什么能够在五天内发生爱情?还没等我说话,十几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站起来说,‘你问的问题太脑残,因为你不懂爱情’。”

他说自己乐于听到这样的评价,因为“观众在变,就像我在变。因为时代变了,我记得我最早开始拍电影的时候,文革结束不到十年,那时候的观众心里很悲情,他们希望看到一个情感的宣泄窗口,悲情的,追寻的,提问的这样的电影得到观众的好评。但是如果还是这样的路数,观众可能不太能接受了,现在的观众没有接受这样的时代,你不能要求观众知道,那我来告诉你,你应该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方式来给他们讲故事。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没有结论的争议,究竟电影是提供给社会答案还是仅仅是社会的观察者的角色,究竟让电影承担起这个无法承担的任务,还是让观众在愉悦中得到小小的感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